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视角下旅游英语口语教学改革
ESP视角下旅游英语口语教学改革
作者:刘丽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8年第10
        【摘要】中国入境游人数的增加对旅游业,尤其是具有良好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从业者提出了挑战。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专门用途英语,为旅游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在ESP理论的支撑下,旅游英语口语教学应该从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教师的培养、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实践这五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期培养出符合旅游业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ESP理论;旅游英语;口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丽,汉口学院。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游蓬勃发展,这对旅游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ESP理论与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相结合,对口语教学进行改革,有利于培养出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
        一、ESP理论概述
        ESP(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与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满足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需要。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Strevens指出ESP课程带有四个根本性特征和两个可变性特征。四个根本性特征:一是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二是在内容上与特定的专业、职业有关;三是在句法、词汇、语义以及语篇分析上,重点必须放在那些与特定专业、职业以及与之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上;四是与大学英语形成对照。两个可变性:一是在语言技能的习惯上可以有相对的限定性;二是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
        由此可见,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在其专业领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两大特点,为职业岗位服务。ESP理论为旅游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旅游英语口语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在日后涉外旅游工作中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培养出符合旅游业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旅游英语课程,以笔者所在汉口学院为例,是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英语
必修课,旨在丰富学生的旅游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为将来从事的涉外旅游工作奠定基础。笔者对汉口学院管理学院2017级旅游管理1班和2班共85人在旅游英语口语教学这一方面做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意识到旅游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但也指出了旅游英语教学的不足:教学内容上侧重学生对旅游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旅游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课堂上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没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材内容晦涩难懂,强调旅游专业知识而没有兼顾旅游英语口语表达;教授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师要么是精通专业知识的旅游教师,要么是熟练掌握英语技能的英语教师,而没法将两者相融合;期末考核以笔试为主,没法激发学生学习旅游英语口语表达的积极性。由此可见,以ESP理论为导向,在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教师的培养、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实践这五个方面进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三、基于ESP理论的旅游英语口语教学改革
        针对旅游英语教学课堂上的一些不足,以ESP理论为指导进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教学方法。ESP理论强调学习者需求的重要性,因此,在旅游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上,
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涉外旅游工作中的情景教学显得格外重要。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知识的一种教学法。在旅游英语口语课堂上,教师应该就旅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真实场景进行模拟教学。比如,教师在讲到酒店入住这一主题时,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房间类型的英文表达,询问入住情况的基本句型。在学生掌握一般表达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把整个班级分为几个小组,分配学生游客和酒店前台的角,模拟真实的酒店入住场景来进行英语表达练习。这种模拟仿真的训练做到专业和技能相结合,真正满足学生以后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2.教材编写。ESP理论指出教学内容必须与特定职业相关并强调与之相关的语言运用。教学内容依托教材的篇章来完成,而高校普遍采用的旅游英语教材都侧重旅游英语专业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旅游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难以符合ESP理论对课程内容的要求。以笔者所在学校汉口学院为例,旅游英语课程采用的《旅游专业英语教程》这一教材。这本教材的课文部分涵盖了行(汉口旅游transportation)、住(accommodation)、食(eating)、以及游(tour)各方面,但是对话部分的选题设计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就业后的工作需要。因此,专门编写适合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的教材至关重要。学院应该组织具有旅游专业知识的教师和英语专业的教师一起,共同商讨,从学生的就业需求出发,编写提高学生旅游英语表
达能力,符合学生就业需求的教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过程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3. 师资力量。教授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师分为两大类:一是具有旅游专业知识的教师;二是具有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师。ESP理论强调旅游英语课要与大学英语课相区别,将旅游这一学科知识和英语技能相结合,这也对教授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旅游专业知识的教师当然对旅游相关的词汇、内容相当熟悉,但对于准确的英语表达却不一定如英语教师那样娴熟。具有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师肯定熟练掌握英语应用技能但对于旅游相关的专业知识却不如旅游专业老师理解的那样通透。因此,培养既具备旅游专业知识又有英语基础的教师是必然趋势。学院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对旅游教师的英语技能培训以及对英语教师的旅游专业知识培训,以此培养出兼具学科知识和英语技能的教师,更好的教授旅游英语课程,尤其是旅游英语口语教学课程。另外,学院也创造机会让教师去旅行社以及酒店等和旅游相关的企业实习,让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了解旅游业发展的形势以及就业需求,从而更好的服务旅游英语口语教学课堂。
        4.教学评价。旅游英语课程通常采用的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
成绩一般就是根据出勤情况给的成绩,期末成绩就是卷面笔试的成绩。这种教学评价模式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旅游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旅游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无法满足ESP理论提出的以学科、职业为导向的原则。因此,在旅游英语课程考核方式中增加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模式极其重要,比如平时成绩占20%、口语成绩占20%、卷面成绩占60%的教学评价模式。对旅游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考察计入期末成绩可以引起学生对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视,调动学生参与口语课堂的积极性,更好的满足他们以后就职的需要。
        5.教学实践。ESP理论以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性。因此,除了在旅游英语课堂的理论知识讲解之外,学院还应该建立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在旅行社以及酒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的旅游英语口语表达技巧和工作实践相结合,检验学习效果并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以ESP理论为基础的旅游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将ESP理论与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相结合,在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教师的培养、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实践这五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旅游业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白雅.ACT认知模式理论下的旅游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 201320.
        [2]司爱侠.旅游专业英语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杨枫,孙凌.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0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