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历程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历程
[学习点拨]
1、新中国建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建设、外交领域建设、科学文化建设。相关史实头绪多,建议在复习中针对每个历史阶段,整合政治、经济、理论、外交、科学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掌握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失误、总结经验教训,其中又以经济现代化建和为重点内容。
2、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历程,特别关注经济建设的内容。(1)学会归纳每个历史阶段经济建设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2)关注一些重要年份,如1956、1958、1978、1992等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年份。
3、学习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一方面注意分析与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联系与区别,同时也要注意将中国现代化建设放在国际大环境中进行思考。如中国建设与苏联建设的比较、中国在不同时期选择建设道路时面临的国际环境。
4、传统史学一般把共和国史分为过渡时期、全面建设十年、“”十年、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四个历史阶段,学习时注意与本专题所划分的历史阶段的关系。
[内容总论]
1、以现代化为主题,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1956~1976);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8年改革开放后)
2、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
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层民主得到发展。
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思想文化上: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技成就上: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巨型计算机,航天工程。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
[学习点拨]
理解“过渡时期”这个历史概念,掌握过渡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掌握重大历史概念,如一五计划、一化三改造、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与世界史内容结合,如与苏联比较。
[阶段特征]
本阶段处于过渡时期,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后,创立了具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的开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
[知识梳理]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
2、建立具有中国特的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建国初,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具有中国特的民主政治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从1953年起,国
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工业指标超额完成。①全国工业总产值大增。②新建了一批大型工业项目,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③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5、两大阵营对立中的中国外交:新中国建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中国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标志中国外交走向成熟。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重点透析]
1、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与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的主要相似之处和存在的共同问题。
主要相似之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时进行;制订了五年计划;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共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以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2、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
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学案教学]
一、主题: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材料一:同盟会宣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卫者,天下攻击之!”这表明资产阶级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1)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2分)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2分)
答案:举措: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作用:使民主政治、共和政体成为历史潮流;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有利于社会进步。(2分)
材料二:1949年9月21日至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北平众聚集在中南海新华门前,热烈庆祝会议的召开。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2)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1分)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何发展?(3分)
答案: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分)
发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材料三: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3)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在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方面作出的正确探索。(3分)
答案:1982宪法及全面立法:加强法制建设。民主政治体制恢复完善:国家领导体制、人大、政协、基层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创建特别行政区制度等。(3分) 材料四:《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宪法》规定:民
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路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1人,其他代表2人。
(4)依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3分)
答案:法律保障;广泛的民族性、民主性;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相统一。(3分) 材料五:2009年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
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腾讯网》
(5)依据材料四分析说明“史上最牛公章”“牛”在何处?(4分)
答案:将公章一分为五,体现创新性;暗含分权制衡原则;尊重民意,体现民主;发挥了人民的监督作用。(4分,每个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6)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在辛亥革命后、建国初期、过渡时期,我国不同政权曾颁布过三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指出这三部法律文献的名称,并概括说明这三部宪法颁布的背景、意义或影响,(12分)据此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
答案:(1)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
背景: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分)
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具有反对封建制度的进步意义。(2分)
(2)1949年的《共同纲领》。(1分)
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1分)
影响: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2分)
(3)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分)  影响: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和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2分)
认识: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建立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法制建设是实行政治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需要长期努力。(2分,任答两点即可给分,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二、主题:一化三改造
材料一:59个春秋弹指一挥间,中国经历了沧海桑田。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
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引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材料二:“一五”(1953年至1957年)到“二五”(1958年至1962年)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1)“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2分)
答案: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奠定工业化的基础。(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一五”到“二五”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了什么变化?(3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3分)
答案:变化: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基本未变。(3分)
原因:国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1958年开展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党领导经济建设经验不足。(3分)
(3)“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六五”计划期间,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5分)
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扩大企业自主权。(1分)搞活经济,发展生产力。(1分)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分)
(4)“八五”计划期间,南巡讲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
答案: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问题。(1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5)“九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又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1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