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供奉的佛
首先是山门殿,也称三门殿〔寺院的大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一大二小,分别象征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弥勒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但要等释迦牟尼寂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才降临人间,正式升为弥勒佛。目前,他只能暂以菩萨和“未来佛”的身份住在上界兜率宫内,静候那遥远时刻的来临〕。
与弥勒菩萨背靠背的是韦驮菩萨〔他是佛寺的守护神,手持降魔杵。若双手合十则代表欢迎游方和尚投宿挂单,而单手拄杵则表示不欢迎投宿挂单〕。
再者天王殿,两侧分别供奉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刚”,持国天王怀抱琵琶,增长天王手持宝剑,广目天王臂上缠绕一蛇,多闻天王右手持宝伞,左手握银鼠。他们各护持居于世界的中央——须弥山四方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芦洲〕。(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和“六欲天”。 欲界:人类社会,地狱,饿鬼;六欲天:超于人鬼以上的天界,天神所居。六欲分为六重,第一重便为“四天王天”——四大天王,各护天下。四大天王为: 1)东方持国天王:身白,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执鞘; 2)南方增长天王:身青,穿甲戴胄,持宝剑; 3)西方广目天王:身红,穿甲戴胄,
左手执鞘,右手把赤索; 4)北方多闻天王:身金,金甲胄,左手执宝塔,右手执三叉乾,脚踏三夜叉鬼佛教的四大天王便形成中国罗汉堂中的“四大金刚”,成为“风调雨顺”的化身: 1) 持国天王魔礼寿:穿紫金龙花狐貂,职顺。 2)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 3)广目天王魔礼红:掌碧玉琵琶一把,职调。 4) 多闻天王魔礼海:掌混元米伞一面,职雨。)
再后是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因佛具足大力,能降伏烦恼魔、阴魔、死魔、他化自在天魔四魔。故称德号“大雄”〕。释迦牟尼佛像旁一般有两位比丘立像,年老的是摩诃迦叶,年少的是阿难陀〔佛涅槃后,代佛统率大众的是摩诃迦叶,其后是阿难陀〕。(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有的大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佛像,这是根据大乘教理表示释迦牟尼佛的三种不同身。中间一尊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边一尊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右边一尊是应身佛“释迦牟
尼佛”。又有的大殿中也是三尊佛,却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中的佛。中间一尊是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称为“横三世佛”。而分别代表过去、现在、未来的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被称为“竖三世佛”。阿弥陀佛又被称为接引佛、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常念诵的“南无阿弥陀佛”,为“礼敬阿弥陀佛”、“归命阿弥陀佛”之意〕。这三世佛旁边各有二位菩萨立像或坐像,释迦牟尼佛左右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药师佛左右分别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阿弥陀佛左右分别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有的大雄宝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这三尊佛合起来叫“横三世佛”。三世佛旁边各有二位菩萨立像和坐像,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六位菩萨各是这三位佛的上首弟子(见《华严经》、《药师本愿经》、《观无量寿佛经》)。三世佛又有以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的,名“竖三世佛”。正中是现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的燃灯佛;西边是未来的弥勒佛。不过,大殿常见的是“横三世佛”,“竖三世佛”罕有设置。)
一般大殿两侧多奉有十八罗汉像。(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像。据说,佛涅盘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罗汉,让他们不要涅盘,常住世间为众生培植福德。这十六位罗汉是:一宾度罗跋罗惰阇、二迦诺迦伐蹉、三迦诺迦跋厘惰阇、四苏频陀、五诺矩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阇罗弗多罗、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罗怙罗、十二那迦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见《法住记》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五代以后,或加上《法注记》的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因果识见颂》的作者摩拿罗多,成为十八罗汉。或者错将第一尊宾度罗跋惰阇分为二人,加上难提密多罗(庆友)而作为十八罗汉。(以上据周叔迦考证))
正殿的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一般是观世音像或者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像,文殊菩萨骑狮,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观世音菩萨骑吼。
还有观音殿,有的供圣观音,有的供十一面观音,有的供千手千眼观音,有的供四十八臂观音。
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他的名号来历于“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宝藏”。佛经中说他受释迦牟尼的嘱托,在释迦牟尼佛圆寂入灭之后而弥勒佛尚未降生之前,教化六道(天
、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轮回中的众生,拯救一切苦难。他受命发下大誓愿:要等度尽众生脱离苦难后,自己才升级成佛。所以,地藏菩萨又称“悲愿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大智的文殊菩萨、大行的普贤、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大愿的地藏菩萨,称为“四大菩萨”。我国山西五台山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称为四大名山〕,两旁侍立的是闵长者、道明和尚父子俩。
伽蓝殿,大殿的东边配殿一般是伽蓝殿。伽蓝是僧伽蓝摩的省称,意为众园,供奉十八伽蓝神。
祖师殿,在大殿西侧,以禅宗寺院最常见。供奉各宗派自己的初代祖师,或历代于本宗有发扬之功的先德。
罗汉堂,供奉五百罗汉。
诸菩萨像,供奉准提观音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