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记 教案
《黄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用独特的手法勾勒的黄山美景,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2.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通过对黄山奇景的欣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欣赏自然。
【教学重点】
1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展示黄山“奇”“美”“险”“峻”的特点;
2结合多种表达方式,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准确提炼文章主旨,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三山五岳
1.五岳
                      恒山:北岳(山西)
华山:西岳(西安)    嵩山:中岳(河南)      泰山:东岳(山东)
                      衡山:南岳(湖南)
泰山:五岳之尊(岱宗夫如何)
2.三山
安徽黄山
江西庐山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浙江雁荡山
黄山四绝:奇松、怪石、温泉、云海
(二)作者其人
许迟,代表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他的作品被誉为“别具特的科学诗篇”。
二、走进文本
【一】黄山胜景概述
提问:自行阅读第一部分,回答第一段中写到了黄山的什么景?有什么样的特点?
山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云海→扑朔迷离,绚丽多彩
草木鸟兽→繁多名贵、稀世神奇            →“奇”和“险”
谭瀑→一道温泉治百病
摄身光→格外赏赐,罕见神奇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公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明确: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
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
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提问: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明确: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的景致的变幻莫测
、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提问:出这一部分写山的词语,用一个字来概括黄山的特点。
明确:“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风峻骨”,“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特点是“险”。
提问:作者写大自然对黄山的“赏赐”,列举了云、松、音乐鸟、灵芝、肉芝和摄身光等,这是黄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黄山风景的__________
明确:“奇”。(从“打开了它的云库”,“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神奇的”,“稀世的”,“最高的奖赏”、“格外赏赐了”、“极罕见”等词语可见。)
【二】人类攀登史(侧面描写其“险”)
提问:第二部门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回顾了人类的攀登史
史前:黄帝(黄山原称作黟(yī)山,唐朝天宝年(公元747年)间依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的传说而改名为黄山。)
唐宋:李白
元明清:普门法师等
提问:写黄帝在这里飞升是“传说”,和李白等 人有诗文留下为证,显然不同,为什么要选用 “传说”这一材料呢?
明确:增加黄山的神秘彩,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
提问:写李白等人的诗文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了黄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提问:这一部分和其它部分有什么联系?
明确:承第一部分黄山风光的“险”而来,是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及“封山”这一意
旨的具体体现。又与第三部分“胜境已成为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的现实情况相互比照。可见这部分使文章结构波澜起伏,而又貌断实续。
【三】登天都峰经过
提问:作者登天都峰的行踪是怎样的?
明确:人字瀑→五百级罗汉级→立马亭→龙蟠坡→半山寺→天都峰→鲫鱼背(闫王坡、小心壁)
提问:文章写“我们”登山经过时,为什么处处都写到了古人?这样写对下文的抒情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处处都将今天的登山道路与古人登山途径,今人“直上,直上,直上”和古代旅行家“心甚欲往”“客怨”“仆泣”的心情、遭遇作对比,强调今天的登山道路已“化险为夷”,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张本。
提问:第三部分哪句话点明了题旨?
明确: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
提问:第三部分的艺术手法?
明确:
1)对比,把前人攀援险峰的石级与现在有铁栏杆的宽阔的石级作对比;以古代旅行家的心情、遭遇与我们“直上,直上,直上”“却无可战栗”作对比。
2)详略处理得当,如“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看呵,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详写登天都峰,其余略写,重点突出。
3)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作依据。写天都峰之险,而今天却化险为夷,这是石工们的功劳,所以引出议论:“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
提问:本文题为《黄山记》,但二三部分却在写登山,目的何在?
黄山四绝是什么明确:第二部分侧面表现黄山之险,以至古人少有攀登,第三部分正面表现黄山之险,但已化险为夷。通过二者的对比,表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战胜自然的本领。
【四】黄山的奇丽风光
提问:这部分写了黄山的什么景?有什么特点?
云海图:变化无定,千姿百态
古松图:矫健多姿,亭亭玉立      →“奇”
日出图:彩霞掩映,无比绚丽
摄身光:神奇美妙,光彩异常
提问:文中提到“一位药农”“几个年轻的科学工作者”有何意图?
明确:文中对“一位药农”、气象站里的“几个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以及第三部分中的黄山石工的记叙描写,看似闲笔,而有如写意画中的点晴之笔——他们是黄山的真正主人,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人类攀登探索黄山,征服改造大自然的历史进程。
提问:这一部分和前面几个部分有何内在联系?
明确:文章巧妙地借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工起笔,暗写黄山“险”、“奇”二特,总领全文;二、三部分,承“险”字展开,第四部分,缘“奇”着墨;最后,以“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两句感叹作结,照应篇首大自然“封了山”,隔绝了人间与胜境,暗含“换了人间”之意,激情奔放,响震不绝,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整体感悟
提问:作为游记文章,本文确实在构思上独出心裁,分析一下本文在写法上与一般游记有什么不同?
明确:
其一,开头落笔不凡。本文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胜景这个角度起篇,气势磅礴。在介绍黄山概貌后,又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数千年中极少有人能攀上黄山之巅的史实,烘托了“险”字。在记游之前写了这样两段内容,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第一部分做为全文的总起,暗写“险”、“奇”二字;第二、三部分承
“险”字展开,形成古今虚实相映之势。一二部分能引导读者从宇宙变迁、人类发展的宏观高度去认识黄山,能增加本文的大气磅礴的特和深透的思想意义。
其二,写游山经过时作者突破了一般由近及远或由下而上地去写,作者选择最能突出黄山特的几种景物重点描写。
提问:课文四部分各写什么?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怎样联系?
明确:
“一”想像大自然怎样创造形成黄山这处胜境,实质上介绍了黄山景物的特:云海、奇松、温泉、飞瀑,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给第二部分埋下伏笔,也给“三、四”作铺垫。它是全文的总起。“二”分三阶段(史前,唐宋,明清以后)写黄山的登山史,呼应“一”黄山的“险”,为后文写今天黄山化险为夷作反衬,表明时代不同,风景区已能为全民所享用。“三”着重按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与“二”对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点明题旨:“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四”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和“一”的“奇”紧扣。这四部分联系是很紧密的,全文采用总分结构的组织形式。借用书上的句
子来概括:一、大自然安排胜境;二、不可攀登的黄山;三、幸福已属多数人;四、这是何等的公园!
提问:第二、三两部分写登山的情况,它跟黄山的特点,以及表达主题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
第二部分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简要历史,看似与写黄山的特点无关,实则是妙笔,几千年来很少有人登上黄山最高峰,是因为其险峻,这里侧面烘托黄山的险。第三部分写“我们”登山时的情况,正面直接写其“险”,同时,也处处与第二部分比较,以突出“换了人间”之意,表达了主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