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抚顺市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
1.文言文阅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①欲放去邪?”遂遣之。
(丙)谢太傅盘桓②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③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丁)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注释)①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②盘桓:徘徊;逗留。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孙兴公、王羲之等畅游山水。③将无:可译为“还是……吧”。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字。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②而犹未已 ________
③太傅神情方王 ________
④舟人以公貌闲意说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既 风 转 急 浪 猛 诸 人 皆 喧 动 不 坐。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
(4)(丁)应该选自《世说新语》的______篇。(请从下方选择正确的选项)
A.政事
B.德行
C.雅量
D.方正
(5)结合上述材料,说说谢安是一个怎样的人。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洛阳大市
[北魏]杨衒之
阳大市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
有田僧超者,善吹笳,能为《壮士歌》《项羽吟》,征西将军崔延伯甚爱之。正光①末,高平失据,虎吏充斥。贼帅万俟丑奴②寇暴泾、岐之间,朝廷为之旰食③ , 诏延伯总步骑五万讨之。延伯出师于洛阳城西张方桥,即汉之夕阳亭也。时公卿祖道④ , 车骑成列。延伯危冠长剑耀武于前,僧超吹《壮士》简曲于后。闻之者懦夫成勇,剑客思奋。延伯胆略不,威名早著,为国展力,二十余年,功无全城,战无横阵,是以朝廷倾心送之。延伯每临阵,常令僧超为《壮士》声,甲胄之士不踊跃。延伯单马入阵旁若无人勇冠三军威镇戎竖。二年之间,献捷相继。丑奴慕善射者射僧超,亡,延伯悲惜哀恸,左右谓伯牙之失钟子期不能过也。后延伯为流矢所中,亭于军中。
(节选自《洛阳伽蓝记》,有删改)
[注释]①正光:北魏孝明帝的年号。②万俟丑奴:人名。③旰(gàn)食:指心忧事忙而不能按时吃饭。④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1)下列对文中田僧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擅长吹笳
B.受到赏识
C.亲上战场
D.死里逃生
(2)参考词典解释,谈谈“奋”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闻之者惯夫成勇,剑客思奋。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奋”的义项:
①鸟展翅(飞):②张开,举起;③挥动,舞动:④奋勇,振奋;⑤施展,表现;⑥发扬。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延伯每临阵,常令僧超为《壮士》声,甲冑之士莫不踊跃。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延伯单马入阵旁若无人勇冠三军威镇戎竖
(5)田僧超和崔延伯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 , 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 , 任之
而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1)解释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拥毳衣炉火________
②上下一白________
③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④辄复不遂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3)对以上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乙文中“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夜的寂静。
B.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的停顿应为“湖中人/鸟声/俱绝”;乙文“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的正确断句应为“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C.甲文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回忆录《陶庵梦忆》,作者在文中不着痕迹地融入了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恋。
D.乙文写夜雪之景,抓住特征,简笔勾勒,传形写照,笔触轻灵,极富韵味。
气象万千是什么意思(4)甲、乙两文都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其雅趣分别体现在哪里?请各概括出一点。
4.课外文言文
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鲁仲连辞让再三/旦辞爷娘去
B.终不肯受/受上赏
C.遂辞平原君而去/太丘舍去
D.终身不复见/不敢出一言以复
(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所 贵 于 天 下 之 士 者 为 人 排 患 释 难 解 纷 乱 而 无 所 取 也
(3)选文鲁仲连的行为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请说明理由。
5.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郝
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
②连月不开________
③薄暮冥冥________
④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6.文言文阅读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自若。
(节选自《世说新语》)
【丙】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
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节选自《晋书·阮籍传》有改动)
(1)选出下列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万象更新
B.明公方以孝治天下 来日方长
C.君不能共忧之,何谓 太守谓谁
D.籍由是不与世事 与世无争
(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