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
400  刘佳秀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以溆浦县江口镇内四所小学为例
前言部分
为了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师范生对溆浦县江口镇农村小学进行了一次教育调查。这次调查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于我们来讲已经很难得了。调查、定稿、修改,我们一共花了两周的时间。
为什么是农村小学现状调查呢?其实,我们先前并没有想到会是这个题目。我们的本意是进行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调查,可最后整理资料的时候还是发现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这个标题更合适。
我们国家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农村还存在于的中国广大土地上。现在的中国社会是知识型社会,国家颁布了法律来保障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受教育权。现今,农村小学的教育问题已经得到了普遍关注,但还不够深入。此次调查,我们主要走访了溆浦县江口镇辖区内的四所小学,分别是:大湖坪村小学(村小)、警予希望小学(乡小)、洑水湾乡小学、江口镇中心小学。
    我们希望这份调查报告能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参考,每一个家庭一分思考。
一、我看到的
大湖坪村小学(村小):进几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扶持教育薄弱地区,修新校舍,捐赠新设备等,该校也获得赞助,预计新教室明年11月建成使用。有两位中老年男教师在校任职。在校学生共计50名左右,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现在的临时教室是两间木板房,开设的有一、二年级。学校经费紧张,仅能勉强维持日常开销。为补贴学校开支,还开设了学前班,作为维持日常开销的主要来源。                                                                   
警予希望小学:在岗教师36人,学生500余人,共12个班,六个年级。学校教师90%以上为兼课老师,1人教两科甚至三、四科。师资缺乏,教师人数不足。由于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难以取得大的进步。80%的教师都是中老年教师,教学观念相对陈旧,与新时代教师有差距。学校经费不足,多媒体、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基本空白。由于距镇较远,还开设了学前班。
洑水湾乡小学:在岗教师60人左右,学生500余人,有11个班,六个年级。一半左右的学生
为留守儿童。多媒体1间,电脑房1间,图书馆资源较丰富(本学期还未开放)。教室、办公室、操场设备基本满足使用,没有教师宿舍。教师人数不足,一般都是一人兼任两科或三科。
江口镇中心小学:全校在岗教师共90人,以4050岁教师居多,约50%。学生共计1700余人,29个班,是当地最大的一所小学。留守儿童相对较少,占学生总人数的1/3。开设的有三个多媒体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学校没有图书馆。机房去年发生火灾,目前仍未恢复。没有单独的教师宿舍,教室急缺,学校活动面积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一)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
    农村,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教育条件较差。目前,江口镇的农村教师,有1/3是民办教师,一半左右为师范专科毕业生。近几年来,受就业影响,许多大学毕业生也进入教育行业,成为特岗教师。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广大农村的教育需求,国家定向培养了一批免费师范生进行教育支援。但这些仍难以满足农村小学的现实需求。
1.教师的年龄层次
 
年龄
30岁以下
30~40
40~50
教师节送老师什么礼物合适50岁以上
百分比
20%
22.5%
45%
12.5%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江口镇未来十年中,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至少有1/4的现任在岗教师退休。再加上现有的教师缺口,未来的教师数量将更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
2.教师的学历结构
学历
中专
大专
本科(含以上)
百分比
22.5%
57.5%
20%
高学历不一定知识丰富,但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学识。目前的农村小学教师大部分都只有专科学历,教师素质一般。
3.教师的工作态度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学校领导、资深教师进行访谈,我们对农村小学教师也有了更加生动的了解。85%以上的老师工作都很积极,对学生比较负责。新教师有热情,老教师有耐心。老师们都表示会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但上进心不足。
4.现任教师的未来打算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付出被社会赋予了极高的赞誉。但是,现实生活里,教师的工资却并不令人满意。虽然教师普遍会抱怨小学教师工资太低,但真正想转行的教师还是极少的,不足10%20%左右的教师(尤指中\老年教师)表示对未来没什么打算,认为维持现状就好,不过他们也表示会看学校有什么要求,看要求再做打算。绝大多数教师表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力、研究力和执教力,为农村小学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的期望: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补充进来,有时间和机会外出学习;提高教师的待遇;家长更加重视孩子,隔代教育影响太大了;小学生的考试科目太多了,减少科目考试。
(二)农村小学的学校情况
  1.学校硬件设施严重缺乏
    当城市小学享受着信息时代网络教学的时候,农村小学的孩子仍端坐在教师,吸收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传递的知识。没有电脑房、音乐教室、活动室······。只有极少数镇小的学生能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在调查的几所学校中,教室的讲台、桌椅板凳大都十分陈旧。
    但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逐渐重视,近年来农村小学的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支援。学校的危楼基本消失,厕所、教室的条件也有了一定的改善。
  2.学校可使用面积不合理
    不同等级学校的面积比不合理。从村到乡,再到镇,学生人数呈极速增长,但人均使用面积却是在大幅度下降。如:江口镇中心小学的高年级部学生有1400多人,活动操场面积有三、四百平方米。而洑水湾乡小学有同样的操场,学生人数只有500余人,呈现13的巨大悬殊。
  3.对在岗教师的培养不够
    知识只有不断地更新,才能爆发出无穷的生命力。而学校领导都表示由于经费缺乏,几乎没有组织过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因此,学校会在校内组织活动来提高在校老师的业务水平,
主要形式就是上公开课。县里组织的讲座、培训,由于名额有限,往往只有一部分老师能够参加。这是难以跟上这个知识日益更新的时代的。
  4.学校管理一般
    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学校没有好的管理就没有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农村小学学校规定:教师上、下班都要签到,不得随意缺课,换课、调课要经学校同意;学生要求早自习时到校,不能随意离开校园,按时上、下课等等这些基本都能做到,但有些方面还是有点松懈了。如:学校规定学生第四节课下课后吃中饭。为了将老师和学生就餐时间错开,有些学校规定教师可在第四节课上课铃响后就餐,而有的学校教师在第三节课便开始就餐了,造成学校秩序紊乱。
  5.校园文化建设堪忧
  由于农村小学教师人数不足,学校在岗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只能举行一些简单易行常规活动来活跃校园文化,六·一汇演就是典型。至于篮球赛、运动会、个人才艺表演等,只有少数农村小学会认真对待,有些学校甚至从未举行。其中,江口镇中心小学由于场地问
题,从未举办过运动会。像我会小发明、我有金点子等创意性的比赛在农村小学基本空白。学生的文化生活简单而枯燥。
                                                               
学校的期望:希望能有更多的新老师下来支援教学;学校经费充足一点,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三)学生的状况
  1.学生的家庭教育堪忧
    农村小学有大量的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无法按时按质完成学习任务。再加上农村学生家长素质一般,对孩子的学习无法起到引导作用,家庭教育的作用不明显,孩子在家学习的积极性很低。
  2.学生性格总体变差了
    老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孩子变懒了,没有以前爱学、肯学了,更加贪玩了。有些孩子对于学
习总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好的好,差的差,两级分化越来越明显。大部分孩子还比较单纯,懂得互相帮助,但有的孩子却变得特别自私。现在的孩子明显没有以前孩子那么听话了。有极少的孩子还经常欠作业,可以说是屡教不改。
  3.学生的创造力不肯展现了
    考试科目过多,孩子对老师布置的创意性作业兴趣缺缺,对小发明、小创造这类型的活动不肯花时间,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会认真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学生对县里举行的创意比赛热情也不高。
    学生的期望:取得好成绩;有更多的时间玩;教室大一点。
二、我的分析和看法
教育是国之根本,一个国家,只有把教育搞好了,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进行国家的建设。正因如此,每一个国家才会如此重视教育,但并不代表每个国家在教育的投入都是一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人民思想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在稳步上升。农村小学的教育也逐渐被重视,但力度还远远不够。
(一)教师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村,大部分教师都是专科学历,本身的素质一般,知识、能力有限。学校也没有多余的经费送老师外出学习、交流,县里的教师培训收效甚微,许多教师还在用着老一辈教师的老方法,教学没有新意。再加上农村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思想陈旧,难以跟上新时代教学的要求,不能给孩子创造性的教育。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农村孩子无法在小学阶段接受良好的教育,教育的两级分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了。
    因此,为了让孩子在小学吸收更多的养分,我们的教师是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呢?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告诉我们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教师无法切身地到外地优秀学校进行学习,但仍可以采用其方式进行学习,因特网就是很好的媒介。另外,可以在空闲时间,多和当地学校的优秀老师交流一下,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学校
    目前,不同级别的农村小学存在不同的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村小:学生少,教师包课制,校舍空。乡小:学生较合理(有些班人数偏多),教师缺,校舍相对够用。镇小:学生超负荷,教师勉强够用,校舍急缺(教室大多爆满)。怎样才能让农村小学协调发展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