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列强侵华史 人教版
专题预览(南方凤凰台P30)
考点回放(南方凤凰台P30)
知识梳理
一、侵华概况
1、侵华战争:
共六次,即战争、第二次战争、中法战争(不必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掌握: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标志、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
2、政治侵略:
①强签不平等条约:(掌握各条约内容及危害并能根据各条约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如涉及割地、涉及通商口岸、涉及赔款、涉及关税和贸易、涉及传教的条约分别有哪些。)
②侵犯中国主权:主要包括割占领土、开辟租界、控制关税、破坏司法权、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掌握:每种主权最早被破坏的标志性事件及各种表现。)
共六次,即战争、第二次战争、中法战争(不必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掌握: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标志、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
2、政治侵略:
①强签不平等条约:(掌握各条约内容及危害并能根据各条约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如涉及割地、涉及通商口岸、涉及赔款、涉及关税和贸易、涉及传教的条约分别有哪些。)
②侵犯中国主权:主要包括割占领土、开辟租界、控制关税、破坏司法权、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掌握:每种主权最早被破坏的标志性事件及各种表现。)
③干涉中国内政:主要包括列强在华扶植代理人(先后扶植清政府、北洋军阀、南京国民政府等)、镇压中国人民革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阻挠北伐战争、支持反革命、帮助蒋介石进攻解放区等)
3、经济侵略:
赔款、倾销商品、输出资本、掠夺原料、土地、劳动力、资源等(掌握:甲午战争前后,侵华方式不同的原因;日本在沦陷区掠夺的目的及表现等。)
4、文化侵略:
通过传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式推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掌握:列强获得传教权的过程、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及表现等。)
5、列强侵华不同阶段的阶段特征 (南方凤凰台P31)
3、经济侵略:
赔款、倾销商品、输出资本、掠夺原料、土地、劳动力、资源等(掌握:甲午战争前后,侵华方式不同的原因;日本在沦陷区掠夺的目的及表现等。)
4、文化侵略:
通过传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式推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掌握:列强获得传教权的过程、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及表现等。)
5、列强侵华不同阶段的阶段特征 (南方凤凰台P31)
阶 段 国 家 方 式 格 局
战争----甲午战争[1840—1894] 英、法、美、俄 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协定关税”最能体现列强的核心要求
甲午战争----一战结束[1894—1918] 英、法、美、俄、德、日、意、奥 政治上:瓜分狂潮
战争----甲午战争[1840—1894] 英、法、美、俄 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协定关税”最能体现列强的核心要求
甲午战争----一战结束[1894—1918] 英、法、美、俄、德、日、意、奥 政治上:瓜分狂潮
→以华制华经济上: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先共同支配,美占优势;后在一战期间日本独霸
一战后----二战结束[1919—1945] 美、日 以华制华→独占中国 先是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
二战后----朝鲜战争[1945—1953] 美 以华制华[扶蒋反共];倾销商品,输出资本;军事控制;文化上输出美国的价值观 美国独霸
6、列强侵华的影响(破坏性建设性)(南方凤凰台P31)
一战后----二战结束[1919—1945] 美、日 以华制华→独占中国 先是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
二战后----朝鲜战争[1945—1953] 美 以华制华[扶蒋反共];倾销商品,输出资本;军事控制;文化上输出美国的价值观 美国独霸
6、列强侵华的影响(破坏性建设性)(南方凤凰台P31)
二、侵华史实
一)军事侵略——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军事侵华事变:
掌握: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标志、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
1、发动战争
①战争(1840.6-1842.8):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战争(1856.10-1860.10):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③19世纪70年代侵略中国边疆,制造边疆新危机。(不必掌握)
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侵略台湾,沙俄侵略新疆,英国进犯滇藏。
④中法战争(1883.12-1885.4):中国的西南门户被打开(不必掌握)
一)军事侵略——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军事侵华事变:
掌握: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标志、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
1、发动战争
①战争(1840.6-1842.8):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战争(1856.10-1860.10):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③19世纪70年代侵略中国边疆,制造边疆新危机。(不必掌握)
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侵略台湾,沙俄侵略新疆,英国进犯滇藏。
④中法战争(1883.12-1885.4):中国的西南门户被打开(不必掌握)
⑤甲午中日战争(1894.7-1895.4):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⑦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1937.7-1945.8):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⑧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50-1953)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⑦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1937.7-1945.8):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⑧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50-1953)
★日本侵华战争
1、侵略东北:9.18,不抵抗;满洲国-殖民地。12.8,上海,19路军。攘外安内
2、侵略华北:“华北事变”-矛盾上升;华北五省自治-殖民地
3、抗日运动:义勇军,抗日联军;冯玉祥、蔡廷楷;12.9运动;西安事变
4、全面侵略:7.7全面抗战;8.13上海;四大会战,平型关、台儿庄;大屠杀;
5、战略相持:改变战略;汪精卫; 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
6、殖民统治:经济掠夺-以战养战;奴化教育-民族同化;治安强化,清乡
7、国民政府:五届五中,反共高潮,皖南事变;独裁统治,经济掠夺
8、抗战胜利:百团大战;扫荡;局部反攻;大反攻、日本投降。
2、制造事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5年“华北事变”
1、侵略东北:9.18,不抵抗;满洲国-殖民地。12.8,上海,19路军。攘外安内
2、侵略华北:“华北事变”-矛盾上升;华北五省自治-殖民地
3、抗日运动:义勇军,抗日联军;冯玉祥、蔡廷楷;12.9运动;西安事变
4、全面侵略:7.7全面抗战;8.13上海;四大会战,平型关、台儿庄;大屠杀;
5、战略相持:改变战略;汪精卫; 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
6、殖民统治:经济掠夺-以战养战;奴化教育-民族同化;治安强化,清乡
7、国民政府:五届五中,反共高潮,皖南事变;独裁统治,经济掠夺
8、抗战胜利:百团大战;扫荡;局部反攻;大反攻、日本投降。
2、制造事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5年“华北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二)政治侵略:
1、强签不平等条约:
掌握各条约内容及危害并能根据各条约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如涉及割地、涉及通商口岸、涉及赔款、涉及关税和贸易、涉及传教的条约分别有哪些。
1)各时期列强强迫中国签定的条约
(1)第一次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2)第二次战争: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俄《爱珲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的五个议定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二)政治侵略:
1、强签不平等条约:
掌握各条约内容及危害并能根据各条约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如涉及割地、涉及通商口岸、涉及赔款、涉及关税和贸易、涉及传教的条约分别有哪些。
1)各时期列强强迫中国签定的条约
(1)第一次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2)第二次战争: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俄《爱珲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的五个议定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善后借款合同》、“二十一条”
(6) 华北事变: 《何梅协定》
(7) 解放战争时期: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各个列强签定的条约
(1)英国:《南京条约》(1842.8)、《南京条约》附件(1843)、《天津条约》(1858.6)、《北京条约》(1860.10)、《辛丑条约》(1901)
(2)法国:《黄埔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6)、《北京条约》(1860.10)、《中法新约》(1885.6)《辛丑条约》(1901年)
(3)美国:《望厦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6)、《辛丑条约》(1901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
(4)日本:《马关条约》(1895.4)、《辛丑条约》(1901)、《二十一条》(1915年)、《淞沪停战争协定》(1932.5)、《何梅协定》(1935年)
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5)沙俄:《爱珲条约》(1858)、《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中俄改订条约》(1881)、《中俄密约》(1896)、《辛丑条约》(1901)、《俄蒙协约》(1912)
(6) 华北事变: 《何梅协定》
(7) 解放战争时期: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各个列强签定的条约
(1)英国:《南京条约》(1842.8)、《南京条约》附件(1843)、《天津条约》(1858.6)、《北京条约》(1860.10)、《辛丑条约》(1901)
(2)法国:《黄埔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6)、《北京条约》(1860.10)、《中法新约》(1885.6)《辛丑条约》(1901年)
(3)美国:《望厦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6)、《辛丑条约》(1901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
(4)日本:《马关条约》(1895.4)、《辛丑条约》(1901)、《二十一条》(1915年)、《淞沪停战争协定》(1932.5)、《何梅协定》(1935年)
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5)沙俄:《爱珲条约》(1858)、《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中俄改订条约》(1881)、《中俄密约》(1896)、《辛丑条约》(1901)、《俄蒙协约》(1912)
3)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类型:
(1)割地类条约。
如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改定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中日《马关条约》等。其中俄国占有我国领土最多。
(2)赔款类条约。
如中英《南京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赔款额呈上升趋势
(3)开埠通商类条约。
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趋势是由地而北,由沿海到内地
(4)侵犯中国关税和贸易主权的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
(5)涉及传教的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其他条约还有《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俄声明文件》、《二十一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
(1)割地类条约。
如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改定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中日《马关条约》等。其中俄国占有我国领土最多。
(2)赔款类条约。
如中英《南京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赔款额呈上升趋势
(3)开埠通商类条约。
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趋势是由地而北,由沿海到内地
(4)侵犯中国关税和贸易主权的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
(5)涉及传教的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其他条约还有《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俄声明文件》、《二十一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
约》
(6)攫取特权类条约:
如《南京条约》附件,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及永久居住的特权;《望厦条约》,美国取得兵船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特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的特权等;《黄埔条约》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中俄密约》中规定俄国取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并攫取了铁路沿线的行政权、采矿权和减免商税的特权;日本通过《二十一条》攫取了大量特权;《凇沪停战协定》日军取得“可暂扎驻”上海的特权;《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
(6)攫取特权类条约:
如《南京条约》附件,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及永久居住的特权;《望厦条约》,美国取得兵船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特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的特权等;《黄埔条约》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中俄密约》中规定俄国取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并攫取了铁路沿线的行政权、采矿权和减免商税的特权;日本通过《二十一条》攫取了大量特权;《凇沪停战协定》日军取得“可暂扎驻”上海的特权;《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
2、侵犯中国主权:
掌握:每种主权最早被破坏的标志性事件及各种表现。
(1)割占领土
英国割占香港,俄国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
掌握:每种主权最早被破坏的标志性事件及各种表现。
(1)割占领土
英国割占香港,俄国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
(2)开辟租界。
列强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辟租界,夺取那里的政、法、警主权。
(3)控制关税。
严重破坏中国的海关税收主权。
(4)破坏司法权。
蛮横规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5)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德国强租胶州湾、据有山东,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据有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强租广州湾、据有广东和广西及云南,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据有长江流域,日本据有福建。
3、干涉中国内政:
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再加上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迫使其对华政策由政治瓜分演变为“以华治华”,扶植了袁世凯,段祺瑞,蒋介石等。“中国革命”的两个任务,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反之,如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1)扶植代理人
列强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辟租界,夺取那里的政、法、警主权。
(3)控制关税。
严重破坏中国的海关税收主权。
(4)破坏司法权。
蛮横规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5)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德国强租胶州湾、据有山东,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据有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强租广州湾、据有广东和广西及云南,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据有长江流域,日本据有福建。
3、干涉中国内政:
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再加上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迫使其对华政策由政治瓜分演变为“以华治华”,扶植了袁世凯,段祺瑞,蒋介石等。“中国革命”的两个任务,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反之,如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1)扶植代理人
·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第二次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运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扶植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政府:
辛亥革命,清政府土崩瓦解,帝国主义看中了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把
他作为新的代理人和统治中国的工具,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篡夺了辛亥
革命的胜利果实,为了大搞复辟活动不惜卖国。袁世凯死后,又选中了段祺
瑞作为代理人,控制中国北京政府。
·扶植各派军阀“分而治之”;
·扶植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政府:
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后,帝国主义又选中蒋介石作为代理人,蒋介石对
内一党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日本扶植伪满洲国政权和汪伪政权;
(注意列强与中国统治者的关系:有对抗、有勾结)
(2)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第二次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运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扶植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政府:
辛亥革命,清政府土崩瓦解,帝国主义看中了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把
他作为新的代理人和统治中国的工具,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篡夺了辛亥
革命的胜利果实,为了大搞复辟活动不惜卖国。袁世凯死后,又选中了段祺
瑞作为代理人,控制中国北京政府。
·扶植各派军阀“分而治之”;
·扶植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政府:
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后,帝国主义又选中蒋介石作为代理人,蒋介石对
内一党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日本扶植伪满洲国政权和汪伪政权;
(注意列强与中国统治者的关系:有对抗、有勾结)
(2)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从1861年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
·1911年武昌起义后支持袁世凯破坏辛亥革命
·帮助北洋军阀破坏反袁斗争
·支持军阀破坏中国工人反帝斗争和北伐战争,制造一系列惨案
·支持蒋介石背叛革命和打内战
·对新中国实行干涉和封锁
(3)制造血案:
·1894年旅顺大屠杀 ·1900年八国联军北京大屠杀 ·五卅惨案
·南京惨案、一三惨案、万县惨案 ·济南惨案 ·南京大屠杀等。
三)经济侵略:
掌握:甲午战争前后,侵华方式不同的原因;日本在沦陷区掠夺的目的及表现等。
1、商品输出:1)赔款:主要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2)倾销商品:主要是和工业品(3)掠夺原料、土地、劳动力、资源等
2、资本输出:(1)政治贷款 ·设银行 ·借贷款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
·1911年武昌起义后支持袁世凯破坏辛亥革命
·帮助北洋军阀破坏反袁斗争
·支持军阀破坏中国工人反帝斗争和北伐战争,制造一系列惨案
·支持蒋介石背叛革命和打内战
·对新中国实行干涉和封锁
(3)制造血案:
·1894年旅顺大屠杀 ·1900年八国联军北京大屠杀 ·五卅惨案
·南京惨案、一三惨案、万县惨案 ·济南惨案 ·南京大屠杀等。
三)经济侵略:
掌握:甲午战争前后,侵华方式不同的原因;日本在沦陷区掠夺的目的及表现等。
1、商品输出:1)赔款:主要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2)倾销商品:主要是和工业品(3)掠夺原料、土地、劳动力、资源等
2、资本输出:(1)政治贷款 ·设银行 ·借贷款
(2)直接投资 ·筑铁路 ·办厂矿
3、掠夺原料和资源
3、掠夺原料和资源
列强对华侵略的阶段性特点比较:列强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是从战争开始的,并以《马关条约》为界,分为以商品输出为主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帝国主义阶段。(1)相同点: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本质相同,都是为实现其掠夺中国财富的目的。(2)不同点:①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向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料。一些国家的商人还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②《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除继续向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外,还通过奴役性的贷款、在华开矿修路、投资建厂,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四)文化侵略:
通过设立教堂、传播宗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式推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掌握:列强获得传教权的过程、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及表现等。)
四)文化侵略:
通过设立教堂、传播宗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式推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掌握:列强获得传教权的过程、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及表现等。)
三、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南方凤凰台P32)
四、列强在华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
资本主义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大小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 随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强,列强在华侵略势力也呈此消彼长的趋势。
1)1840年——19世纪后期,主要侵华势力是英国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场”,在对华侵略上充当主角,占优地位,作为第二个工业化国家的法国则次之。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19世纪晚期,英、法工业制造发展相对缓慢下来,而美、德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日本也成了亚洲强国,因此、美、德、日纷纷加入侵华行列,与英、法展开争夺。
3)一战期间,主要侵华势力是日本和美国,尤其是日本
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顾及中国问题,亚洲强国日本则乘机独霸中国,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日美就成了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4)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列强再次共同宰割中国
在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下,美、英、法无力兼顾中国、日本乘机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无视三国在华利益,竭力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
1)1840年——19世纪后期,主要侵华势力是英国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场”,在对华侵略上充当主角,占优地位,作为第二个工业化国家的法国则次之。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19世纪晚期,英、法工业制造发展相对缓慢下来,而美、德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日本也成了亚洲强国,因此、美、德、日纷纷加入侵华行列,与英、法展开争夺。
3)一战期间,主要侵华势力是日本和美国,尤其是日本
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顾及中国问题,亚洲强国日本则乘机独霸中国,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日美就成了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4)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列强再次共同宰割中国
在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下,美、英、法无力兼顾中国、日本乘机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无视三国在华利益,竭力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
5)20世纪30年代中期——40年代中期,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跨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削弱了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大国,美国实力大大膨胀,因此战后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
6)1945——1949年,美国
各国在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争夺,争夺中有勾结,勾结中有争夺,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
认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主要取决于列强实力对比的变化。
五、列强侵华过程中的勾结与争夺(南方凤凰台33)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跨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削弱了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大国,美国实力大大膨胀,因此战后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
6)1945——1949年,美国
各国在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争夺,争夺中有勾结,勾结中有争夺,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
认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主要取决于列强实力对比的变化。
五、列强侵华过程中的勾结与争夺(南方凤凰台3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