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疫情如何提升医院运营管理高水平
【摘要】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经过全国上下共同抗疫,经济社会生活逐步转为常态化,但在全球防疫形势依然严峻、新冠病毒变异加速、各地疫情不断出现的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仍然受到较大冲击,而且会随着疫情扩散程度高低不同导致医院在防疫抗疫同时开展医疗工作更有管理难度,本文将重点围绕医院应对疫情如何提高内部运营管理水平开展分析研究,并提出管理借鉴建议与实施举措。
【关键词】 疫情 应对 运营管理 高水平
今年3月以来,由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突袭上海,给整个城市的疫情防控带来最严峻的考验,全市范围的静态管理与坚持 “动态清零”的总方针,让城市运行和百姓正常生活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上海这轮疫情与2020年武汉疫情有着本质不同,形成强烈反差,病毒变异导致感染传播破坏力更大,对疫情认识和防范的整体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城市管理一直做得好的上海,也在本次抗疫过程中遇到新问题,带来新思考,延伸到处于防疫抗疫前哨位置的公立医院,在疫情出现到应对的整个过程中,医院的应急机制响应和经济运行调整都需要高水平的医院运营管理来支撑,结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要求,提升医
院运营管理高水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发面
疫情补助金怎么申请一、增强医院对突发疫情的预警敏感度。
全球一体化带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突发特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滋生,很多新发传染病疫情都是由病毒(及变异)所引发,虽然我们已知病毒客观上与人类长期共存,但何时重大新发传染病出现及传播却是未知数。但即使这样,无论是2020年武汉疫情的闪现和本轮上海疫情的爆发,最开始阶段都有些许传染病苗头的新状况、新异常出现,因此医院需要增强这方面的预警嗅觉敏感能力,一方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挥前沿哨点作用,有能力主动甄别新发传染病出现的迹象;另一方面增强思想意识,应建立起围绕发现、上报、告知、提醒与新发传染病相关的信息预判网络,提升预警意识和及时启动响应能力,并把这种预警敏感性保持下去。
二、确保疫情防范应急机制响应要迅速有力。
随着国家突发重大传染病直报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国内任何一地出现重大传染病信息上报后能及时传递到全国各地,因此随着传染病分级划定确认疫情发生,短时间内就将直接触发医
院进入应急响应状态,提高医院疫情防范应急机制响应速度将是掌握防疫抗疫主动权的关键。提升响应机制效率的核心是建立能满足各种疫情状况下的应急预案并伴有日常演练,这点往往容易被忽视,应急预案不是熟悉习惯的日常工作状态下的立即启动,很容易形成陌生感,即使演练后也容易被遗忘,因此应急预案一定要准确完整,职责到岗,流程清晰,步骤连贯,特别要强调的是应急预案的可及性,同时提升应急效率的前提是可操作、可执行和可信赖,最大程度的确保医院全员即刻进入防疫抗疫应急状态。
三、疫情防控时人员调配既要准确又要灵活。
疫情防控一定会打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一方面医院会派出各种形式的医疗救援队,另一方面受疫情封控影响,医院职工到岗数量也会出现减少,同时社区封控阶段病人外出就医受到限制,几个方面影响导致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范围不得不根据形势变化而缩减(更多是对来院病人的风险不确定性的担心),因此需要进行弹性排班和梯队换班计划也就考验着医院的人力资源编排统筹能力(预期医疗业务量需要安排多少员工),这其中还要包括第三方驻场服务人员的配置。人员总量计划控制的同时也要在结构上进行调整,如有些科室处于暂停状态,而发热门诊、急诊、血透、放化疗需要持续为百姓服务,同时对收治住院要在缓冲病区
观察等,这些都需要人员安排上能动态随时进行补充和调整,医院临床医务人员都要做好时刻变化换岗位工作的准备。如果不幸出现院内阳性病例情况,那人员调配就显得更加急切与重要。疫情影响下的医院全口径人员管理(调配与编排)是医院防疫抗疫的关键,所有贯彻落实各项防疫举措的执行主要就是靠人的组织及执行力的落实,积极应对疫情就是要组织安排好人员队伍,这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全局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根据形势变化医疗工作流程能有效转换。
疫情防控的艰巨性也体现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防控策略上,医院的防疫举措也需要及时跟上形势变化的节奏。为了防疫,简单的关闭门诊或住院服务已经不符合“动态清零”的总方针要求,随着大数据下个人健康信息(行程、核酸、抗原、疫苗)被充分使用,医疗服务流程应对不同的服务需求要能及时有效的转换,并且这种转换既要减少防范疫情对医院整体业务的影响,也要为整个流程链中的参与者提供便捷,如应对志愿者集中代配药要优化简化门诊流程增设服务专窗一站式服务或升级互联网医院使用功能;针对阳性的密接人员要构建在安全防范下采用应急和隔离区域进行闭环式;急诊病人视病情危重程度再分级,构建新型的常规处置、观察留置和收治入院急诊运行新模式。疏通堵点、聚焦重点、顺畅流程是医院应
对疫情并确保医疗服务流程能迅速有效转换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医院做到医疗与防疫“平战结合”常态化运营的长期性模式。医疗工作流程按照防疫要求能动态转换将促进医院、科室、医疗组三级运营管理更好协同提高服务能力。
五、做好科室床位规划和病种管理提高周转率
疫情防控下医疗业务虽受到冲击,但集中力量不断恢复医疗业务特别是住院服务是为了更好服务百姓医疗刚需。按照防疫要求缓冲隔离病区(病房)设立的实际情况,医院会对各科室的床位编排进行适当调整、重组和控制以便能充分利用好床位资源,对科室来说要能动态围绕医疗组及亚专业分工等因素做好床位的内部分配。对通过急诊和门诊收治入院病人应重点加强病种管理和危重型分级,精准对症,最大限度提高床位使用效率,做好特殊时期床位周转与核酸筛查的有序衔接。考虑到疫情变化的不确定性和长期性,科室收治病人床位内部也要有所预留,应对紧急状况下的调拨使用,同时应逐渐增加日间化疗及日间手术的比例及运转,以此来缓解由于床位使用率可能受到限制而导致可用床位的紧缺。加强对限期与择期手术比例的协调,对病人管理要落实责任人,加强定期住院查房、准确划定病情危重程度,防范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六、利用疫情防控做好DRGs支付改革下的成本控制。
疫情导致业务量下滑(特别在初期),收入下降,规模受限,收支亏损,对科室运营提出更大挑战,在医疗服务逐步恢复过程中,医院与各科室要关注病种、收入与成本结构变化,平衡好重点优势病种与收支经济效益动态关系,协同好收治病人类型数量和医护人力投放的资源匹配关系。但同时也要注意到疫情影响下,医院与科室较多刚性固定成本不会减少,科室运行成本也有可能反而增长,因此要改善医院经济运行困境,只有要通过提升业务量或病种含金量来确保收支平衡及提高经营成果。有效应对DRGs支付改革也正好利用疫情防控的形势需要,狠抓医院内部成本控制,改进工作流程规划成本管控作业,强化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操作必要性合理性预先评价,有效控制药耗比重,压缩住院周期提升效率,防范人力与设备资源低效使用。通过持续内部成本控制来促进通过科室运营管理实现资源配置与使用的最大化效益体现。
七、防疫资源储备和消耗使用都要精打细算。
疫情出现及转为常态化下防疫物资都在使用,为此医院会有一定的库存储备。通常在没有规模性疫情情况下,除了发热门诊、PCR实验室及核酸采样防护级别外的防疫物资消耗总量可
控,但随着疫情的爆发和扩散,医院各个区域及工作人员的防护级别必然增强提高,各类防疫物资消耗量和使用频率显著提升,如何做好防疫物资储备是体现医院供应链管理水平的真本领。疫情期间,医院应做好科室、院内和院外三级递进式物资储备,既要控制库存减少资金占用,也要通过战略购买锁定采购成本和物资备货,根据不同情形的业务量和使用范围可精细测算出防疫物资消耗,从而做好年度预算计划和落实日常采购备货。与此同时,随着疫情扩散会导致院区的闭环以及影响不同科室的业务(恢复)情况,医疗收入锐减,但防疫物资消耗却是逆势增长,因此在实际消耗领用环节就更要精打细算。强化领用审批机制,改变原先较为宽松的领用手势,疫情期间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对各项防疫物资使用条件及适用情形进行排摸梳理,设定包括人员、量、使用时长、使用范围等因素的消耗量应用统计(或模型),核定确保防疫保障配置下的各科室各岗位消耗定额标准,促使节约成本落地落实,利用成本管控与绩效分配的联动更能起到员工主动控制防疫物资消耗的关键性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