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三种
目前的养老模式:
目前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三种: 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3]。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依托保障养老过程,为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即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以社区机构养老,为居家老人定期提供。社会养老即为机构养老,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这些养老模式普遍存在有养无医的现象,无法为一些患病老人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严重影响了患病老人的生活质量。
现状与必要性: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老年人一旦患病,就需要在家庭、医院和养老院之间不断往返,既耽误了,也增加了负担。在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成为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议题。
1 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2 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大幅度削弱
3 养老机构难以满足入住老年人的医护需求
4 大型医院难以提供细致的养老服务
5 中小型医疗机构资源闲置
机构养老
展望与建议:
31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联盟这种方式要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签订合作协议,由医院安排医师及护理人员定期到养老机构为患病老人进行诊治及护理,并建立档案,避免老人往返奔波当养老机构中有老人突发疾病时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合作医院,由医院及时派遣医护团队进行抢救。如河南郑州第九医院与市内31 家养老机构联盟,为养老机构定期随诊、义诊,并根据患者不同需求提供相应医疗服务[5]
2 医疗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这种方式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型医院的资源进行整合,对医疗机构的内部结构及功能进行调整,
转型为老年疗养院、老年康复院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同时完善所需的设施及配置,对医护人员进行职能培训,明确其今后需为老年患者提供长期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的工作及要
求。如北京市化工医院转型为老年护理医院,使老年人可以有病医病、无病疗养[5]。
3 养老机构中增设医疗机构这种方式可以在“公建民营”的形势下产生[6],即由政府出资建造,再借助民间专业机构运营,由其引入专业的医疗机构,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优
质和高效的服务; 也可以将中小型医院的一部分资源整合进入养老机构,为老年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4.远程医疗加入医养结合
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运用计算机网络、远程通信和多媒体等技术,跨越空间限制,远距离实现医疗、保健、教学、医学信息等服务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1]。它包括远程诊断、远程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学信息服务等医学活动[2],旨在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医疗开支,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远程医疗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 即在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运用远程通信技术,对入住老人实施远距离诊疗、监护和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远程医疗不但能在医疗机构间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快捷、便利的优势,同样能在养老机
构的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医学专家可以不离开医院或医疗中心,就能对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养老机构的医务工作者也可以得到业务上的指导,让老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建议:
4. 1 政府转变观念,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需充分认识到“医养结合”模式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并督导施行。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对进行“医养结合”优化的养老机构实施卫生准入、医保定点、资金扶持等政策,保障其医疗资质的获得,解决医保问题,减轻入住老人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对于医养机构的合作联盟,政府应监督其操作流程,保障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信息沟通,使其规范化进行,达到预期目的。对于医疗机构的改制,政府应做好统筹工作和资金扶持,保障其设施配置的完善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4. 2 培养老年医护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老年医疗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因此对专业护理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目前,全国取得养老护理资质的专业人才不过两万人,这与庞大的患病老年体比例悬殊,远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为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一方面可在中高等护理院校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可适当提高老年护理人员的地位及待遇,从而吸引更多人员从事相应的老年护理工作,为“医养结
合”储备充足的人才。
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顶层设计,
强化政策支持新常态下,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至关重要。推动医养
结合发展,关键要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国家要出台总体规划,制定具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方案,完善细化涉及土地供应、人员编制、和药品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养老行业标准; 健全医保制度,扩大医保结算范围; 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开展老年健康等方面的保险业务
2. 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统一领导,避免出现管理分割现象
新常态下,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大部门间的协调力度,使其既不能出现“缺位”、“越位”现象,也不能出现“错位”现象,进而形成联动效应,从而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强化资金
支持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需要强大的资金实力作后盾。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转型的阵痛期,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降低
4. 培养专业性人才,提高养老机构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是推动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5. 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
新常态更加注重社会力量的参与,更加重视社会力量所发挥的作用。
6.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养老服务业是新常态下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也是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衍生发展的、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难题的基础性产业,更是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大力发展
5. 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
新常态更加注重社会力量的参与,更加重视社会力量所发挥的作用。
6.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养老服务业是新常态下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也是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衍生发展的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难题的基础性产业,更是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大力发展。
5. 1 提高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完善服务方式
鼓励一、二级医院( 包括厂办、校办、民办医院等) 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转型为康复院、护理院、临终关怀院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直接提供养老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拓宽“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渠道。对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在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经卫生部门审查准入后可设立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可以通过服务外包、委托经营管理的方式吸收医院来运营管理,从而提升双方的专业优势,相辅相成。5. 2 依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设定相应的服务内容
由卫生、民政、老龄等部门成立专家委员会,对有需求的老年人实施健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服务地点和服务内容: 对于健康老年人、无疾病的半失能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病但生活仍能自理的普通老年人可以居住在社区或普通养老院,主要以生活照料为主,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务室提供疾病预防保健、健康管理与教育、康复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5. 3 健全政府管理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措施
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多元主体的整合有助于形成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规划和供给链条。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养老服务体系总体建设规划,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纳入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医疗资源分布规划。卫生、社保、民政和老龄等政府职能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横向联系,打破条块分割,明晰“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服务性质、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制定和完善统一具体的机构建设标准、设施标准、从业人员上岗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健全机构星级评定制度和评估制度,进而设定“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困境:
一方面资金不足,而且养老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其医疗机构身份无法获得,也无法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另一方面缺乏老年医疗护理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庞大的患病老年体的需要。因此,如何健全“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至关重要。
国内实践:
3. 1 天津市: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
天津康泰老年公寓总建筑面积9 800 平方米,拥有床位550 张,目前入住率已超过85%。康泰老年公寓与长江医院携手,设立了面积近1 000 平方米的门诊部,开设了“国医堂”、内科、外科、检验科、B 超科、心电图室、室、康复理疗室和药房,在满足老年人的日常身体检查、常规化验、购买药品和康复等多方需求的同时,也能对突发急症老年人进行抢救。
3. 2 合肥市: 医院内设养老机构
合肥滨湖医院依托现有医疗平台,开设无陪护老年科,首次将老年无陪护病房发展成集健康教育、医疗、护理、康复、养老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病房模式,老年人在疾病加重期或期进入住院状态,在康复期和病情稳定期可转为休养状态。
3. 3 郑州市: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手
2012 年底,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联合河南省36家养老机构成立了“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郑州九院依托老年医学专业的技术与服务优势,为全省各地区的养老机构提供人才培养
、心理辅导、义诊巡诊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帮扶。
3. 4 长沙市: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整合
长沙天心区坡子街街道依托天心区人民医院的专业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和医护人员队伍的资源优势,建立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服务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馨园老年人关爱中心。
3. 5 青岛市: 对老年参保患者试行医疗专护管理
青岛市建立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将残疾、半失能和失能等需要长期护理的参保老年人医疗费和护理费纳入护理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国外实践:
(三) 日本养老服务
日本拥有多样化的社区养老服务,包括日托、、短期托付、长期服务等,这些养老服务由形式不同的社区老人福利设施提供。日本曾大力兴建社区养老福利设施,形式上包括老人家庭护理站、老人护理中心、老人日托服务中心以及老人保健服务所等。
学者观点:
穆光宗概括了现阶段我国机构养老的六大问题: 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的同时,却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养老机构利润空间少导致存活困难; 养老、护理、医疗、临终业务四大功能分离;机构养老缺乏家人亲情的精神滋养; 专业、负责的护理人员以及管理人才十分短缺; 农村养老机构发展不规范。
董红亚(2011) 提出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各方对养老机构的定性不明,或以事业视之,或以产业视之,社会上实际存在的营利性养老机构承担了养老服务的职责,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其赢利能力有限,难以获得高额回报。〔15〕
关信平等人认为,目前我国城市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发展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当
前养老机构数量不足,另一方面,是现有养服务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养老服务机构在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方面存在不足,并由此而导致低价格—低质量—低入住率的恶性循环。〔1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