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罗罗濮支系葬礼习俗
浅析彝族罗罗濮支系丧礼及其文化内涵
摘要:
罗罗濮支系是彝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风俗习惯和彝族体一样,但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也有其独特的习俗,从入棺到下葬都有一些独特的仪式,不论是入棺还是守灵,,出殡还是下葬,都体现出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世人的关爱,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感。
关键词:罗罗濮支系,丧礼,文化内涵
一、民族地域简介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支系较多,分布地区较广的少数民族。罗罗濮支系是彝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俗民情与彝族体大体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以下就是对罗罗濮支系丧礼及其文化内涵的简要分析。彝族的风俗习惯
彝族因彝语方言和地域差异,加上社会历史的变化和自身不断发展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彝语方言、土语和服饰。操不同的彝语方言或土语的彝族支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罗罗濮支系主要分布于景东、云县、个旧、墨江、双柏等地区,而位于无量山哀牢山附近的景东县和云县较为集中。由于山川相间,峡谷纵深,这里的地形和自然条件极为复杂。闭塞的自然环境和代代相传的风俗民情使罗罗濮支系
的丧礼变得更具地方特。
二、丧礼的过程及其文化内涵
彝族罗罗濮支系完整的丧礼可分为四个部分,依次是入棺前,入棺后至出殡前,出殡及下葬,葬后的祭祀。
(一)、起始阶段——入棺前的精细准备
1、“口福”
为了让死者能安心上路,对其进行精细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在病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亲人会在他口中放入一点金银,称为“口福”。金银用红线绑着,放入死者口中,当死者牙齿合拢,双唇紧闭时,金银也就放入死者口中了,而红线必须留在外面。死者口中含着金银预示着来生的辉煌,也预示着黄泉路上少受点苦,这是他人生的终点,亲人用金银为他来生做准备。
2、沐浴更衣
为了让死者能干净整洁地上路,亲人会用柏枝叶给他擦拭身体,以此来驱除人生的污垢,驱除他人生的一切灾难,让他干干净净地离去,清清白白的开始来生。洗好后亲人会为他更衣,衣服上不能有纽扣,
不能穿毛衣等网状的衣物,这样的服饰意在防止死者在阴间被纽扣和门锁等锁着,防止被网状物和绳索等物体缠住。不能有金属,陶瓷之类的东西,意在保护后人,若有金属陶瓷类的东西,则其子孙会多灾多病,家庭得不到幸福。死者的脸上也要用白布缠着,留出眼睛鼻子耳朵和嘴的位置,用白布把死者的身体包裹起来,以防止他变为行尸走肉,也防止他被抖动。
3、入棺过程
入棺是丧礼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放“口福”,沐浴更衣后,人们会把死者放入已经准备好的棺材中。
棺木一般是红面黑身,正面刻有金黄的图案。棺木用两条长凳托着,放在正屋的中央,棺口朝门,棺尾对墙,以此来表示逝者已故,头朝外,预示着即将出去,也表示他能在门口
就能及时听到上天的召唤。棺木里可放衣服棉絮等物品,但不能放金属陶瓷之类的东西,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后人。准备好棺木后由三到五个亲人把死者抱入棺木中,掌事的男子喊口号“金煞怵,银煞怵,死人入”,放鞭炮,在场的壮年男子需要大声重复最后一个字,女性不能喊,因为要用阳气镇住死者的阴气,让其离去。口号一方面是活人与死者的永别,另一方面也是让活人不怕死者,口号的功用类似于道家的驱鬼咒语。在死者的左手中放五谷杂粮,让他的右手执三炷香,让他在阴间不饿肚子,让他在阴间有粮食贡献给诸神,给神仙上香,以便他一帆风顺。准备就绪后,给死者盖上被子,固定他的位置,把他置于棺木的中央,让其不会随着棺木的移动而移动,也暗示着黄泉路上的他不脱轨,不乱飘。
给死者固定好位置后,把绑着口福的红线拉长并放在棺口,在显得尽头绑上一枚铜钱,让死者通过红线与外界相连,意在说明红线牵两头,预示着死者在天上会照看自己的后人,棺木里外各放金属,预示着子孙的兴旺发达。打点好一切后,子女要给死者盖上白布,称为孝布。盖上棺盖,用木楔子把棺木钉严实,入棺也就完成了。
(二)、过渡阶段——死者对家的最后留守
入棺后到出殡前,是死者在家的最后时段,为了让他在自己的家中做最后的留守,亲人会用一系列的方式来拜别他。
1、长明灯与香
入棺后用从棺里放出的红线把铜钱吊在棺口,在棺木的正前方放一盏灯,即长明灯这盏灯至出殡前都不能熄灭,如果熄灭,则暗示着在黄泉路上将看不清道路,要遭遇挫折,长明灯预示着黄泉路上的光明,棺盖上面放一个大碗或者小盆,里面放入大米,米上放一块腊肉,肉上插香,每次插三炷香,且必须保证香不灭,一直到出殡为止,棺上有米有肉,预示着儿孙生活幸福,丰衣足食,不必挨饿受冻。而不灭的香火则预示着有人继承香火,子孙满堂,世世兴旺。棺前摆一些糖果糕点,一些饭菜肉等用来祭奠。
2、升棺
当死者的娘舅家来人时,死者本族人要出门迎接,而娘舅家人必须从门口就放鞭炮冲进灵堂,本族人必须尽力拦阻,同时双方必须抢着给死者上香,以此来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娘舅家来人是最为悲痛的时候,它代表着死者的后家没有忘记他,而双方人共同拜祭死者时也是最为悲痛的。娘舅家人要在灵前拜祭,结束后并开始了升棺仪式,棺木的左边站四个本族人,右边站四个娘家人,如果人数不足时,由他人代替。于是八人同时抬起棺木,在其下方垫些东西(可以是木屑,也可以加小凳子等),把棺木的位置升高。同时在棺尾点一盏灯,也是长明灯,其作用和棺前面的灯一样,于是升棺仪式就结束了。
3、拜祭仪式
与汉人一样,儿子辈孙子辈都得戴孝,但不需要披麻,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均戴长孝,也可披着,孙辈戴短孝,以表示对死者的尊敬与哀悼,对来灵柩前拜祭的人们回磕头礼。4、守棺与哭丧
从死者入棺后到出殡前,其子女亲人必须不分昼夜地守护棺木,保证棺头香不灭,前后两盏长明灯不熄,其用意在于让死者在阴间依旧有光亮,能照亮他的黄泉路。更得注意防止猫狗鸡等动物闯入灵堂,跳上棺木,此举在于防止死者来生变为动物,更为防止死者变为烈鬼危害人间。民间会一个类似巫婆的老年女子,为死者哭丧,她坐在棺木的旁边,手扶在棺木上,用哭腔的形式把咒语唱出来,一天哭唱四次,分别是呼唤死者“起床洗脸吃早点”,“吃午饭”,“吃晚饭”,“洗脚睡觉”。哭丧意在唤醒死者的灵魂,让死者在阴间也过正常的生活,也是对死者的尊重。当要出殡时还要为死者哭唱离歌,告诉他从此阴阳两相隔,不要惦记阳间,意在防止死者危害亲人。
5、法事
法事是由道士来为死者超度,为生者祈福的过程。不同的道士做不同的法事,但共同
特点是都要设坛,都分着东西南北中,且都会画符驱鬼。由于法事花费较大,故一般人家不请道士来作法。农村中最为流行的是请一定的人来吹唢呐,吹一些自编的哀伤的曲调,以此来渲染气氛,制造氛围。
(三)、葬礼阶段——出殡到入土为安
1、坟位的选择
彝族最高的葬礼形式是火葬,而罗罗濮支系与汉人一样,讲究的是入土为安。故坟位的选择也就很重要了。坐北朝南是较为理想的位置,但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的位置并不是很多,最为普遍的是不限方位,但坟头的前面的山峰必须是“凹”型的山谷,以此来预示死者能望远,意在表示子孙兴旺。坟位最好选在山间相对平坦的地方,坟前面略高则最好。这预示着子孙满堂,财源滚滚。不宜选择山坡,具体的位置则会有懂风水的人帮助其家属。
2、亲点刺血仪式
死者出殡前,由掌事者主持亲点刺血仪式,死者的所有儿子或入赘的女婿必须剃光头,且跪于棺木前,掌事者用针在儿子手指上点刺,把刺出的学点在死者的灵牌上。来回三次,孝子喝红的酒与死者拜别。以此来表达对对死者的尊敬与哀悼。
3、出殡仪式
死者的本家辈(兄弟叔父辈)与后家(娘舅家的人)各出四人,如人数不足时可由他人代替,分别立于棺木的两边,拉下吊棺铜钱,喻示着从此阴阳两相隔,也喻示着给人留下财富。熄灭两盏长命灯,表示死者已经走过了黄泉路,从此进入了阴间。八人把棺木抬至院子里,棺木的尾部左边要挂一只压棺大公鸡,右边绑一小袋五谷杂粮。此时子女后人由于舍不得死者会阻碍他人捆绑棺木,因此需要别人来安抚其亲人。哭丧的人要在棺前为死者做交代,告诉死者准备出山。
儿子亲自背死者棺头上的米和肉,还有那些烧过的香,同时要背给死者沐浴用的柏枝叶。儿子要走在前面,抛洒路钱,为死者引路。为了防止死者带走自己的亲戚,儿子不能回头看后面发生的一切,尤其是棺木。到了坟场后儿子得绕另外一条路回家,且不得参与葬礼,回去时依旧不得回头。女婿则需背给死者立的碑,但没有别的禁忌。
一般棺木动身后,掌事的会把火把或者大刀扔出大门,且大声喊“怵煞”,以此来辟邪驱鬼,也表示把死者赶出家门,一刀两断。一路上要放鞭炮,为死者引路。路途中间要休息一次,休息室哭丧的得告诉死
者已到的位置。
到了坟场后,哭丧的人最后一次为死者哭唱,最后一次告诉死者安心走好,勿挂念亲人,勿留念人间,之后执行葬礼仪式的人手执压棺大公鸡从空中到洞穴附近摇动,同时大声喊:“金煞金煞怵,银煞银煞怵,死人入”,旁人重复每一句的后一个字,放鞭炮后,用八人把棺木放入已经挖好的洞中,之后调整移动棺木的位置,当一切固定后,死者的后人会背跪洞穴,向后朝棺木上扔土,意在保佑子孙兴旺发达,多福多寿。最后开始填土垒坟,葬礼也就完成了。
(四)、后续
埋葬好死者后,其子女亲人要把他的所有的东西,包括衣服和日常用品,一律拿到固定的地方烧给他,意在告诉他别挂念家里的一切,他的东西已经全部还给他了。
家中设灵位,放于家中的神台上以便能在家中拜祭他,子女会连续在死者坟前烧三天的火,意在给死者温暖,让其不恋家,也让其能早日投胎重新做人。对子女要进行叫魂仪式,以此来避免子女的魂魄梗着死者走,故在子女衣服的背部缝上一小段红线。
人死若干天后,魂魄返回故宅,有煞神随之,称“煞回”,而煞回的时间一般为三天,或者是七天,十四天等七的倍数。煞回时亲人会在他的灵位前放一些他喜欢的东西,一些地方当鬼魂煞回时要回避,但罗罗濮支系的彝民却持开放的态度,不会回避,如果当天夜里听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