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经常用什么字体写碑
唐太宗经常用什么字体写碑
行书。
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之书初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又常常与当时的书法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后来看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爱不释手,唐太宗的书法字体也渐渐地向行书发展。
而因为唐太宗更喜欢行书,所以大力的发展和推崇行书,使得当时的行书盛极一时,奠定了行书在今天书法史上的地位。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行书的大师,但是传世的作品较少,至今流传的仅有《温泉铭》、《晋祠铭》等。
更值得一提的事唐太宗将《温泉铭》用来刻在碑文上,这是第一次将行书用于碑文刻字,为行书的使用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唐太宗为行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扩展资料
李世民(599—649),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聪明英武,胸怀大志。隋大业十三年
(617)李渊“为太原留守时,贼蜂起,江都阻绝,太宗劝举义兵,高祖乃命太宗募兵。旬日间且一万”。建唐后,受封秦王,任尚书令。
之后统兵南征北战,完成统一大业。武德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取得皇位,是为唐太宗。他是我国封建王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他开始,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治国原则,而且能够“礼贤下士”。
他以“亡隋为戒”,励精图治。短短的23年期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史称“贞观之治”。他为文明昌盛的大唐帝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后世影响巨大。当时他的声名远播亚洲各国,被称为“天可汗”。另外,他还是具有较高成就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
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晋祠铭碑》原在太原府治晋阳县的乾阳门街。据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成书的《册府元龟》载,此碑却已经“在(晋)祠中”。
说明《晋祠铭》碑在宋太宗太平兴国毁晋阳城后的二十多年间,由城内迁置晋祠唐叔虞祠内的。甚至可以推断:太平兴国九年,圣母殿初建,以及赵昌言撰、张仁庆书《重修晋祠碑记》之时,就是《晋祠铭》移置晋祠之际。宣武门之变
《晋祠铭》全称《晋祠之铭并序》,为唐贞观二十年(646)正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幸并州时“御制御书”,也就是李世民亲自撰稿又亲笔书写而成的一篇铭文。至今完好地耸立于晋祠贞观宝翰亭(俗称唐碑亭)内。亭在今日晋祠中北部,唐叔祠东南隅,初仅一楹,西向。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邑令周宽、杨二酉等,策划重刻唐碑,并扩建为三楹,改为南向。周宽亲题“贞观宝翰”匾额。于是亭中今有原碑、复制碑各一。分别由完整的碑头、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原碑总高度为353厘米。
碑额为半圆形,高106厘米、宽140厘米、厚25厘米,左右雕对称的螭首并头下垂的蟠龙。额中间部分高69厘米,宽50厘米,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9字,系唐太宗飞白体所书。碑身高196厘米、宽122厘米、厚度为26厘米;碑座高51厘米、宽138厘米、厚83厘米。
铭、序共28行,每行44—50字不等,共1203字,是一篇结构谨严,层次分明,境界高深,政论与抒情结合的绝妙佳文。原碑历时一千三百余年,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只是下部三分之一剥蚀漫漶。
原碑碑阴列有李世民并州之行的陪同人员长孙无忌、萧瑀、李勣、张亮、李道宗、杨师道、马周等初唐诸功臣的名字和官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