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说课稿(第五章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初级阶段理论)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说课竞赛
说    课  稿
课    程: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章    节: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选手姓名                王  君  霞           
代表系部:            思    政  部             
〇一四年五月
说  课  稿
《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说课人:  王君霞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1.课程定位
《思想与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总共有十二章,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总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理论成果及其精髓。第二部分,包含第二、三、四章,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三个时期讲述思想。第三部分,包含第五章至第十二章,分基本理论、总布局、建设环境和保证三个方面讲述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这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五章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总依据,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属于三大基本理论中的第一个理论的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全面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及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能力目标:使学生深刻把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据中国国情,提高学生分析社会现实的理性思维能力。
素质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
二、课程内容与标准
课程内容分为四个知识点。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三是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四是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含义是重点,主要特征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难点。
教学内容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大基本理论的内容。掌握初级阶段理论,认清中国国情,是学习掌握整个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当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基本方面。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整体说明
教学整体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复习旧知和导入新课,5分钟。
第二步:新课讲解,讲解课程内容的四个知识点。这一部分共70分钟。
第三步:课堂活动——周新闻回顾,10分种。
第四步: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二)具体程序
第一步:复习旧知和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章内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最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据中国国情。结合“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简要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再一次进一步强调认清中国国情也是认清一切社会主义
建设问题的基本依据,导入这一章的学习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总依据”。随后使用提问激励法,设置问题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次学习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学习。
第二部:新课讲解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使用案例教学法,运用历史事实,使学生了解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认识到错误判断发展阶段问题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的影响,从而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科学含义是教学重点,但难度不大。主要采用理论讲解法,分析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一是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使用图示更形象直观展示这一阶段。
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用提问激励法,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是不是所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初级阶段”,随后老师再进行讲解说明,使学生掌握初级阶段的特指性。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这一部分是课程难点。因为首先内容多,涉及面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九大特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第二,时间跨度长,从56年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一百多年的时间,各方面在不同阶段存在很大的发展变化。因此,整体把握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有较大难度。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使用图形、图表、图片等多种直观的教学形式。对比初级阶段不同时期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主要有四个发展节点,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时、改革开放初、目前和初步实现现代化之后。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深刻了解整个初级阶段的过程性、发展性。
4.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这一部分也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紧密结合现实,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重大
成就的同时,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等等。除了采用PPT图表展示外,使用视频资料《贸易战争四:全球化的阴谋与爱情》,帮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面临的激烈的国际竞争。
第三步:课堂活动——周新闻回顾
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把整个班的学生分为一定数量的个小组,每次课由一个小组的同学采用PPT形式报道一周重大国内国际新闻,然后老师进行简要的点评,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关注时事的过程中提高理论分析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分析的学习方法,吸引学生融合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四步:小结和作业布置
小结:简洁、综合概括本次课内容,增强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整体把握力度。
作业布置:说说我家乡的发展情况,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800字。采用调查分析的学习方
法,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分析家乡发展程度,结合实际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四、教学对象分析
1.学情分析
这门课程的对象是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他们在高中的政治课上,已经学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而大一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比较关注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是学情的有利因素。
另一方面,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而专科学生,特别是艺术类学生对抽象理论理解能力不足,更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在他们的关注点、兴趣点和书本知识之间有较大的距离。学生自律性有也较差,当感到授课内容比较枯燥无味时,就缺乏学习动力,不能够专心听讲。这些是学情的不利因素。
2.教学对策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强化学生学习动机。首先,要注重结合社会现实来阐述基本理论,契合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其次,要挖掘理论的思想性,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要加强课堂互动和组织管理,采用适当的激励约束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五、课程教学资源组织
课程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并充分利用学院图书馆和部门的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紧跟时代发展,及时补充新鲜的教学资源。
六、学习评价和考核设计
为加强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约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锻炼,课程更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和考核,平时占总成绩的60%,其中课堂活动的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40%。
考核内容
分数值
平时成绩
出勤和课堂纪律
10
        作业
20
    课堂活动
30
期末考试
40
七、改革思路
今后的改革打算着重在于提高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提高课堂活动的组织水平,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密切关注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生动丰富有吸引力。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