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东南亚物产与其最大生产国对应正确的有( )
A.天然橡胶﹣﹣泰国 B.椰子﹣﹣菲律宾
C.棕榈油﹣﹣印度尼西亚 D.蕉麻﹣﹣马来西亚
2.关于亚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②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③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分布最广④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部流向四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 B.海岸线曲折,良港众多
C.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D.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4.倡导节约资源、低碳生活,是我们中学生的义务,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北半球国家A.充分利用好每一张纸 B.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随手关灯,少用空调 D.洗手后,及时关掉水龙头
5.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主要是因为许多地区的传统聚落( )
A.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 B.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需求
C.属于文化遗产,具有研究价值 D.美观漂亮,赏心悦目
6.我国蒙古族的传统民居是( )
A.冰屋 B.高脚屋 C.窑洞 D.蒙古包
7.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南隔白令海峡与非洲相接
C.全部位于北温带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8.下列有关大洲和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轮廓呈“S"形的是大西洋
B.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C.面积最大的大陆是非洲大陆
D.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9.下列有关板块运动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划分六大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B.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C.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
D.许多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张裂地带
10.从世界人口分布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地区都是发达国家 B.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C.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稠密 D.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稀疏
1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基本面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八分是海洋,二分是陆地 B.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C.地球表面可分为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 D.从太空看,地球就是一个“陆球”
12.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都属于( )
A.黄人种 B.白人种 C.黑人种 D.混血人种
13.日本的传统服饰是( )
A.旗袍 B.西服 C.和服 D.牛仔服
14.下列各选项中,关于中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资源缺乏 B.地形以高原为主
C.沙漠广布 D.主要位于西亚
15.下列关于中南半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与马来半岛共同组成东南亚
B.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地势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流入海洋
D.地处低纬,气候湿热
16.“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新时尚,上海市已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垃圾分类的意义有( )
①减少环境污染②美化环境③增加生活成本④再生资源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空塑料饮料瓶应投入的垃圾桶是( )
A. B. C. D.
17.小雪获得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的“新马泰”十日游奖品.下列能够看到的是( )
A.泰国皇宫、鱼尾狮公园 B.阿尔卑斯山滑雪、鱼尾狮公园
C.花园城市、峡湾风光 D.花园城市、热带草原风光
18.近日,波罗的海沿岸小国立陶宛与中国外交关系不断交恶,原本过境中欧列班不再停靠,转而停靠白俄罗斯,中国与白俄罗斯的合作被称为( )
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南北谈话 D.南南对立
19.萨赫勒地区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由700mm减至200mm左右。1万年前,这里是个水草丰美、动物成的地方。如今,许多地方已成为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下图为萨赫勒地区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萨赫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横跨亚欧大陆 B.属沙漠和草原的过渡地带
C.在中纬度地区 D.自南向北降水量越来越多
(2)萨赫勒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了当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恶性循环,土地荒漠化严重,草场退化。造成该地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有( )
①砍伐森林②开垦草原③过度放牧④退耕还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能够缓解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全面禁止开发草原②大力增加种植业比重
③控制人口增长数量④在沙漠南缘建绿化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近些年来,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主要是因为(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森林面积扩大
C.降水增加 D.垃圾分类处理回收
21.南北差距”中的“北”主要是指( )
A.北半球国家 B.南半球国家 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
22.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23.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B.随风摇曳的椰子树
C.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D.硕果累累的枣椰树
24.在“金砖五国”中,中国是“世界工厂”,巴西是“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是“世界加油站”,印度是“世界办公室”,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所示,中国从其它金砖国家进口的工业原料( )
A.不属于自然资源 B.属于可再生资源
C.取之不竭,用之不完 D.再生速度远小于人类开发利用速度
(2)金砖国家中领土没有涉及到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3)关于金砖五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B.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金砖五国全部位于北半球 D.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4)“金砖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
A.南北对话 B.南北合作 C.南南合作 D.南南对话
25.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该铁路全长1035公里,总投资约505.45亿元,线路北起昆明,终点为老挝首都万象。“中老铁路”的修建难度极大,全线80%路段为桥梁和隧洞。下图为中老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材料,判断“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 )
A.地形崎岖 B.气候炎热 C.森林密布 D.资金不足
(2)“中老铁路”和湄公河水运航线相比所具有的优势是( )
A.速度更快 B.运价更低 C.投资更少 D.受气候影响更大
(3)下列未来通过“中老铁路”从老挝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不可能的是( )
A.木材 B.小麦 C.稻米 D.天然橡胶
(4)中老铁路是一条中老合作共赢的友谊之路,中国和老挝两国之间的合作属于( )
A.南北合作 B.南南合作 C.南南对话 D.南北对话
26.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旱季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薄荷岛地形图”和“薄荷岛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薄荷岛( )
A.气温年较差大 B.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 C.为热带雨林气候 D.为热带季风气候
(2)下列时间中,能够欣赏到咖啡“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
A.4月份 B.6月份 C.8月份 D.10月份
27.如图为“我国某区域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B.各地降水空间分布均匀
C.由东向西逐渐递增 D.内陆降水多,沿海降水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