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罗嗦。
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残缺:
缺主、谓、宾语;缺必要的修饰成分,附加成分。
请看下面例句:
例1.通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主语残缺)例2.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解析:
宾语残缺,句中“推广”的宾语应该是“经验”,而不应是“喂猪”;例
3.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解析:
谓语残缺。“建立与加强”的宾语是“制度”,而不可能是“工作”。
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形:
①主干之间搭配不当即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②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③两面对一面
请看下面例句:
例1.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葬于谷内西北坡上。
解析:
主谓搭配不当。“陵墓”不能“葬”,应改为“建”。
例2.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
动宾搭配不当。“安排”会议内容、时间,“安排”“问题”就不妥当了。例3.畅销全国的金龙牌补脑液不愧为中成药验方。
解析:
主语宾语搭配不当。“补脑液”不能是“验方”。
例4.他打量着闯王带着谦逊微笑的英明面孔。
解析:
定语中心词搭配不当。“英明”不能修饰“面孔”。
例5.在他旁边,横眉立目地站着两个持卫兵。
解析:
状语中心词搭配不当。“横眉立目”不能修饰“站”。
例6.在这次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刻苦用功。
解析:
一面两面搭配不当。前面“能否”着眼于两个方面,后面却只从“刻苦用功”一方面说,显然就不合适了。
3、语序不当
所谓语序不当,是指词语或句子的先后顺序错乱,从而造成文理不通的毛病。
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句子成分次序不当②词序不当③分句次序不当④主客体颠倒请看以下例句
例1这是三本我买的精美的很有教育意义的中文小说。
解析:
本句定语的顺序不当。正确语序应该是:
这是我买的三本很有教育意义的、精美的中文小说。
①多层定语一般按如下规则:
表领属性或时间、处所的短语——指称数量词或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②数量词——形容词——名词③带“的”定语放在不带“的”之前。
例2他把红烧肉没有做好。
解析:
状语的顺序不当。“把”字结构做状语时,要放在否定词后面。例3.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发展、运动、变化,语言也是这样。
解析:
词序不当。“发展”“运动”“变化”,三个词语之间,首先应该是由运动引起“变化”,有变化才能“发展”。
病句类型及例句例4.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解析: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在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面。这句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才知道你由于正忙着……”例5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
解析:
复句分句颠倒。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
例6他从小在这长大,这里的山山水水,对他太熟悉了。
解析:
主客体颠倒。应该把“对”提到“这里”前面。
4、结构混乱
所谓结构混乱,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在一起说,造成语句不通顺。
常见的结构混乱的句子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句式杂糅②前后脱节请看以下例句:
例1.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成的。
解析:
句式杂糅。实际上这句话是由两句话拼接成的,可改为“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也可改为“感冒退热冲剂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成的。”例2.他们
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解析:
前后脱节。前面如改成“本着……的原则”或改为“以……为原则”,前后两个分句语脉就流畅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