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考语文复习名著导读
1.阅读下面两段《西游记》原文,回答问题。
(原文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原文二)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这两段对话分别属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情节片段,(原文二)中八戒的潜台词是:___________。你喜欢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吗?请结合关于八戒的另外一个故事,说说你的看法。(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请从下列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述其经过。
①发现“水帘洞” ②获取“金箍棒” ③炼就“火眼金睛”
3.回忆《西游记》中有关孙悟空的故事,回答下面问题。
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4.走进名著:
行者上前叫:“牛大哥,开门!开门!”呀的一声,洞门开了,里边走出一个毛儿女,手中提着花篮,真个是一身蓝缕无妆饰,满面精神有道心。行者上前迎着,合掌道“女童,累你转报公主一声。我本是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难过火焰山,特来拜借芭蕉扇一用。”
(1)上段文字选自文学名著《西游记》,作者_________,鲁迅先生称《西游记》为“____________”。
(2)选段中的牛大哥是指(_____________),芭蕉扇的主人是(______________)
(3)《西游记》中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请写出两个你喜欢的故事名字。(本题中所选故事
除外)
5.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他打个唿哨,跳在空中。火眼金睛,用手搭凉篷,四下里观看,更不见马的踪迹。按落云头,报道:“师父,我们的马断乎是那龙吃了,四下里再看不见。”……三藏道:“ 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行者见他哭将起来,他那里忍得住暴燥,发声喊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行么!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三藏却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寻他?只怕他暗地里撺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行者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
问题:取经路上,孙悟空一行除了不断地和各妖怪做斗争,有时师徒之间亦有很多的分歧。以上文段中,同样是面对灾难,面对突发事件,唐僧和孙悟空各自的反应如何?在这里表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
6.阅读下面名著选文,回答问题。
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命里无儿,止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老妻先来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行者笑道:“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地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1)选文是《西游记》中一个精彩故事的片段: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
(2)读《西游记》最宜精读和跳读并用。比如通过仔细揣摩选文中孙悟空的言行举止,可知悟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即可),这样的读书方法就叫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僧的徒弟个个本领高强。大徒弟孙悟空会三十六般变化,筋斗云一翻就是十万八千里。
B.唐僧师徒一行历经千难万险修得正果,唐僧、孙悟空分别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
C.《西游记》中有很多故事深受孩子们喜爱,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大战红孩儿、偷吃人参果、真假美猴王等。
D.沙僧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他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错投猪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样子。
7.走近名著
(1)《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_____________的作品之一,鲁迅先生称之为“_______________小说”。
(2)《西游记》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被孙悟空直接打死的妖魔鬼怪并不多,被太上老君、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收走的倒是不少。请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8.《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想必你在课外对该书有了大致了解。小说对他们四人都写的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令人难忘。这四人中你喜欢哪一个?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名著阅读
(甲)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乙)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
①两段文字出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情节?
②文中的“裙钗”指的是_____________,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10.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一)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钱丙告病的良愿。正看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急观看,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什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二)
那呆子急纵云头,上山拦住,厉声高叫道:“真君,且慢车驾。有齐天大圣请见哩。”那爷爷见说,即传令,就停住六兄弟,与八戒相见毕。问:“齐天大圣何在?”八戒道:“现在山下听呼唤。”二郎道:“兄弟们,快去请来。”六兄弟乃是康、张、姚、李、郭、直,各各出营叫道:“孙
悟空哥哥,大哥有请。”行者上前,对众作礼,遂同上山。二郎爷爷迎见,携手相搀,一同相见道:“大圣,你去脱大难,受戒沙门,刻日功完,高登莲庄,可留!可留!”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虽然脱难西行,未知功行何如,今因路遇祭赛国,搭救僧灾,在此擒妖索宝。偶见兄长车驾,大胆请留一助。未审兄长自何而来,肯见爱否。”二郎笑道:“我因闲暇无事,同众兄弟采猎而回。幸蒙大圣不弃留会,足感故旧之情。若命狭力降妖,敢不如命;却不知此地是何怪贼?”六圣道:“大哥忘了?此间是乱石山,山下乃碧波潭,万圣之龙宫也。”二郎惊讶适:“万圣老龙却不生事,怎么敢偷塔宝?”
(1)概括选文(二)悟空之所以让八戒去请二郎神的前因后果?
四个火怎么念(2)请简析选文(一)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结合选文(二)情节,说说孙悟空的个性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11.小翔在阅读《西游记》部分前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跳读的方法,梳理了三个相关回目来精读。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回目,结合相关情节,谈谈小翔梳理的理由。
《西游记》前言摘录:“孙悟空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
而不在受理性约束,同愤于他受紧箍咒的窝囊气而欣赏他的有时妖性复发。”
回目: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12.名著阅读
在《西游记》中,取经团队遇到不少阻拦和困难,比如牛魔王一家就给他们带来了许多麻烦:牛魔王法力惊人,孙悟空与他一战,亏得猪八戒相助,才取得了胜利。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绰号“_________”,孙悟空与他大战,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才将他降服;牛魔王的妻子___________又名“罗刹女”,她手中的法宝“芭蕉扇”很是奇特,轻易不肯示人,为通过火焰山,孙悟空几次相借,费了不少周折。
①在文段里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②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有不少靠团队合作解决困难的事例,举出一个,用一两句话概括
出主要内容。
13.名著选段阅读
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术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遗成了玉波。琼装,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儿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印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丢了执事,都去晓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看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执着究,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勾了多时,配菘醉了,自搞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完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电好。”即整农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来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遏,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
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开。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罐,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君不在,等我吃他几九尝新。”他就把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一时阔开满酒醒,又自己揭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完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