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4章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第二课时)(浙教版七年级下)[最终版]
第一篇:科学:第4章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第二课时)(浙教版七年级下)[最终版]
4.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地球内部圈——地壳、地幔、地核。
2、初步认识地壳处于不断运动之中,高大的山脉、海沟等地形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3、认识火山的构造、火山喷发物以及火山活动情况的分类。
4、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
5、对学生进行地震灾害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防灾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地震的活动极其分布。难点:认识地壳的变动.疑点:地球内部圈层是如何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软流层是何种状态,地壳变动会形成哪些地表
形态,产生火山和地震的巨大能量来源于什么地方,火山和地震又为何呈带状分布
解决方法:利用模型; 地理专题地图; 标石(岩石)。教学准备
1、收集较多的有关地壳变动,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资料片,直观的对地球内部活动引起的地壳变动进行观察。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展开
二、火山
1、给出学生如下几个问题(可以板书,可以发条子):(1)火山由哪儿部分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2)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成什么?(3)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益处有哪些?(4)依图4-34说出全球的火山分布状况。(5)火山可以分为哪儿类?
2、引导学生看图片或录像,时间不要长,可重复播放一次,然后再学习课本,在学生读课本的同时,教师板书一幅火山构造图。
第二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示例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精选)
【教学重点】
1.地壳变动的证据;
2.地球的内部结构;
3.火山活动给人类生产生活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4.地震的预报和防范。
四个火怎么念【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地壳是变动的
提问:人们是怎么想到地壳是变动的?
阅读教材,寻证据
2.地壳变动的证明
提问:除了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之外,还有那些现象能证明地壳的变动?
阅读教材,或者回忆课外阅读的相关知识,结合生活中的野外观察经验回答问题。
3.地球的内部构造
提问: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但人类的活动范围从来就没有真正深入到地球内部,科学家们是如何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的呢?
(教师提示:假设一个不透明的纸箱中装了一个物体,让你猜测其中可能是什么东西,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阅读教材,通过和煮熟的鸡蛋对比,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讨论:当我们不能直接了解某一事物的构成以及特征时,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式去了解它? 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研究活动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
4.火山 提问:你听说过火山爆发的新闻报道吗?如果有,是在哪里出现的? 提问:火山活动有哪些不利和有利的影响?
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问题。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火山爆发时可能出现的景象。
讨论:火山活动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那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有利: 不利:
5.地震
提问:你听说过地震吗?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吗?
活动:双手握住竹筷,均匀用力直至断裂,体会断裂时的感觉。提问:世界上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地震?这与发生火山活动的地方有什么相同之处?这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问题。
观察教师活动,或者自己实验。并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阅读教材中火山和地震分布图,回答问题。
6.地震的预报和防范
提问:你听说过哪些地震前兆?设想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如果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7.我国的地震
提问:你知道在我国发生过的大地震有哪些吗?请你查阅相关资料,总结我国地震灾害的发生情况,说说在地震前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课外制作板报,宣传相关知识。
第三篇:第27讲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NL)
第二十七讲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知识要点】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二、什么是地壳运动?有哪些表现形式?
三、什么是地震?它是怎样分布的?
四、什么是火山?它又是怎样分布的呢?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对“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区有海洋古生物化石的解释正确的是()A、喜马拉雅山是海下形成的
B、世界上的海洋水体数量在不断减少,导致喜马拉雅山露出水面
C、喜马拉雅山所处的地方在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由于地壳抬升,露出水面
能力训练营
181
七年级科学
D、过去的喜马拉雅山上有人居住,是人类将海洋生物带到山顶
例2.假如你是图4-14场景中的人物,地震即将来临,在短时间不能跑出房间,最好的办法是躲在()A、床下面 C、跃出窗子
B、阳台下 D、站着不动
例3.右图中a为地下岩层断裂震动处,b为与a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c、d、e、f为地面各点,读图回答:
(1)图中a表示,b表示 ,ab表示,bf表示。
(2)当ab距离增大时,地表各点所受影响和破坏将。
(3)c点所受的影响和破坏比f点,从图上可看出的原因是c点的 比f点小。
(4)b、c、d、e、f各点受地震的影响和破坏从小到大排列 应是。
例4.某月某日,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教室在三楼最东边,教学楼前面是一块草坪,教学楼东边是山林。如果遇到地震,你打算怎样保护自己?
【经典练习】
1.软流层位于下列地球内部结构的哪个部位?()A、地壳中 B、下地幔
C、上地幔
D、地幔顶部
2.组成岩石圈的地球内部结构包括()A、地壳和地幔顶部
C、上地幔和下地幔
3.地壳变动的能量来源于()A、地球内部的热能
C、宇宙中神秘的能量
B、太阳和地球引力
D、重力能 B、地壳和上地幔 D、下地幔和外地核
4.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能力训练营
182
七年级科学
A、悬崖峭壁上岩石断裂的痕迹 C、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B、海陆变迁
D、高山上的老虎的残骸
5.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A、岩石圈 B、软流层
C、地核
D、火山口
6.火山和地震主要发生在()A、岩层受挤压或拉伸的地方 C、地壳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