浙江南浔古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浙江南浔古镇
南浔,和众多江南古镇一样,具有典型的水乡风貌,不同的是,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一个。周庄有陈逸飞画过的方圆双桥,甪直有叶圣陶写过的万盛米行,乌镇有茅盾笔下的林家铺子,南浔则默默地守候着她浓厚的文化积淀,等待着真正懂她的游人们,毫无怨言。江南的水乡古镇星罗棋布,具有代表性的江浙六大名镇各具特:明清细节的周庄、江南古桥的同里、廊棚光影的西塘、文化情致的乌镇、玲珑水韵的甪直,“诗画富镇”的南浔。“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是南浔对外宣传的广告语,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
南浔简介
南浔镇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东部,东北部与江苏省苏州市毗邻,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南浔镇是南浔区政府的所在地,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位于沪、宁、苏、杭经济圈中心,是浙江湖州接轨上海的东大门。南浔镇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
南浔被誉为中国江南的封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上有全国文保单位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以及张石铭旧宅等古建筑。南浔建镇已有745年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是江南一带商贾云集的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帮”之称。有名甲天下的辑里湖丝;技艺精湛被誉为文房四宝的善琏湖笔;“朝如轻丝、薄似蝉羽”工艺之花的双林绫绢等传统名特产品。
财富与文化共同的积累,使南浔拥有了历史积淀和厚重的人文孑遗,早在南宋时,南浔就已“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上海开埠后,南浔在全国生丝出口贸易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丝业成就了南浔一批大贾巨富,这是南浔与其他江南小镇最根本的区别。
人文历史
南浔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因滨浔溪河而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镇,南林、浔溪两名各取首字,改称南浔。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万历至清中叶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清末民初已成
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镇上的巨富豪绅,几乎都靠经营蚕丝业发迹,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南浔由此一跃成为江浙雄镇,富豪达数百家,民间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南浔历史上园林众多,自南宋至清代镇上大小园林达27处。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资本雄厚,或自为丝通事,或有近亲为丝通事者。财产达百万以上者称之曰‘象’。五十万以上不过百万者,称之曰‘牛’,其在二十万以上不达五十万者则譬之曰‘狗’。南浔“四象八牛”之说,属于民间说法,根本无正规的统计和详细记载,七十二墩狗仅仅是泛制指。“四象八牛”之说,反映南浔自南宋淳年(1252)建镇,耕桑以富,行商坐贾荟萃,为江南雄镇。
如今水乡古镇的景风韵依旧,镇北运河东西横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图。南浔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南浔镇政府从1982年开始着手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大批的古民宅、民居、园林等古建筑得以保存。2003年,古镇南浔与乌镇、西塘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已被列入预备清单。
南浔是桑蚕之乡。所产“辑里湖丝”是丝中极品,明万历年间开始即是出口贸易的重要货品。南浔近代有被称为“四象八牛七十条金黄狗”的近百余家丝商巨富,俱系因此致富。辑里湖丝是南浔之行的必选之物。南浔人将刺绣、针织等江南传统手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可为江南典范。南浔竹林茂盛,心灵手巧的当地人制作的竹编工艺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堪称一绝。
南浔镇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重镇。南浔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南宋时起,南浔镇就商贾云集,经济繁荣。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上,原产地南浔的湖丝作为代表中国参展的唯一产品一举摘得金银奖牌各一枚。1915年,南浔的辑里丝曾与贵州的茅台酒同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近代,镇上出现了一大批靠经营蚕丝发迹的丝商巨富,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体,南浔镇因此成为“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的江浙雄镇。
历史上,南浔有“诗书之邦”和“镇志之乡”之美誉,许多名人著书立说,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南浔镇历来名人辈出,从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宋、明、
清三代,南浔籍进士41人。宋、元、明、清时期,浔籍京官56人,明、清两代任全国各地州县官57人。南宋至民国,在全国有影响的浔籍专家、学者80多人。当代,浔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者240余人,现任中央委员、候补委员3人。南浔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文化昌盛,教育发达,名人辈出,其中许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卓有建树,影响及于乡里以至海内外。在南浔古镇上出现了很多历史人物: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近代著名藏书家、嘉业堂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以经营生丝发家的南浔“四象”,刘镛、张颂贤、庞云曾,顾福昌;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至今都留下了他们的踪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业堂藏书楼,江南园林艺巨构小莲庄,中西合璧建筑张氏旧宅,无不透视出深厚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文化彩。一镇拥有8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士,250多名中高级职称的教授、专家更为江南其他乡镇所罕见。江南水乡古镇
南浔镇是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南浔镇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诗画一般的神韵,而欧陆情调与江南古风的意外并处、相得益彰,使古镇魅力更加引人入胜。保护老镇区,开拓新镇区,修复小莲庄、嘉业堂……,十多年来的悉心呵护,使南浔古镇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仍得以保有它那份原汁原味。南浔古镇景区现为国家4A级景区,内有闻名遐迩的江南园林——小莲庄,著名私家藏书楼——嘉业堂,明清水乡建筑——百间楼,江南第一巨宅——张石铭故居等等。南浔已经成为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大中城市的后花园,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疗养、观光游览的最佳胜地。
去浙江南浔古镇的N大理由
理由1
浙江南浔古镇是江南唯一的中西合璧的水乡古镇,镇内洋楼古宅古树园林众多,大气磅礴。
理由2
浙江南浔古镇是著名的湖丝湖笔之乡,商贾文化发达。
理由3
浙江南浔古镇交通便利,人少,让您真正享受慢生活。
理由4
传统节庆:每年4月清明节前后湖州含山蚕花节、4--5月湖州苕溪茶会、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夏季浙江南浔古镇荷花节、每年9-10月中国竹乡生态旅游节、每年农历重阳节前后莫干山登山节。
南浔旅游
南浔虽也是浙江的古镇,但与其它古镇有所不同,这里少有老屋长廊、石桥深巷。南浔旅游的卖点在于有众多的江南名园,而且这些园子多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其中最著名的是江南名园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南浔古镇位于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是江南地区知名度极高的古镇,镇上名园古迹甚多,历史上最盛时期有大小园林20余座,现存有小莲庄、颖园和嘉业堂藏书楼等,明代百间楼风貌奇特,清代张石铭和张静江故居别有情致。江南水乡的南浔不单外美,而且内秀,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南浔的古镇旅游区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块:
第一块以南市河及其两岸的南东街、南西街为主的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国家文保单位)、刘氏梯号(市文保单位)、南浔丝业会馆(市文保单位)、求恕里、南浔史馆(南浔商会旧址)(市文保单位)、江南丝竹馆、广惠桥(市文保单位)等景点分布其中。在这里庭院深深的名人旧宅、古古香的传统街巷和风景如画的市河无一不让你感受到当年南浔古镇的繁华和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
第二块是由小莲庄(国家文保单位)、嘉业堂(国家文保单位)、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南浔素以园林和藏书楼闻名天下,小莲庄和嘉业堂就是其典型代表,小莲庄位于鹧鸪溪畔,碧水环绕,园内绿木深深,不染一点俗尘,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让人品位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之意境,内有御赐牌坊、匾额、碑廊、家庙、净香诗窟、叔苹奖学金成就展览馆等景点;嘉业堂与小莲庄仅一河之隔,为清末著名藏书家刘承干所建,其园林造法和小莲庄异曲同工,而园内的藏书楼则闻名天下,内藏有书籍60万卷,共16万余册,其中有不少海内珍本、孤本;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和久安老年社会福利中心是久安公司近年开发的景点,文园与小莲庄和嘉业堂毗邻,内有文昌阁、徐迟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和南浔名人长廊等景点。
第三块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此外还包括尚待开发的庞宅、金绍城故居及东圆、宜圆遗址等。东大街原是南浔古镇的第一商业街,街南即为市河,
街两侧有五福楼、大庆楼、天云楼、长兴馆、大陆旅馆、“野荸荠”茶食南货店等一大批百年老店。而“民
国奇人”张静江的故居(市文保单位)就坐落在街北,更令人流连的要数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其女眷家仆而建的百间楼(市文保单位)。百间楼沿河而建,既充分利用空间,又富于想象,显得很有层次,她与不远处的洪济(市文保单位)、通津(市文保单位)二桥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
主要景点
小莲庄
小莲庄紧挨着藏书楼,这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清末光禄大夫刘镛的私家花园急家庙所在,位于镇南鹧鸪溪畔,以义庄、家庙和园林三部分组成,始建于光绪十一年,占地二十七亩,因慕元代大书画家赵子昂建湖州“莲花庄”之名,故日“小莲庄”,是刘镛三代用了40多年的时间建成的。
小莲庄景致与其他的江南园林相仿,有扇亭、石牌坊、假山、竹林。比较有特的是园子西边由数十棵古香樟树组成的古树长廊。园子的外园有10亩荷花池,池边有逶迤的中式长廊和尖顶的西式小绣楼。
小莲庄,又称“刘园”,是南浔五大名园之一。园林以荷花池为中心,依地形设山理水,形成内外两园。内园是一座园中园,处于外园的东南角,以山为主体。仿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之意,凿池栽芰,叠石成山。山道弯弯,半山苍松,半山红枫,枫林松径,山路回转,小巧而又曲折,宛然一座大盆景。此园与外园以粉墙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内外园山湖光,相映成趣。外园以荷池为中心,池广约十亩,沿池点缀亭台楼阁,步移景异,颇具匠心。
小莲庄,是清光绪年间南浔首富刘镛(字贯经)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北临鹧鸪溪,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面积17399平方米。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
园林以荷花池为中心,依地形设山理水,形成内外两园。内园是一座园中园,处于外园的东南角,以山为主体。仿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之意,凿池栽芰,叠石成山。山道弯弯,半山苍松,半山红枫,枫林松径,山路回转,小巧而又曲折,宛然一座大盆景。此园与外园以粉墙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内外园山湖光,相映成趣。
外园以荷池为中心,池广约十亩,沿池点缀亭台楼阁,步移景异,颇具匠心。荷池南岸主体建筑“退修小榭”,临池而建,设计精巧,是江南水榭建筑的精品。此榭的溪曲廊连“养新德斋”,是主人的书房,因院内多植芭蕉,故又名“芭蕉厅”。荷池北岸外侧为鹧鸪溪,沿溪叠有假山并植矮竹护堤,堤上建有六角亭。堤东端建有西式牌坊一座,门额上的“小莲庄”三字为著名学者郑孝胥所书。荷池东岸,原建有“七十二鸳鸯楼”,抗战时被毁,其南侧有百年紫藤,似卧龙参天盘卷,枝叶茂密,伸达五曲桥顶,每到花季,即如紫的彩带悬绕于桥顶,美不胜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