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祠堂文化及其保护与发展
中国古迹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 祠堂文化的历史发展
中国祠堂文化历史悠久,其滥觞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9 年。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们在墓旁搭盖简易的小屋居住,以守护坟墓并寄托哀思。学生们守护三年便散去,唯有子贡在小屋又守护了三年,这种守墓的形式后人称为"庐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今泗水南有夫子家","即子贡庐墓处也"。古时人们也常会在父母或师长死后在墓旁盖屋守墓。这种"庐墓"的小屋建筑也叫做"墓庐"。因此我们可以说,早期的墓庐就是祠堂的早期形式。后来二者分家,各自发展,形成各自的特点。下面仅就"祠堂"文化浅谈一二。
"祠堂"建筑实际上是伴随着秦汉"礼制建筑"而发展的。"祠堂"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汉代,大多建于墓所,所以又叫"墓祠"。在中国,祭祀祖先的习俗由来已久,秦汉以后,民间祭祖活动多在家中或墓地举行。受帝王宗庙,尤其是唐代以后册封元勋功臣、敕建祠庙的影响,以祠庙祭奠
祖宗的形式逐渐深入民间,元代以后基本形成定制,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期间。
祠堂的修建在南宋时期开始大量增加,朱熹的《家礼》问世之后,家庭礼教和立祠之制被人们广泛尊崇,从此多称"家庙"为"祠堂"。但修建祠堂要有等级之分,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普通百姓家不准立祠。直到明嘉靖年间(1522年~ 1566 年)才有了新规定,允许民间建祠立庙,但是又规定只有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才可称为"家庙",其余的则称"宗祠"。最早的祠堂多择家族聚居地或其附近而建,初期先置祠于宅中,随着财富的积累、族丁的繁衍发达,才开始另择吉壤,逐渐建立专门的宗祠乃至支祠,并形成了独具特的"祠堂式"建筑。封建社会,家族观念深厚,百姓往往不杂姓而居,一村仅一姓、一族,年长日久,才有可能发展成几个家族,于是开始谋建本族本姓的家庙来祭祀祖先。历史上,祠堂除了供奉和祭祀祖先外还有多种用途,如:1. 家族里各房子孙有办婚、丧、寿、礼等事,族亲们便利用这宽敞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2. 祠堂也是族长们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接受处罚,甚至驱逐出祠,在某种意义上说,祠堂就是封建道德的法庭;3. 祠堂还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族人们在这里举行宴请宾客等文化娱乐和社交应酬活动;4. 大家族的宗祠还附设学堂,让族人子弟在这里读书求学。正因为祠堂的功用如此
之大,故其建筑是相当讲究的。祠堂一般都比民宅大、质量也更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也就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都是建立祠堂的先决条件。祠堂多数会有堂号,堂号由族长选定,请族人或外姓高手书丹,制成金字匾额高挂正厅,两侧附挂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节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楹联。祠堂匾额的内容、规格和数量都是全家族的荣耀。堂内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玉容和牌位,有的祠堂门前还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以彰显资本并激励后辈继承和发展。祠堂是非常严肃之地,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即便是族内的妇女、儿童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到责罚。华丽而庄严的祠堂正是这个家族荣耀和兴旺发达的象征。
历史上,祭祀祖先的习俗在南方更为盛行,几乎村村建祠堂。有的家族财力雄厚、繁衍迅速、人丁兴旺,分堂分房,别派别支,除了总祠以外,派有派祠,堂有堂祠,房有房祠,支有支祠,形成了支、房、堂、派、总的宝塔式祠堂结构,加上朝廷赐建的个人专祠和旌表修建的节孝祠等,祠堂有可能多达数十个。祠堂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几千年前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兴衰从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丁兴旺、家族和谐,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体现。
二、 祠堂的分类
祠堂的种类繁多,随着历史的发展,祠堂衍生了很多的门类和功能。从形制和规模上看,它们千差万别、形形,却又都叫祠堂。所以,祠堂划分是很复杂的,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其属性上看,祠堂可分为三大类:
1. 庙祠:庙的出现比寺要早,它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最早把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叫做"宗庙"。宗庙的设置与宗法制度密不可分;古人把祀神之处也叫"庙",如"城隍庙";王宫的前殿也称作"庙",如"庙堂"、"廊庙"就是指朝廷。对胸怀大志有栋梁之材的人则称"廊庙器",意思就是在夸此人能够肩负起朝廷重任。
根据等级的不同,设置宗庙的规模也不一样,据西周祭祀制度的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帝王之祖庙称"太庙",凡有官爵者其祭祖处称"家庙",也称"宗祠"。不论太庙还是家庙,在概念上又都可以称作"祠",是纪念先祖和前代贤哲的地方,如山西太原的"晋祠"、成都的"武侯祠"、杭州的"武穆祠"以及苏州的"五百贤祠"等。
2. 专祠:是指为了纪念其功德,而为特定的人或神建立的祠宇。有大功德于民者,得敕封神号专立祠庙;以身殉职或亲民之官,在立功之地或原任职之地建立专祠。这些纪念某人功德性质的专祠,由于民间对它们的祭祀崇拜之情,其保存时间和流传之广都远远超过了家族性质的祠堂。如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就在四川成都、河南南阳、北京等地都有,并至今得以保存。
3. 宗祠。宗祠又分为:
(1)总祠:数县之内范围较大合族共祀的宗祠,为宗祠中较大的宗族组织,它虽然仍是血缘维系的宗族组织形式,但祭祀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同姓同宗的血缘关系,包括了较大地缘范围内的同姓同族不同支派、血缘相对较远的族系,甚至包括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异姓家族。
(2)宗祠:此类宗祠即俗称的祠堂,它是从支宗或若干家庙(家堂)聚合升格而成。无锡惠山古镇祠堂较多,它是以一个同姓、同宗各支的宗族共建合祀先祖的祠堂。
(3)家祠:合户之祠,又称家庙,是祠堂类型中最小的一种规格,祭祀的范围限于高祖以内五世之祖,也是早期的民间祠堂形制。
(4)支祠:宗祠下属的分祠或各支的支祠,又称小宗祠,由一个同姓家族支派所组成的血缘组合,地域范围较小,血缘关系更亲近,长幼字辈十分明确。
(二)祠堂按其性质,又可划分为墓祠、寺院祠、书院祠、园林祠、会馆祠、忠孝节义祠、名宦乡贤祠、祭祀祠等,其中,忠孝节义祠又可分为忠烈祠、孝子祠、节妇祠、义士祠、祖师祠等许许多多纪念性质的祠堂建筑。不同的祠堂有着不同的意义,为人们寄托和表达着不同的情感。
(三)祠堂按照其建筑目的又可分为公祠和私祠:
1. 公祠:纪念出身于当地的官宦,并有一定建树的人物,称为某公祠或节孝祠等。公祠有两种修建方式:一种是民众集资修建的,如诸葛亮这样的名人,往往很多地方都为他建立祠堂,湖北的襄樊、河南的南阳、陕西的汉中等地方都建有诸葛亮的祠堂;还有一种是皇帝颁诏修建的,如山西省代县县城东20 公里处有个"杨家祠堂",就是为了纪念宋代爱国将领杨业父子的,是元代时他的第十七代孙奉旨修建的。
2. 私祠:是同一姓氏的族人为祭祀其祖先而自行出资建立的、本家族私人性质的祠堂。一般
称为某氏宗祠,在南方几乎所有的姓氏都有祠堂,如张氏宗祠、王氏宗祠、李氏宗祠、赵氏宗祠等。
( 四) 生祠, 即为活着的人立祠。生祠是祠堂文化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始于西汉时期。汉孝文帝时燕相栾布(?~前145 年)在吴、楚七国叛乱时,因击齐有功而被封为俞侯,后又做燕相,燕、齐乡民为纪念他的功德,为其建造了生祠,叫"栾公社"。唐代也有生祠但不多见。明天启年间,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1568年~ 1627 年)把持朝政、权倾天下,许多献媚官员或畏惧其气焰者,纷纷上奏朝廷请命为他建立生祠。清乾隆年间,傅恒(?~1770年)在平定大金川后班师回朝,乾隆帝下令为他建了一座生祠,该祠中的碑文记录了傅恒一生的丰功伟绩。如今,傅恒和魏忠贤这两位代表着一忠一奸的历史人物,他们的生祠碑都保存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
中国的祠堂是祭祀文化的综合体现,其内涵和形式极其复杂,它有着歌颂英烈先贤、弘扬正气、强化家族意识、延续家族血脉、维系家族团结等重要意义。
三、北京的祠堂
从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到今天的首都,北京经历了千年的文化积淀,有着最辉煌、最具规模的古老建筑,祠堂就是这些古老建筑的组成部分。北京的祠堂是北方祠堂文化的代表,从数量、规模、性质、种类上,都能深刻体会到古都历史文化的繁荣辉煌和博大精深。
1. 太庙: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北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占地200 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大殿规模宏大,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是中殿和后殿,均为面阔九间,黄琉璃瓦庑殿顶。中殿即寝殿,后殿又叫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整组建筑气势辉煌,庄严肃穆,可以说是中国祠庙建筑的最高规格,也是中国古建筑的代表作之一。辛亥革命以后,太庙仍归清王室所有;1924 年改作和平公园;建国后辟为"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 年"太庙"古建筑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结构最完整的"祠堂",也是研究祠堂文化最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2. 历代帝王庙:俗称"帝王庙",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 年)
,清雍正七年(1729 年)重修,是明清两代皇帝崇祀历代开国帝王和开国功臣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帝王庙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庙宇的中心位置是主殿"景德崇圣殿",该殿是重檐庑殿式建筑,殿高21米,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标志"九五之尊"的帝王礼制;殿分七龛供奉188 位中国历代帝王牌位;主殿的东西两侧配殿中,祭祀伯夷、姜尚、诸葛亮、房玄龄、岳飞、文天祥等79 位历代贤相名将。历代帝王庙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品,更是吸引海外华人祭祖炎黄、颂扬先贤的重要场所。1979 年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北京孔庙:位于东城区国子监街,始建成于元大德十年(1306 年),明永乐九年(1411 年)重建,之后的明清两代又多次重修过,但建筑仍保留元代建筑风格,是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占地面积2.2 万平方米,为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主体建筑单檐歇山顶,遍身覆黄琉璃瓦;共三进院落,其中第三进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独立院落,称"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祖的牌位及配享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这种庙中之庙、祠中之祠的建筑格局富有创意且又为祠堂文化的丰富多彩增添了内容,和谐统一地组成了皇家气派的祭祀
性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笔墨重彩的杰出代表。
4. 北京的名人专祠
文丞相祠:位于东城区府学胡同,是纪念文天祥的专祠。文天祥(1236 年~ 1283年)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青原区)人,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在抗元战役中被俘,因拒绝投降元朝而被杀害,他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和浩然正气的爱国之情,为后世所景仰。文丞相祠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 年),当时是民间众多百姓为了纪念和歌颂他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发修建的,如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也几经修葺,仍保留着明代的古建筑风格。像这样的纪念性祠堂在文天祥的家乡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青原区)以及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多个市区都有建立,足见人民对文天祥这一爱国民族英雄的景仰之情。北京的文丞相祠直到今日,仍然是人们纪念民族英雄、祭拜先贤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于谦祠:位于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于谦(1398 年~ 1457 年)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以"谋逆罪"于天顺元年(1457 年)将于谦杀害;到了明成化二年(1466 年)明宪宗朱见深特诏追认复官,将于谦
故宅改建为"忠节祠";万历十八年(1590 年)改谥"忠肃"。该祠在清代初期(1650 年左右)被毁,光绪年间(1875 年~ 1908 年)又重新修建。后来又几经毁坏、几经修葺才保存至今。祠堂系二层小楼,上为魁星阁,悬挂"热血千秋"木匾,正房是享堂,硬山顶的明代建筑风格。如今该祠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