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10期语文学刊
人性的弱点
——
—谈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情感纠纷
○浙江奉化市职业技术学校唐华叶你和他之间是否有了真感情
高中语文《雷雨》节选自曹禺的话剧《雷雨》第二幕,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感情纠纷,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有几分是真的?鲁侍萍对周朴园又有怎样的感情?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在“二元对立”的艺术模式里,二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阶级,强调“阶级斗争场面”。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扬弃了阶级划分的观点,转而从性格的复杂性来看待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感情纠纷。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感情纠纷,仅从语文教材所节选的部分来分析,可能会出现片面性,因为节选部分所显示的仅仅是他们之间感情流程的某一时段,还需要结合全剧。总观《雷雨》全剧,我觉得,他们之间的情感纠纷,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弱点。
作为男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应该是真的。你看,课文一开始,周朴园看到雨衣,就连连否定“不对,不对”,他强调要的是“我的旧雨衣”,睹物思人,对旧雨衣的重视,也即对旧人的怀念。同样,后面他要在
他“顶老的箱子里,纺绸的衬衣,没有领子的”,质地、款式、安放地点,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三十年了,甚至还记得鲁侍萍“关窗”的动作,“看她关好门窗,忽然觉得她很奇怪”,“奇怪”什么?奇怪的是“她”的动作似曾相识罢了,以至于要“你站一站”。周朴园时时提起侍萍,一听到无锡口音就谈起此事,经常打听侍萍的情况,“问过许多那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对侍萍的怀念,还有很多,诸如,记得侍萍的生日,保留侍萍喜欢的家具,不准别人随意进出侍萍住过的房子,甚至于侍萍因生了孩子受了病而要关窗的习惯都保留着,等等。其实,还有一个细节为大家所忽视,那就是,儿子周萍的名字。中国不同于外国,讲究避讳,孩子的名字不能同长辈相同,哪怕是谐音,周朴园将大儿子取名“周萍”绝对不是巧合,关于这一点,在第一幕中可以到明确的答案:
周朴园:将近三十的人应该懂得“自爱”!——
—你还记得你的名为什么叫萍吗?
周萍:记得。
周朴园:你自己说一遍。
周萍:那时因为母亲叫侍萍,母亲临死,自己替我起的名字。
在周朴园的谎言中,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给儿子起名“萍”,是对被赶出家门的妻子侍萍的怀念。
周朴园之所以这么怀念侍萍,一方面,侍萍有值得他留恋的地方,侍萍漂亮、伶俐、懂事、驯从,而且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他们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岁月。另一方面,是由于后来婚姻生活的的不如意。侍萍后,周朴园结过两次婚,一个是门当户对的旧式小,两人很不幸福,后来娶的繁漪,有新女性的味道,虽门当户对,但不爱周朴园,也不愿受周朴园的管束,很傲慢。这两个女子都不能让周朴园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自然就更怀念侍萍了。所以即使是经过了与鲁侍萍相认时的冲突以后,周朴园依然怀念以前的那个侍萍,在第四幕中,周朴园四次拿起侍萍的相片,还“后天搬家,我怕掉了”,旧情未绝。
既然周朴园是这么“怀念”侍萍,那怎么理解他三十年前的抛弃和三十年后的“绝情”呢?
尽管周朴园爱侍萍,但他们门不当户不对,他不能理直气壮地爱侍萍,可更重要的是他的软弱,他生在封建大家庭,他的婚姻必须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必须是门当户对的,他缺少斗争的坚决性。在第三幕中,侍萍说“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弱,太容易变了”,所以侍萍控诉周家的罪行时是这么说的“你为了要赶
88--
基础教育版
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
赶出来以后、、、、、、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应该说侍萍恨周朴园的软弱,更恨周家对她的绝情。透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三十年前,周朴园抛弃侍萍,主要是他的软弱,这也是受过西方教育的周朴园自己也原谅不了自己的,“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
要理解三十年后的“绝情”,不得不提到,作者曹禺在《序》里的一句评价周朴园的话:“遇事希望着妥协,缓冲,敷衍便是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相认以后,周朴园的这个性格便充分暴露出来。当他知道面前的女人就是他日夜思念的女人时,他没有热泪盈眶,激动万分,而是严厉指责,冷嘲热讽,金钱斩乱麻,这不是他如何如何的绝情,而是出于生意人的本能,要知道生意场上是尔虞我诈,社会上也是人心叵测,谁知道三十年后的侍萍会是怎样的人?侍萍不是在试探“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老爷想帮一帮她么”?即使侍萍没变,但她周围的人呢?周朴园说“鲁贵像个很不老实的人”,事实上,鲁贵就是一个喜欢赌、喜欢吃,爱人的没有人格尊严的小人,而周朴园则是“我老了,我愿意家里平平安安的”。应该说,周朴园想帮侍萍是真的,不然,在侍萍撕了支票后,没有必要再费周折寄钱给侍萍,周朴园所能帮的,也只能是金钱。当周朴园误认为大家已经知道真相,事实没法隐瞒时,周朴园还是勇敢地面对了,他的心情是沉痛的,要儿子认自己的母亲是严厉的:
周朴园:(严厉地)混帐!萍儿,不许胡说。她没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母亲。
周朴园:(尊重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
周朴园:跪下,萍儿!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是你的生母。
作为资本家,还没有完全泯灭人性,这同样展示着人性的弱点。
那么鲁侍萍对周朴园又怀有怎样的感情呢?侍萍说“我有的是恨”,与其说恨周朴园的绝情,还不如说恨周朴园的软弱,这从上文可以看出来。爱之深,恨之切,毕竟他们曾经
相爱过,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所以侍萍对周朴园有着残留的爱,以至于想试探一下周朴园对她的感情。开始“不走”,目的在于试探;看着周朴园对“自己”的款款“深情”,就“你想见一见她么”“老爷想帮一帮她么”进行确认性地试探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望着朴园,涌出的是什么“泪”?这个“泪”字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有着急,有怨恨,有委屈。侍萍的情况已经讲到如此地步,除了侍萍自己还有谁会如此知情呢?而周朴园竟然还不能识破,而且三十年的辛苦,全都由周朴园而起,侍萍要吐,可周朴园却居然认不出侍萍!这就是留在侍萍心底的一丝爱,如果没有了爱,还会有这些吗?
同样,即使经过相认时的冲突,侍萍依然难以燃起复仇之火,以至于在第三幕中大海要拿复仇时,侍萍不惜以亲情、以生命来捍卫周家:
鲁侍萍:(高声)大海,你是我最爱的孩子,你听着,我从来不用这样的口气对你说过话。你要是伤害了周家的人,不管是那里的老爷或者少爷,你只要伤害了他们,我是一辈子也不认你的。
鲁侍萍:(肯定地)你知道妈的脾气,你若是做了妈最怕你做的事情,妈就死在你的面前。
真是一个善良的女人!
透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侍萍对周朴园有恨,也有残留的爱,我们不妨来个假设:如果周朴园也能够如托儿斯泰笔下的人物一样,能够灵魂“复活”,或者重新娶侍萍为妻,或者真心愿意帮助侍萍,侍萍会断然拒绝,或“不屑”接受吗?
通过对周朴园、鲁侍萍之间的感情纠纷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曹禺写出了“人性”的复杂,也写出了人性的弱点。周朴园虽然是资本家,有资本家的血腥味,但他也是一个普通的男人,既渴望爱情,渴望家的宁静与温馨,又要顾及自己的名誉地位,灵魂深处,还保留着那么一些人性,有着人性的弱点。鲁侍萍,是劳动妇女,与资本家的周朴园,是不同的阶级,但侍萍作为一个女人,以前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又有爱情,对她的初恋自然难以忘怀,这是侍萍的“人性”,展示的也是人性的弱点。
现代文教学
89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