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力提升视角下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以《经济学基 ...
226
高等教育
一、就业力视角下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
一是课程内容设计承载的课程思政元素不足。由于经济类专业课程的教材普遍配有教辅对应的PPT,教师授课时多采用PPT 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然而教辅配备的PPT 内容大同小异,重理论、轻体验,重结论、轻思考,且案例陈旧,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感悟。二是课程考核评价未能体现课程思政的成效。当前,部分高校已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重要指标纳入考量因素,但在实际操作中,经济学专业考评内容主要还是来自于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和辅助资料,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应用型的考核内容,对社会实际的经济问题、行业热点、典型案例等综合性内容的考核相对少见。
二、“课程思政”融入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实现路径
(一)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开发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必须
在对教材本身的思政基因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和学生未来所需的
就业能力结合。DEST 就业技能框架包括Communication (沟通能力)、Planning and organizing(计划和组织能力)、Teamwork(团队工作能力)、Self-management(自我管理能力)、Problem-solving(问题处理能力)、Learning(学习能力)、initiative and enterprise(主动性与事业心)和Technology(技术)。在挖掘思政元素时,要在遵循课程自身的知识图谱和逻辑体系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化、重大经济事件、行业热点问题、企业典型案例等方面挖掘符合经济类课程特点的思政元素,形成具体的教学模块、生动的教学内容,进而开发立体化的课程教材(肖攀,苏静,何鑫,2020)。
在此基础上,《经济学基础》教学团队对教学内容做了整合与调整,以下以部分内容举例:
摘要: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在众多论述中对课程思政的探讨或是集中在综述性的阐述课程思政的建设规律与实现方式,或是聚焦于具体某一门课程进行思政路径的探索,而基于就业力视角对经济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探索较为少见。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文章基于就业能力分析模型和技能框架,从经济类专业学科的思政内涵出发,以《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提出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开发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课程思政场馆教育新模式;转变传统观念,构建多元化考评体系的措施,以期为其他高校开展经济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质量提高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就业力;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就业力提升视角下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
—以《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
汤佳妮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教学内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思政元素就业技能要求思政切入点
经济学概述
认识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经济人假设、稀缺性等概念。学会区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认识研究经济
学的方法。
政策元素
问题处理能力
正面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领导下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消费者行为理论了解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经济学含义;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能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分析经济现象哲学元素
自我管理能力嵌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消费观教育,使学生养成
崇尚节俭,拒绝奢华的品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
生价值观。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了解市场失灵的含义、原因以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学会区分不同情况下政府
应采取的干预措施道德元素
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养狗伤人事件剖析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性,通过空
气污染和废旧垃圾排放,强调企业自律素质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对外部性实施的鼓励或处罚的措施。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了解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及决定因素,了解失业的含义、类型及指标学会辨别失业和经济增长
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
道德元素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能力针对毕业生“慢就业”和“就业歧视”等情况,引导
在校学生认清复杂的就业形势,扎实学习知识和技能,
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课程思政场馆教育新模式
创新教学方法,需要“课堂内外”双管齐下。在课堂内,重视思政元素传播的有效性;在课堂外,引导学生将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如《经济学基础》课程“消费者行为理论”一课,教师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双十一的成交额不断刷新记录和多元化消费背后的启示。学生分享时,注意对知识点和价值观的引导——双十一成交额刷新记录说明祖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
享。消费者之所以消费商品是为了获得效用来满足自身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课堂外,搭建课程思政场馆教育平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相适应的场馆作为资源单位。教师结合时政热点、经济形势,围绕就业能力技能指标,向学生布置开放性、探究性的课题,通过场馆教育还原知识的形成过程。如《经济学基础》的“欲望与效用”一课,教师发放消费者行为观察表,要求学生走访校园内任意一个商家(场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消费者的行为,并分析超市如何制定销售策略吸引消费者。学生通过场馆调研,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决策的过程及商家的销售策略。浸润式场馆教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思政元素的熏陶,提高就业胜任力。
(三)转变传统观念,构建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一是考核内容上,将企业关注的素养能力引入考核指标,对涉及就业力的内容适当增加权重。同时,引入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的经典项目,考量学生对思政教育相关内容的领会程度,在鲜活的案例研讨和社会实践中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德育素养。
二是考核方式上,将过程性评价和期末总结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引入课堂互动案例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多种考评方式。此外,结合场馆教育,记录各小组在场馆开展调研和阐述答辩的分数,由教师进行综合评分。一方面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检验学
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就业力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肖攀,苏静,何鑫.课程思政视角下经济类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7(43):42-44.
[2]赵利娟,田建平.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分析[J].品位经典,2020(02):51-52.
作者简介:
汤佳妮(1994—),女,汉族,柳州,美国温斯洛普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