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最主要的区域经济问题和可行的解决途径
1你是怎样理解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几种代表性观点?
2当前我国最主要的区域经济问题有哪些?你认为有哪些可行的解决途径?
3你是怎样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我国"十一五"规划内容纲要(草案)精神?
当前我国最主要的区域经济问题和可行的解决途径
当前中国的区域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六大方面: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区域摩擦问题、区域产业成长同构化问题、老工业基地不景气问题、区域性贫苦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接下来我就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具体介绍并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一、区域发展差异问题
学术界对区域差异研究的学者很多,在他们的研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研究方法,所以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结合本人近来的研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下几个结论基本可以概括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
1、在空间上,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异和省际之间的差异都在扩大,从数值的比较上来看,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的总体趋势在扩大,1990年的基尼系数是0.279,而2004年达到了0.
346,增长了24.3个百分点,东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与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锡尔系数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中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一直在扩大。
2、在时间序列上,1978年——2003年基尼系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从1990年开始,基尼系数一直递增,这说明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且按照国际警戒线的规定:基尼系数超过0.4就是极度不均衡的表现,2001年的数据已经达到了0.36,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有所缓和,但是未来的变化趋势难以测定(2002年上升—2003年下降—2004年下降)。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威廉姆逊在“倒U理论”中描述的那样:在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时,区域经济差异不会很大,然而随着国家经济整体发展速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就会随之扩大,当国家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扩大趋势就会减缓,这说明,区域差异将存在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发生,就会有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这个差异无法避免。如果这个差异超出了区域发展可承受的范围,那么,这个差异将会阻碍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根据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可以考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是否符合承受力度的预警系统,具体做法:
1、选取预警指标。
(1)分别计算区域之间的人
均经济总量指标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和标准差,用它们来监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
(2)测算经济水平最高的区域与最低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的极差和极差比率,监测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
(3)计算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用来监测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
(4)辅助指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这是一个无法衡量的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
2、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
根据以上指标的测算,预测差异变化的趋势,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临界值设定在预测方案所显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实际达到的最高值之下为宜。
3、区域差异评价系统。
预警指标临界值设定以后,就可以对以后的指标进行具体的衡量,看其是否在临界值之下,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T=1-A/B
式中:
T:某个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距离其临界值的程度,T<1。
A: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
B:临界值。
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没有扩大,但需要关注。
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我们只需要关注其未来变化即可。
目前正在进行的“十一·五”规划研究已将区域差异和地区差距问题置于重要地位。以区域发展为支点的区域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战略
和规划提到了日程。这些规划研究为经济研究的提出了新的问题,也将凸现了区域差异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如区域发展、区域专业化分工、区域竞争、区域合作、区域协调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重心的区域规划如何与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与全面建设小康和建设和谐社会对接协调起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从现实情况看,行政区划利益格局加剧了区际竞争,区际竞争一方面促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给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以外部冲击,为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存在区域产业雷同、重复布局等新问题。从笔者参与的部份区域发展规划研究看,各地区纷纷构建自己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产业园区和产业体系,但有着内在联系的区际产业联系是断裂的,形不成产业带、产业链和产业。因此,从区域差异化这一命题出发,重新审视“十一·五规划”在促动区域合作和产业整合中的作用,将内在联系的区域发展“一体化”纳入规划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二、区域摩擦问题
从改革开放主要矛盾的表现形态的发展变化看,
这个特定阶段的主要矛盾特征是:人民众物质文化的不平衡性呈激化趋势,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同样呈激化趋势。两个“不平衡性”在宏观经济领域的突出反映,就是使我国宏观经济结构表现出四重“二元”格局,即贫富地区二元化、国内外二元化、行政区与经济区二元化、城乡二元化,由此形成了四大战略性矛盾。四重“二元”格局在社会生产方面催生出“供给过剩”与“供给短缺”并存的新“二元”对立,
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跃升。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困境,由改革开放第一阶段的数量性“一元”困境,即人民众总体上温饱不足,转为第二阶段结构性“二元”困境。
(1)四大战略性矛盾日益凸显
1、贫富地区二元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沿海地区先行一步发展”和“三个地带梯度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先后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地带及上海浦东新区等沿海开放区,这些城市和地区依靠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政策扶持,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内陆与沿海、西部与东部发展差距拉大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凸显,到20世纪末,广袤的西部地区和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重工业最发达的东北地区逐渐沦为两大“萧条区域”。能否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难题。
2、行政区与经济区二元矛盾
进入新世纪,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参与多边贸易机制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域主义的兴起成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特征之一。区域主义对一个国家内部的要求是,实现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级调控主体和利益主体,不仅是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不仅担负着改善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的责任,又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和各种投融资活动,从而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核心、以其管辖的行政区为界限的“地方政府经济圈”,又可称为“行政区经济圈”。行政体制分割格局加上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导致“社会生产”在行政区之间的布局存在同向竞争、市场分割等严重不合理状况,资源难以在经济区内实现优化配置。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确立,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政府变成了市场机制,国内区域间对于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强烈,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突出制约因素。
行政区经济与市场
化经济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级调控主体和利益主体,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核心、以其管辖的行政区划为界限的“行政区经济圈”,导致行政区之间市场分割状况,资源难以在经济区内实现优化配置。随着全面开放全面市场化机制的确立,行政区分割的资源配置方式已经让位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矛盾趋向激化,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未来五年改革部署中首次把以经济区发展为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首次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意味着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向区域化发展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3、城乡二元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管理上,对农村和城市实行以两大行政制度因素为核心的两种体制:一是户籍壁垒,城乡居民被严格分为非农业、农业两种户口;二是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社保、金融等方面享受完全不同的待遇。从而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分割发展格局。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量农民被限制在农业上,农业人口比重高。到2000年,农业人口高达66.6%;二是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到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2万人,其中3/4分布在农村。城市、县镇和农村之间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9∶1,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0.37∶0.55∶1;三是工农产品“剪刀差”使农民收入过低,贫困人口多。200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大致为6∶1;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25元的农村贫困人口高达9000万以上。
这种现状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性正突出显现:一是随着我国市场化建设的推进,高素质劳动力大量短缺,农业剩余劳动力处于新的供给高峰,由于受教育水平低,人力资源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城市的需要,低素质劳动力过剩,形成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与“供给短缺”并存的结构性不对称现象;二是农民进城就业后,二元社会管理体制延伸到城镇内部,进城的农民工与城镇户籍人口仍存在不平等的社会权利,农业人口难以实现转型;三是在我国越来越难以靠出口来拉动经济的新形势下,拉动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但有关数据显示,占我国人口近70%的农业人口,金融资产不到30%,购买
力不到40%。农村居民购买力过低的直接后果是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无法启动,农村市场需求明显偏冷,直接造成国内需求不足,并影响到工业的快速发展。
4、中国区域能
源供需矛盾表现得仍然较突出
告预测:能源需求总量中占最大份额的都是中部地区。原煤需求量最大的是中部区域,其次为北部沿海区域,再次为东北区域。原油需求量最大的是东北区域,其次为东部沿海区域,再次为中部区域。天然气需求量最大的都是西南区域,其次为东北区域,再次为西北区域。
未来应积极推进各区域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应尽可能加速中部和西北区域终端能效的改进。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期间,仍应该控制人口增长,特别是严格控制中部人口增长。
(2)可行的解决途径
1、加速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
经济发展区域化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刻发展的新趋势。一个经济区域往往跨越多个行政区,随着区域整合趋势的日益加剧,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日益显现并趋向激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制约因素,
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区的形成和壮大。对经济区域一体化进行宏观调控,加速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显得尤为迫切。
经济发展到了区域经济特定阶段,按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来组织和调控经济发展成为客观要求,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模式也应随之创新。现阶段,要实现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关键取决于国家自上而下的推动。国家亟待加强对区域一体化进行宏观调控,从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的角度,将国家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切换为“中央�;经济区”调控模式,建立区域管理体制,包括建立介于中央和地方之间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建立以地区发展的法律体系为核心的区域政策体系,等等。
在中央的调控模式运行下,各行政区政府应自觉突破区划界限,加速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将经济区一体化作为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二是建立跨地区产业整合推进机制,制定统一的投资政策;三是建立区域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四是构筑区域共同市场体系,使劳动力、资本及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2、区域整合大势所趋,建立起七大“区域极”构筑经济版图
革开放以来,“先行一步”发展战略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力量。2000年我国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六大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随着对西部和东北这“两大萧条”区域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基本完成了“区域极”的战略规划部署。在我国经济
版图上,将形成七大战略“区域极”,它们是:
中国有几个省级行政区长三角。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只有不到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集中了近半数的全国经济发达县,聚集着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