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几次大的金融危机
萧北辰是什么电视剧专题:金融危机
历史上几次大的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1637年郁金香狂热  17世纪30年代后期,郁金香已成为荷兰、法国等投机者猎取的对象,出现全民买卖郁金香的狂潮。1637年2月4日,郁金香价格突然暴跌,使欧洲无数人瞬间倾家荡产,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陷入数年的衰退。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1月,英国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以分期付款方式认购公司新发股票。公司股票价格狂飙。1720年6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反金融和投机法》,知情者和政府官员提前抛售股票。此后,南海股价很快一落千丈,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英国金融业陷入长期危机。
    1837年经济大恐慌  1836年,美国总统杰克逊关闭了美国联邦银行,以使美国经济摆脱其严格的信贷监管,招致英国方面的来历报复,英国立刻停止了对美国的各种贷款,国际银行家也同时紧缩美国银根,使美国陷入了严重的“人为”货币流通量剧减的境地,最终引发了“1837年经济大恐慌”。这场金融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1907年银行危机  20世纪初,美国兴起的信托投资公司享有许多银行不能经营的业务,使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到1907年金融危机发生,导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了300个,共负债3。56亿美元,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共负债4。2亿美元。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加剧了英德、法德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2023日剧大尺推荐最火上菜
    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  1922年至1929年,美国经济空前的繁荣和巨额回报让不少人进入到毕尔街头狂热的投机活动中。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从1929年10月到1932年8月,纽约股市道指从380。33跌到42。84点,累计跌幅近90%。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30%,进出口贸易锐减77。6%,企业利润下降90%,银行业破产49%,失业率高达25%。这次大危机不仅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害,而且带来了极惨重的政治后果——法西斯主义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87年黑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突然下跌了508点,跌幅为22。6%。10月20日,伦敦、巴黎、东京股票市场大幅下挫。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球性股市暴跌,市值损失是“一战”全部损失的三倍以上,对有关国家的经济造成了破坏。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自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货币泰铢受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1997年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放弃实施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体制,造成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很快,危机开始从泰国向其他东南亚国家蔓延,向股票市场蔓延,并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危机还波及俄罗斯、巴西等国,产生了全球性的剧烈影响。
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形容春天下雪的句子
(一)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
东南亚国家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经济增长较快。但东南亚各国长期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对外贸易和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弊端。随着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制造成本的增加,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未能同步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不高,无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以致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出口下降,出现了巨额贸易逆差。面对长期贸易逆差,各国政府不是通过积极主动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来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而是采取低水平、盲目扩张,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投资和生产大量过剩,主要表现在房地产、制造业等方面,出现十二地支是什么
了“规模效益递减”的状况。
(二) 投资政策导向失误,“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帐坏帐严重
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由于东南亚国家经济体制上的缺陷和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失误,政府对大量流入的外资缺乏正确的投资导向。各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使得大部分外资流向投机性强或是需求不足的非生产性用途领域,诸如房地产或股市。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业,房地产价格暴涨又引来大量银行向房地产业的投资。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时,商业建筑严重供过于求,造成大量住宅商业建筑被闲置。由于一些银行擅自放松向房地产业贷款的标准,结果导致大量资金因房地产过剩变成呆帐。银行的呆帐增加影响了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一些金融机构濒临破产。
(三) 过多吸引外商投资,外债结构不合理
经济一体化增强了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大规模频繁的国际资本流动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以泰国为例,泰国经济起飞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通货膨胀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泰国的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汇率相对稳定,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泰国从中谋利。
流入泰国的游资大部分是短期外债,1997年7月危机爆发前,泰国的外汇储备为320亿美元,但短期外债为400亿美元。一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利用外资力量的推动,但不能完全依赖外资。过分依赖海外市场资金,尤其是偏重短期游资的利用,必然会增加经济的不稳定。
(四) 资本市场开放过快,金融监管乏力,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和金融体制不健全是危机发生的突破口
东南亚尤其是东盟各国为了实现快速赶超型的发展战略目标,为了大量吸引外资,竞相推出一系列金融开放措施,急于使国内的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实现一体化,超越了自身经济和市场条件,在制度安排上难免存在漏洞。东南亚各国虽然对发展本国金融市场颇为重视,却没有及时深入改革经济体制,以促进其充分的市场化。因此,各国的金融体系缺乏适应市场的高效率和稳健的风险管理,政府对金融机构监管乏力。在这种情况下,单单强调金融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来吸引外来资金,而不注重金融体制改革和有足够的金融人才来监管金融体系运行,无疑是饮鸠止渴,最终难免出现危机。
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
(1)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以1998年3月底与1997年7月初的汇率比较。各国股市都缩水三分之一以上。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跌幅在10%~70%以上,受打击最大的是泰铢、韩圆、印尼盾和新元,分别贬值39%、36%、72%和61%。
(2) 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大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和倒闭例如,泰国和印尼分别关闭了56家和17家金融机构,韩国排名居前的20家企业集团中已有4家破产,日本则有包括山一证券在内的多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亏损和破产倒闭,信用等级普遍下降。泰国发生危机一年后,破产停业公司、企业超过万家,失业人数达270万,印尼失业人数达2000万。 
(3) 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资本大量外逃据估计,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私人资本净流入由1996年的938亿美元转为1998年的净流出246亿美元,仅私人资本一项的资金逆转就超过1000亿美元。
(4) 受东南亚危机影响,1998年日元剧烈动荡6月和8月日元兑美元两度跌至146.64日元,为近年来的最低点,造成西方外汇市场的动荡。   
(5) 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衰退并向世界各地区蔓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经济增长速度从危机前几年的8%左右下降到1997年的3.9%,1998年上述四国和香港、韩国甚至日本经济都呈负增长。东亚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引发了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并波及其他国家。巴西资金大量外逃,哥伦比亚货币大幅贬值,进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西欧美国股市大幅波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次贷危机
一、次贷危机的形成因素南人不复反矣
美国次贷危机涉及面广, 影响大, 原因复杂, 作用机制特殊, 具体成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中产阶级超前消费方式铸就了危机的社会基础
2、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危机的形成
持续的利率下降, 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 重要的表现形式, 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 占总按揭贷款的
发放比例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 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负担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 虽然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 促进了美国房产的繁荣, 但也埋下了次级房贷市场泡沫的祸根。
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 次级房贷能使投资者获得的高回报率, 以及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 吸引了不仅来自国内、而且来自欧亚各地的投资者, 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
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 许多房贷机构进一步降低贷款条件, 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因此, 次贷“大饼”越做越大, 富人们因为手里拥有越来越多的纸面资产, 而放肆地挥霍; 穷人们因看到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在升值, 也开始购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危机的隐患悄然形成。
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 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 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那些本来就缺钱的穷人就还不起贷款了, 次贷市场还贷拖欠比例迅速上升, 美国经济一下子坠落入低速徘徊状态。
齐衡结局
3、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埋下了危机的祸根。
美国信贷机构的自我膨胀使很多次级贷款者寻觅到了高杠杆的财务手段, 他们开始利用贷款资信要求不高的特点, 不断地从不同金融机构获取贷款。
由于美国房价不断上涨, 次级贷款者总是处于有暴利可图的循环中, 进而又会刺激他们盲目扩大消费贷款规模,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在这种怪圈中逐渐升级。
4、几乎与次级贷款业务并行发展的, 是美国经济的过度证券化。
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 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 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风险增大。
在过去几年, 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 , 也一度降到了零, 甚至出现了负首付。
更严重的是, 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 放贷机构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难以支付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以及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
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 又使得这些高风险资产顺利进入投资市场。就美
国次级债危机看, 透明度不足是衍生品风险的重要来源。在美国次级债证券化过程中, 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没有充分的信息只能求助于模型定价, 模型靠评级公司来提供, 而模型模拟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5、美联储连续17次的加息逐渐刺破了美国房地产的泡沫,导火线。
美联储连续17次的加息逐渐刺破了美国房地产的泡沫, 贷款买房者的应付按揭快速增加, 随即出现了大量付不起按揭的现象, 连锁反应接踵而至, 进而酿就了波及全球的危机。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影响
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