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鲁迅《风波》赏析 一、关于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怀鲁迅》 “在中国没有谁能像鲁迅那样,对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有那么清醒、透彻的了解;也没有谁能像鲁迅那样,对专制和四级缺考会禁考一年吗
愚昧揭露得那么深刻和全面;更没有谁能像鲁迅那样,对渗透到中国人思想基因中的“劣根性”痛下针砭,无情地撕下罩在中国人脸上的形形的“假面”。没有鲁迅,也许我们至今仍然对与世俗人情融为一体的虚伪习焉不察,深陷于“瞒”和“骗”的泥淖大泽而不能自拔。鲁迅的伟大即在于此,鲁迅的不被人理解也在于此,鲁迅的被人攻击还在于此。” ——安永兴《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新民主主义论》 有人说他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有人说他的小说一钱不值;有人说他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有人说他根本无所谓思想;有人说他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文化资源,有人说垢褪且桓鑫幕钠苹嫡邅6??? 2 2000年《收获》杂志刊登了???? “但对于他的时代与民族,鲁迅又是超前的。他因此无论身前与身后,都不能避免寂寞的命运。我们民族有幸拥有了鲁迅,但要真正理解与消化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思想文化(文学)遗产,还需要时间。”――钱理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据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回忆留日期间他们常在一起探讨“三个相联”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
救的注意”。 他最关注的是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创作了许多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描写题材。 鲁迅对他笔下的国民灵魂形象往往采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鲁迅要揭示的是“国民劣根性”,目的是要“立人”。 二、《风波》赏析 《风波》写于1920年8月5日,最初发表于1920年9月《新青年》月刊第11卷第一号,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鲁迅在民国成立后,任职于教育部。1917年6月,“辫帅”张勋寻机率部进京,“保驾”清室废帝溥仪复辟,于7月1日宣布恢复帝制。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在举国声讨中,当月12日即告失败。鲁迅目睹其,曾于7月3日愤而辞职以示抗议。在“五四”文学革命兴起,鲁迅开始
2020端午安康祝福语中国好声音里好听的歌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意思创作小说时,于1920年8月5日写下了这篇以张勋复辟事件为背景的作品。 小说述及的所谓“皇帝坐龙庭”事件,指的是一九一七年张勋扶持溥仪复辟这件事。张勋即有名的辫子军统帅,作品中赵七爷所称的张大帅。他原为清朝军官,辛亥革命后,他和他部下的官兵仍留着辫子,表示对清王朝的效忠。虽说这次复辟事件,由于举国上下纷纷声讨,只延续了十二天(以1917年7月1日到7月12日)便草草收场。几乎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并很快为人们
遗忘。但鲁迅却由此发现了许多引人深思的东西。 这是因为,鲁迅认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广大人民众,尤其是农民,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封建社会社会结构仍然是换汤不换药。一方面是各个社会统治阶层的遗老遗少们仍做着复辟之梦,另一方面是自私、保守、冷漠、麻木、愚昧的国民(更广大的农民阶级)的不觉悟。这都成为封建主义专制“复辟”和封建主义“复活”的思想土壤。他后来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怀疑起来。”(《南腔北调集 自选集 自序》这一因素,也是促使鲁迅创作《风波》的重要原因。 3 (快速阅读本文,划分层次) 这篇作品在布局结构的安排方面的特点是始终贯穿一条线索,一个中心,即“辫子”。这是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围绕着这个中心,作者设计了三个大自然段和一个尾声,总共四个部分。 写一个夏日黄昏,鲁镇临河的土场上,九斤老太不断发着牢骚:“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其孙子七斤从城里给七斤嫂带回了“皇帝坐了龙庭了”的消息,为自己没了辫子而发愁。 赵七爷放下辫子,身着竹布长衫来到七斤家的饭桌旁,威吓七斤没有辫子会被杀头,引起七斤嫂对七斤的詈骂;八一嫂开口劝解,与七斤嫂发生冲突,赵七爷吓唬八一嫂后扬长而去;七斤更加忧愁和恐慌。 九斤老太由钉碗的铜钉说起,依旧是“一代不如一代”;十多天后,七斤从城里回家,与七斤嫂根据赵七爷恢复了原先的发式和衣着
猜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 七斤重新获得尊敬;七斤家与村人恢复了关系;做过八十大寿的九斤老太仍然不平;六斤新近裹了脚,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全篇四个部分,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说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谋篇布局的。较为完整地叙述了的情节历程。 其总体艺术构思,就像水波一般死水微澜,乍起复平;或者说又如辫子一样,一个连一个结,起伏耸跌,延伸到尾声,辫梢,从而形成了一个详略得当,顺畅和谐的整体。 (归纳小说主旨) 小说《风波》通过对民国初年张勋复辟事件在一个乡村引起的辫子“风波”的描写,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而陷于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从状态的“”的国民性弱点。 本篇小说以辫子之有无所引起的恐慌与忧愁作为作品的中心线索,勾画了“风波”的起因、骤变和消解,由此构成作品的基本情节。 (为什么选择“辫子”作为中心线索,辫子有什么象征意义,) 辫子本是一种发式。但是从17世纪中叶以来,竟与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建立了不解之缘。 4 (1)清军入关及南下后,清朝统治者强令汉族等各族民众遵从满族发式,男子剃发留辫。这一带有奴役性质的举动引起了汉族民众的激烈反抗,“那时中国人的反抗,何尝因为亡国,只是因为拖辫子。”(《头发的故事》)而清军则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口号下,对之进行留血腥的镇压,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绝人寰的血案。 (2)晚清
太平军起义,为表示反抗清廷,恢复汉族旧俗,蓄发散辫,当时被称为“长毛”(九斤老太念念不忘的“从前的长毛”),清廷为镇压太平天国,“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口号重新提起。这时,中国百姓更是难,“那时做百姓才好听的女孩英文名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