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心得体会7篇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心得体会篇1
为进一步增强全省广大职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4月27日,2023年辽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在沈阳举行。铁岭长天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员、铣工班班长刘勇辉被授予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1984年参加工作,几十年来,刘勇辉从工装胎具的设计改造到技术工人的培训培养,为公司的发展作出特殊贡献。
2008年初,铁岭长天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承接开发了一种新型装备,研制一种全新传动装置,多丝杆机械升降杆。在没有加工装配经验的前提下,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总结经验后,刘勇辉设计改良了原有的模具,最终带领班组顺利完成了此项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并在同年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2010年初,铁岭长天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了一款新产品,发现产品上的一组零件的加工难度非常大,为了攻克难题,刘勇辉日夜查阅收集技术资料,设计了一套工装胎具,在经历了多次
调整后,最终带领装配钳工一组顺利完成了产品的加工任务,并在同年9月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2010年度《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班组》称号。
2011年公司为研制科研产品,刘勇辉在黑龙江塔河零下40度以下的恶劣环境下奋战15天,最后获得升降稳定、瞄准系统稳定、打靶准确百分之百试验效果。该项目还在2016年获得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授予的“重点三期协作配套优秀单位奖”,同年还获得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兵器集团公司颁发的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1年开始,刘勇辉又承担起公司培训新人的工作,他编写了近百份培训材料,截至2022年底,累计为公司培训600余人次。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心得体会篇2
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明是中铁山桥集团的一名电焊高级技师。从业16年来,他参建国内外重点桥梁工程的焊接工作20多项,带领班组成功攻克焊接难关,创新技术操作,助力中国桥梁走向世界。
在中铁山桥集团桥梁分公司厂房,记者见到张明时,他头戴面罩,手握焊,正和工友一起
忙着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组件的焊接工作。
一杆焊有七八斤重,常常一个姿势要保持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张明:火花往下掉,身体上的烫伤也比较多,手上也都有。你挨烫了,不管烫成啥样也要坚持下来,要求相当精细。
工作时,是“前面一团火、后面一片冰”。
张明:狭小的空间里一干就是8到9个小时左右。焊几遍后,板材的温度就上来了,体感温度大约是60度到70度。
张明逐渐从初出茅庐的焊接徒弟,成长为焊接大师。他先后参建了港珠澳大桥、北盘江大桥、美国韦拉扎诺大桥等20余个国内外重点工程。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是“一带一路”重要交通支点工程,采用110毫米超厚板,厚度是以往的2.75倍,焊接填充量大,技术要求高,操作空间狭小,工作一度受阻。不服输的张明带领班组成功攻克了超厚板熔透焊接难关。
张明:作为一名百年钢桥制造企业的焊接工人,我要把自己的使命和时代的使命紧紧联系到一起,用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拼搏,为我国交通事业的辉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心得体会篇3
“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4月27日,_向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发去贺信,向大会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在贺信中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47岁的陈小兰,是江西省抚州市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南城分公司的生产操作员。因传统中药炮制技艺精湛,她在行业竞赛中屡获大奖,多次被评为生产标兵,2021年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今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寸白芍切300片,每片厚度0.1mm左右,轻轻一吹,“薄如蝉翼”的白芍便如片片雪花满天飞舞,这就是陈小兰展示的建昌帮传统中药炮制非遗技艺。
作为技术工人的代表,5年前的陈小兰还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家务农近20多年。2013年,怀揣美好梦想,陈小兰举家进了城,她先是去了一家服装厂,因为技术含量不高,收入上不去,2017年,她“跳槽”来到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南城分公司。
五一空间
建昌帮是我国南方古药帮之一,以中药炮制技术闻名于世。“当时决定从服装厂转到药厂,就是觉得药厂的技术含量高、前景好。”可令陈小兰没想到的是一开始企业分工给她的就是包装工,因为做包装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资低。得知公司有内部选拔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工人的传统,她按耐不住,主动到领导,要求调岗。“切药、炒药,跟我平时在家做菜相差不多,肯定没问题。”陈小兰小试一手,博得“满堂彩”。几轮筛选下来,陈小兰得偿所愿顺利调岗。
“调岗是容易,但真正做好这项工作说实话很难!”接触建昌帮中药炮制技艺没多久,陈小兰就发现自己年龄大、文化底子浅,以前又是“门外汉”,跟同期的专业“小年轻”比差了一大截,在理解质量标准对加工产品的工艺标准要求上很吃力。
“苍耳子要在180℃的温度下用青草混炒,40分钟左右泽会变黄,时间短了不变,久了会变焦,对火候掌控能力的要求极高。”陈小兰说,自己有次炒坏了100公斤苍耳子。
为此,她暗暗下定决心,别人能做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好?为尽快熟练掌握建昌帮传统中药炮制技艺精髓,她悉心向老药工请教,有时跟在老技术人员后面,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们操作,哪里看不明白了就上前请教,实在听不懂了就记下来带回家进行思考,消化琢磨。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休息时间,别人休闲娱乐,她勤勤恳恳“钻”到车间反复练手,熟悉流程要领。不到半年时间,陈小兰就慢慢精进起来,切药操作水平和识药辨药能力都大有长进,跻身成为公司的主要技术骨干。在公司举行的技术“大比武”中,她一路领先,技压雄,“切药”、“炒药”等项目均获得比赛第一名。
“艺者痴,技必良。”在陈小兰眼中,“绝活”没有捷径,只有千锤百炼。“我也说不上什么大道理,做一行就要专一行,实实在在做好。”一段一寸长的白芍,陈小兰开始学艺的时候只能切80片,离师傅要求的300片相差甚远。如今,从80片到180片再到300片,这几年,陈小兰的练习从不松懈,双手长起了厚厚的老茧。
渐渐地,陈小兰掌握了建昌帮传统中药炮制的一些要领,在切比较硬、只有拇指大小的槟榔籽时,要先以中沙润化7天,每天换三次水,润到位了才能更好切制;切药时凳子要45度角摆放才省力,刀要磨1小时、开刃要达3寸长……在润、洗、切、炒等每个环节,她都坚持工匠精神,努力做到一丝不苟。“陈小兰现在已经是个技术‘多面手’,她不仅工于文火煨、炆、炙、熬,还擅长水、火去毒工艺,与刚来的时候比真是天差地别。”车间中药炮制师傅罗敏谈起自己的徒弟满满骄傲之情。
“再繁也不能省人工,再贵也不可减物力。做药靠的就是匠心和一步一步的坚守。”陈小兰时常告诫自己,作为一名药工,最重要就是要讲良心做好药,惠及更多百姓。她也深知中药炮制来不得半点虚功,操作之繁琐只要细节上稍有差池,其结果可能就会谬之千里。中药材资源逐年减少,采购成本高,不容浪费,也必须精益求精,急不得,乱不得。
中药炮制加工车间由于炒药机本身的热量散发使得操作间温度接近40℃,呆在里面不干活都是汗流浃背。但是陈小兰自我要求高,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为了炒好药材,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其他工人在炮制岗位生产操作产品收率平均在92.7%,但只要是经过她炮制的中药饮片产品收率都较其它操作人员高出近1.1%。”建昌帮药业总经理鄢佳军介绍。
干一行爱一行,工作中,陈小兰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体会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更加认识到要传承非遗技艺的责任。“‘建昌帮’是中医药的瑰宝,中华老字号,如果我们不去更好传承,真的让其博大精深的炮制技艺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失传,那就是一种罪过。”从学徒到师傅,2021年,陈小兰主动请缨承担起对6名青年员工的“传帮带”教学,“传经送宝”、“倾囊相授”,带动企业内形成了争创“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职工的浓厚氛围。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
于奉献的劳模精神”,_这样诠释劳模精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