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个人消费贷款必备基础知识
办理个人消费贷款必备基础知识
在日益发达的经济杜会里,我们与银行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资金的使用价值。例如,我们将钱存在银行,银行将根据存款的种类、金额和期限向我们支付一定的利息。同样我们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也会根据贷款的种类、金额、期限以及资信程度的不同,向我们收取不同的利息。甚至有时人与人之间拆借资金,需要事先约定借款利息和还款期限。利息和利率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十分深远。然而,尽管利息和利率处处可见,但有的人对它们的认识不太正确.错误的概念往往导致昂贵的代价。
一.利息和利率
1.利息
所谓利息,是指货币的借人方为获得货币的使用权而向出借方所支付的报酬。
2.利率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它表示利息水平的高低。
例如,现在活期储蓄的年利率为0.%,表示将100元现金以活期储蓄的形式存在银行,银行每年将支付0.72元利息(扣除利息税之前)
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v体物价水平和经济运行状态。当利率处于较高的水平时,将钱直接存放在银行可以获得较为丰厚的收益,这时居民会选择增加储蓄而限制消费和其他投资。
同时.企业也由于贷款利率较高而增加财务成本。与之相反,当利率水平较低时,居民将钱存在银行只能获得较低的收益从而会选择其他投资方式或者直接消费。同时,企业也可以减轻财务成本。也就是说,利率水平是与棋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息息相关的。
    利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L具,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利率管理。我国现阶段的利率管理制度是: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利率并对利率体系进行管理,同时各家商业银行有一定的利率浮动权。
    3.单利与复利
    在比较利率高低的时候,应该注愈到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单利复利的区别。
    单利,又称为普通利率,指计算利息时,只将本金作为计算利息的基础。通俗地说,单利就是不管你的存期有多长,利息都不会加入你的存款本金重复计算利息。我们经常所说现在银行存款利率是多少多少,这个利率指的是单利。银行每年按单利计算利息,但只在存款到期时才将利息和本会一并支付给你。比如,现在存1000元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2.88%5年的利息总和就是1000 x 2.88 % x 5 = 144,那么5年后你得到的本息和是1144元。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年计算利息的基数仍是I001〕元,而没有把第一年的利息28.8元并入本金中一并计息,因此这笔钱第二年的利息仍是28.8元。同样的,第三年、第四年和第五年的利息都是28.8元。因此5年到期还本付息时,你一共可以得到1144元。
与此相对,还有一种支付利息的方法,就是复利,即利息在每年的年末就支付给你,而不是存款到期才一并支付。这样,上力承受利息的负担。现阶段我国的银行贷款利率,一般是按照贷款期限划分成两种:一种是贷款期限I年以内(I)的,按照合同约定的固定利率计息;另一种是贷款期限I年以上的,贷款利率于每年I1日按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法定利率进行调整。
实际利率是扣除物价_L涨因素后的利率。它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应该使用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来计算收益,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物价飞涨的时期。例如,假设I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0%,而在这一年里物价上涨了15%,那么实际利率为10%15%=5%.即实际利率为负。这惫味着将钱存人银行1年后获得的货币虽然增加了,但是实际可以购买到的商品却比1年前少了。
    4.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
汽车贷款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合同期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调整的利率。调锥期和作为调整依据的市场利率类型由借贷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商定。
    相对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合同期内,不管市场利率和资金供求状况如何变化,都维持固定不变的利率。
    例如,假设你与银行签汀了一份3年期的借贷合同,合同签订时贷款利率为年利率6%a如果在这3年里,不论市场利率如何变动,都按照6%的年利率计息,这时6%就是固定利率。与之相反,还是这份3年期的借贷合同,合同签订时贷款利率为6%。如果市场利率下跌,双方可以约定采用5%.这时就是浮动利率。
    在订立借款合同时,选择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对于将来的还款负担是大不相同的。如果选择固定利率,在合同期内每月支付的利息均相同;浮动利率则不同,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不断调整。固定利率比较简单,一旦签订了借款合同,就不会发生变动,如果在合同期内市场利率上涨,还可享受到低利率的好处,不过如果合同期内市场利率下降,原有的贷救利率不会相应下调.会蒙受损失。浮动利率由银行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利率上升时,浮动利率跟着上升;市场利率下降时,浮动利率随之下降。由于调整利率的权利掌握在银行手中,借款人往往十分被动。特别是遇到高通货膨胀时,利率的L扬,可能导致无必备常识
利息与利率
    5.市场利率和法定利率
    根据是否按照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自由变动,利率可以划分为市场利率和法定利率。随市场状况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由借贷双方通过在资金市场上相互竞争形成的。一般而言,当资金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利率就会下跌;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市场利率会上涨;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市场利率就会保持不变。总之,市场利率受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
法定利率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确定的利率,反映的是政府强制力量对利率的干预。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利率管理部见.保证具有两个特征:第一,保证担保是第三方与俄权人签订的一种附属合同,从属于债权人和侦务人订立的主合同;第二,只有当债务人不城行偿愤义务时,债权人才有权力要求保证人承担有关责任。
    6.还掀方法与利息计算
    贷款期限在I年以内(1).实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利随本清。合同期内遇法定利率调整,继续执行合同利率,不分段计息,贷款到期时一次性还本付息。
贷款期限在.年以上的,遇法定利率调核,于下年11日开始.按相应利率档攻执行新的利率。
二、担保
1.担保的定义及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担保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从属性。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主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简而言之,担保是从属于债权债务关系的。我们把借贷关系所形成的债称为主债,担保之债叫做从俊。
    第二,补充性。担保对债权人权利的实现仅具有补充作用,一般只有在所担保的债务得不到履行时,才行使担保权利。因此,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对债权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即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清偿便务前,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对债权人可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第三,相对独立性。担保可相对独立于所担保的债权而发生或存在。如担保的成立须当事人另行约定;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者,可继续有效。
    《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有5:保证、抵押、质押、留里和定金。
    2.保证担保
    所谓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艘行债务或者承扣of任的行为。
例如,你向银行借款.银行要你提供担保。假设你的朋友可以为你向银行提供保证担保,你的朋友就是保证人。当你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时,你的朋友就要偿还俊务或者承担责任。
3.抵押担保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俄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俊权人有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抵押中的俄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作抵押担保的财产为抵押物。
    4.定金担保
    定金是合同当事人一方事先付给对方的一部分金额,以保证债权实现的担保方式。《担保法》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俊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俊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艘行约定的俊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定金与预付款不同,预付款是合同一方当事人为履行付款义务而预先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的款项,无担保作用。
定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证明作用。定金一般是双方签订合同时,一方预先向另一方交付的,因此,它具有证明合同成立的效力;第二,担保作用。定金具有担保效力,一旦交付了定金,双方都要受到约束。双方要按照规定枝行合同,否则,违约方要支付一定金额作为赔偿。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主合
三、保险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保险与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申请个人贷款时,经常会涉及到保险业务,所以不妨了解一下保险的基本知识。
    按照保单承保的危险或风险的种数.保险可以分为单一保险和综合保险。
1.单一保险是保险合同只规定对某一种原因造成的损失给予赔偿,或者对某一种类型的风险提供保险。例如.地展保险只对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是单一保险。综合保险是保险合间规定对数种原因造成的损失给予赔偿,或者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提供保障。例如,企业财产保险中规定对火灾、冰雹、洪水、地震等多种危险造成的经济损失予以赔偿。综合保险能以一份保单满足投保人的基本需要,而且还可以降低保费支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