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生要爱中有严
管理学生要爱中有严
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我想要成为一位出的教师,尤其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就必须去读它,并且一读就是一辈子。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逐渐认识到,教育的确如前辈们所说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运用才智,倾注爱心,才能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田。
一个个学生就像一株株小树苗,形态各异,个性迥然,而我们教师就像园丁,需要细心呵护小树们,实际上,孩子们远比小树复杂得多,我们的工作也远没有园丁那样简单。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严格要求也就没有爱”,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是一种严格的爱。这种严格的爱要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渗透在“严”中的希望和关注。孩子是活生生的的个体,新的教育形式下,棍棒教育,体罚政策,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教育方式,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在与生相处时处理好“严”与“爱”,是当前每一位班主任,需要思考和实践的当务之急,对于这一点,我还是深有体会的,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严中有爱,爱而不松。
爱如什么
作为班主任,首先我认为应该“严”,这里的严不是死板、固执己见,不是独裁,不是强压,而是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
一、严而有理
在课堂上我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要求就非常严格,必须要说明自己的理由,特别是在应用题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的每一步都有小标题,凡是没有小标题的,我要求学生亲自到我跟前说明这样做的理由,以便养成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或者说减少他们思维的惰性。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呢?我给学生讲清理由:做应用题时,把小标题写在作业本上,一是比较清楚,每一步求的什么一目了然,尤其是步骤较多的,不易混淆;便于自己检查错误原因,也便于老师了解错误原因,这样在订正时能有的放矢,不适于无从下手,还养成了学生做事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和对所做的事条理性。我想,这种讲清道理的“严格要求”,学生是愿意去做的。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时,由于这部分计算过程步骤较多,同学们按照我的要求,确实感到了其中的好处,因此,也很欣然接受我的这种“师爱之严”。
二、严而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学年初我刚接班时,学校分给我们的卫生区靠近餐厅,每到中午,污水,树叶,塑料袋。整个卫生区一片狼藉,虽然布置了打扫卫生的任务,但是响应的寥寥无几。于是,一天午饭后,我来一把大扫帚,仔细的清扫起我们的卫生区,来来往往的学生都向我投来了惊异的目光,我不为所动,依旧认真的清理枯叶、杂草。渐渐地,我发现班里的孩子陆续赶来,主动帮我打扫卫生区的卫生,原来他们在玩耍的时候,听到了别班学生的议论,知道了我打扫卫生的事,都感到很惭愧,这才匆匆赶来,我们打扫得很快,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多说一句话,只是微笑着看着孩子们……
自此以后,孩子们总是及时的扫卫生区,唯恐又被我抢先。没有费半句唇舌,没有呵斥,训诫,有时候,教师的身教远远要超出说教的效果。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光有“严”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严中有爱,刚柔并济。
三、爱如春雨
对学生的爱,更多的是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这就是在严的前提下的真正的爱。常听人说:“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今年的教师节我收到的第一个祝福短信就是一个曾经“后进”的学生发来的。这是一个女同学。记得她还是我当班主任的第一届学生。当时这个女同学和班里的其他女生不合,基本上没有人愿意搭理她,而她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学习成绩总在班级后几名,我连续叫她到办公室谈了几次话,人家即不争辩也不做声,回去之后却也仍然我行我素。我就想她这种个性的形成一定不是偶然的,一定有什么原因。我悄悄的到家里进行了一次家访。我陆续的了解到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孩子的母亲半年前去世了,孩子很想她妈妈,缺少母爱,她变得自卑,爸爸在外打工,她只有跟随年事已高的奶奶。我还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这个学生小学五年级之前一直是班里的前五名,一直担任文艺委员。回学校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班干部筹备“庆元旦文艺演出”,并让这位女生担任主持人。同学们不理解,这个女同学更是惊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相信小林同学一定能组织好,请同学们支持她!”我还特意做了班干部的思想工作,让大家协助她开展好筹备工作。结果是我们班的文艺晚会得到了全校的最高分,曾经不言不语的她开心的笑了,从此,小林像换了一个人。爱,就有这样大的魔力,作为教师,我们的爱要像大海博大而无私,用敏锐的双眼去洞察孩子的内心,真正做到爱心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四、爱在细节
学生毕竟是孩子,虽你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但板着脸去教育,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爱,从而不敢接近你、信任你。这就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言传情、以目传情、以手传情。比如在和学生谈话结束时,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膀,再说句鼓励的话,足以让学生心花怒放,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作为一个教育者,千万不要吝啬微笑,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每一个爱心的举动。当学生问“老师好”的时候,你是否能回应。微笑。点头,说一句“你好”。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石子变得这般光滑剔透。
我们的教育中,只有做到严中有爱,爱不失衡,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真正的体味到教育的真谛。
【作者单位:青岛市百盛希望小学  山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