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省德格县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关于四川省德格县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杨俊义,张慧利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川双流610213)
摘要:德格县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脆弱的旅游经济与丰厚的景观资源十分不相称。如何尽快地将资源转化为资本,加快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富民安康,是一项迫切的现实问题。德格县的旅游开发要重点突
出人文内涵,打造精品线路。
关键词:四川德格;旅游开发;景观资源
1资源概况
德格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东经98°12′~99°41′,北纬31°24′~32°43′,东与甘孜县毗邻,南与白玉县相连,西与西藏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石渠县接壤。全县辖26个乡镇,171个行政村,幅员面积约1.2万km2,人口约  6.8万。县境属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系沙鲁里山脉北部金沙江峡谷地带,地形复杂。最高峰绒麦峨扎山
峰海拔6168m,最低点丁都桥麦曲河口海拔2980m,相对高差3188m。全境以雀儿山为标志分为东北高、西南低的两大部分。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造就了如新路海、卡松渡、多瀑沟等奇特的自然生态景观。
厚重的特文化使德格县蜚声海内外。其处康巴藏文化的核心区,拥有“康巴文化发祥地”和“格
萨尔王故里”两大文化品牌。德格印经院是迄今全国最大的藏文印经院,素有“藏民族文化宝库”之称;南派藏医药发祥于德格;世界最长史诗《传》的主人公岭·诞生于德格阿须草原;县
境内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并存;藏区三大画派噶玛噶则画派绘画与风格独特的建筑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
地域文化底蕴深厚且独树一帜(图1)。
德格县旅游开发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脆弱的旅游经济与丰厚的景观资源十分不相称。如何尽快地
将资源转化为资本,加快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富民安康,是一项迫切的现实问题。
2 县域旅游开发建议
2.1 加强宣传促销,突出人文内涵
德格县境内的自然景观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可达性差,而且具有可替代性,因此四川 旅游
不宜作为营销的重点。德格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主题鲜明、种类齐全、内涵深厚,具有很强
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营销中对此应高度重视,统筹协调,以“格萨尔故里”和“康巴文化中心” 展开品牌宣传,进一步突出对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景观资源的宣传促销。
该区为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早在公元 6 世纪前,德格县境便存在藏族先民的传统宗教——苯波教。公元9世纪,佛教与苯波教在德格开始融合。10世纪下半叶,德格是“后宏期下路宏法”的一个重要基地,创建了许多寺院,而成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等早期教派在康区的发祥地和中心。13 世纪,萨迦派僧人八思巴受到元朝的重用被封为帝师,德格萨迦派僧人索朗仁青被八思巴赐以“四德十格之大夫”,15世纪时实行“政教合一”。清雍正时,德格土司曲吉·登巴泽仁奉行兼容并蓄的政策,对藏传佛教各教派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使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在德格均有很大的发展;并主持修建了德格印经院(1729 年),广泛收集各个教派的经论文献典籍,进行雕版印刷收藏,对大小“五明”在康区的弘扬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德格文化所提倡的文化多样性传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以及“香格里拉”人文意境,对康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康巴文化的精神内核。
作为康巴文化中心。德格集历史文化、民族艺术、民族文学、科技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语
言文化和特殊文化等资源于一体,资源丰富,门类齐全,品位高,发展潜力大,具多元性、复合性特,
收稿日期:2009-03-13
作者简介:杨俊义(1973-),男,四川南江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生态环境地质研究
277
关于四川省德格县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有不可替代性和独特的人文魅力。
在代表藏族文化精萃的大小“五明”方面,德格有全面的发展和创造,出现过一大批影响深远的著
名学者。他们在文法、诗词、戏剧、建筑、绘画、雕塑及藏医药等方面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了德格文化
的发展,形成了德格文化特有的风格;藏医药博采众长,独具特,疗效显著,被公认为是康巴“南派” 藏医药的中心;德格的“噶玛噶则”派藏画,别具一格,影响深远,成为康区藏画的代表;德格方言因
为结构科学,规范,而被作为藏语三大方言中康方言的标准语;八邦寺、竹庆寺、宗萨寺佛学院集各派
所长创造的“圆融”教法,成为康区寺院教育的典范。
2.2打造精品线路,建立示范效应
德格县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薄弱。2007 年全县财政收入仅400余万元。交通、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基础条件还相当落后。旅游开发中应立足县情,突出重点,整合资源,聚集优势,形成合力。首先集中力量开发优势资源,以便尽快形成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抢占市场,建立示范效应。在此基础上实施梯度推进,通过资本扩张和产品扩散、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和企业,逐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可率先推出阿须草原-竹庆寺-新路海-雀儿山-印经院-更庆寺-八邦寺-多瀑沟精品旅游线路(图1)。
图1  德格县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阿须草原是故里,在此可赏草原风光,体草原民俗,品格萨尔文化,故可作重点安排。竹
庆寺、更庆寺、八邦寺分别属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寺院,结合对印经院典籍的研究,可深
入探寻康巴文化精髓,亦可作为重点安排。而新路海自然保护区、多瀑沟、雀儿山自然风光均可作为配278
2009年6月第29卷专辑四川地质学报V o l.29S uppl.June.,2009
套景观,丰富游程内容。
竹庆寺:始建于1685年,为宁玛派(红教)寺院。该寺有较高的政教地位和名望,长期荟萃了一大批国内外各教派极有才华的高僧。以《格萨尔》为传统藏戏剧目,雕塑、绘画技艺名闻藏区。设竹庆、邦洛、古学、班洛、布足、格松、钦则、汪波等共8个活佛转世系统。以大小经堂、协日孙讲学院、当清岗护法院、登弄卡修法院、助扎修法院、印经院、扎巴学校为主寺,在四川、青海、西藏辖约200座分寺。
更庆寺:始建于1448年,为萨迦派(花教)寺院。更庆寺在藏画、音乐、藏戏、雕塑、木刻、建筑、印刷、藏医药等方面对促进德格地区藏族文化的发展,形成德格地区宗教文化的风格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长期公演的《夏热巴》、《诺绒王子》、《克麦更登》、《六长麦》、《甲羌》传统藏戏剧目,古朴、粗犷,自成一派,为德格藏戏的典型代表。
八邦寺:始建于公元1181~1189年间,为噶举派(白教)寺院。分母寺和子寺两部份。母寺有大、小经堂各1座,讲经院1 所,纳若、根仁、觉母坐经院3所。子寺100多座,主要分布在青海、云南和四川。寺庙设司徒、贡珠、清真、温根4个活佛转世系统。各历史时期唐卡画10 000余幅,经典30 000 余部,木刻印版100000余张,其他佛具和各历史时期的诏书、印章约5000件。
八邦寺不仅是康巴藏区古建筑的典范,也是康巴民族绘画艺术的集中代表。八邦民族绘画在继承苯波派、门派、噶派绘画基础上,衍生升华出一枝独特的民族画派:盖壁画、崭画、雕刻画、雕塑、堆画、文印画、铸横画、曼茶罗画、细沙画、四文诗画、调片画、酥油画等12分派。绘画的原则一是画题融天、地、人、神为一统,赋以情景故事,集于一帧,同于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构图;二是强调对称、均衡、疏密的布局关系,偶有倚侧之巧;三是彩多用三原、二次,注重明丽华贵的视觉效果,画风典雅凝重而不失鲜活灵动之美,从而开创德格藏绘画独一无二的风格,遂为藏区绘画的代表。
八邦寺高僧云集,人才辈出。许多活佛、喇嘛均为研习“五明学”颇有建树的著名学者,留下了从佛学到天文学、诗明学、文学、医药学、文法、历史、绘画等学术著述。如第八世司徒·曲吉龚勒的《印度旅行记》、《诗学的解释与参考》、《司徒文法广释》、《如意滕标签》、《自传图名术》,尼麦曲杰翁波的《捉鬼记》、《花园里蜜蜂的遭遇》,贡珠·颜登降错的《知识总汇》,白马德西翁波的《自传全集》,以及近现代名僧降央郎杰嘉措、降根洛珠塔颜、斯郎热登、戈日降巴、白马根绒、巴登青则俄等人的优秀作品,都具有深厚的造诣和重大的影响。
德格印经院刻版工艺所用原料制作考究、技艺精湛。刻版印刷技术为已基本消失的传统刻版印刷提供了重要见证,堪称“木版印刷工艺的活化石”。收藏藏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院藏各类典籍830余部,木刻印版近30万块,占整个藏族文化典籍的 70%以上。其中还包括部份稀世孤本、珍本。这些对研究藏族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医学、科技、文学、艺术等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建筑风格也在
藏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1980 年7月被列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由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更沙寺(始建于1654年,为格鲁派(黄教)寺院)、丁青寺(始建于587~618年,为苯波派(黑教)寺院)可根据游程适当安排。线路
中,旅游商品开发可参考以下形式:
(1)开发特藏餐饮食以德格岭葱文化和土司制时期官邸文化为依
据,开发特藏餐饮食。
(2)开发藏族歌舞演艺以格萨尔故里艺术团为龙头,以阿须、麦宿业余歌舞表演队为后势,在更庆镇、马尼干戈、阿须、
麦宿陆续建立歌舞演艺中心,先期着手更庆镇和马尼干戈两个演艺中心的建设。精心打造德格“格萨尔艺术节”这一重要品牌。
(3)开发特文化旅游商品
a.根据格萨尔传说故事,开发格萨尔人物玉石雕像、人物骨角雕像、扑克牌、书签、明信片、纪念章、鼻烟壶、画瓶、画盘等。
b.依托八邦寺唐卡品牌的影响,组织传统绘画、刺绣、布贴工艺系列唐卡画,开发小型礼盒唐卡旅游纪念品,打造德格唐卡艺术品规模化生产的第一品牌。
279
关于四川省德格县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c.利用藏传佛教寺院神兽动物面具及格萨尔人物面具资源,开发生产木制及铸件动物面具系列和人物面具系列产品,如大面具挂饰、礼盒小面具、吉祥物小挂饰、纪念章等。
d.开发生产传统特文化土陶工艺品,如各种动物造型的玩具、格萨尔传说人物塑造陈列品,结合吉祥动物造型塑造吉祥动物、刻绘格萨尔人物及故事图案、刻绘重要旅游景观图案等的瓶、罐、盘、杯、碗之类的艺术品,以及成套的酒具、茶具、食具等。
e.发展金银手工艺品。
f.开展对宗教文化的深入挖掘,出版各类图书典籍。以满足游客的求知需求。同时可进行风景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画册、影像制作,形成系列文化旅游商品。
2.3 改善基础设施,突破交通“瓶颈” 交通状况差是阻碍德格县旅游经济发展的“瓶颈”。尽管德格处连
接西藏、青海的重要通道之上,国
道317线、省道216线横穿全境,但道路崎岖,起伏大,路况差,距离中心城市远(距离省会成都市约1000km,距离甘孜州首府康定约600k m),不便通行,严重制约了县境旅游业的发展,急需改善。
同时,能源、通讯、旅游服务设施等亦均待需改善。
2.4 适度超前规划,统筹兼顾发展规划应符合“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建设西部经济建设发展高地”、
“实现富民安康工程”指导精
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专家参与、市场导向、企业运作、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适度超前规划,统筹兼顾发展。充分发挥旅游开发在促进经济增长、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坚持旅游产业与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建设、当地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协调发展。
2.5 环境保护优先,维持生态平衡由于德格县境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旅游开发中应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
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道路、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注意保持水土,避免大方量开挖破坏原始生态,引发滑坡、
崩塌等地质灾害;旅游服务设施应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禁奢华、重适用;生活垃圾应科学规范集中处理,禁止随意丢弃;应进行环境容量测算,严格控制核心景区(点)游客流量;应加强对重要景观的深入研究,加强对重要景观点的监测,为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同时,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严格按照文物法规,依法对以文物为载体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定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区,制定出对历史传承的民间文化艺术、民俗风情文化等文物资源的保护办法,并贯彻实施;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抓好传统文化普及和传承。妥善处理好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对资源进行掠夺性、破坏性开发。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德格县志编纂委员会.德格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德格县委,德格县人民政府.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6-2020)〔R〕.四川德格:德格县政府,2006.
[3]高显银.格萨尔文化在康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4]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15)〔R〕.四川德格:德格县
政府,2002.
Some Proposal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in Dêgê, Sichuan
Y ANG Jun-yi ZHANG Hui-li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ing Team, BGEEMRSP, Shuangliu, Sichuan 610213) Abstract: The tourism in Dêgê is still in its beginning stage. Weak tourism does not match rich landscape resources in Dêgê. Developing the landscape resourc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Dêgê.
Key words: developing tourism; landscape resources; Dêgê, Sichuan
28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