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主题,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三首》中的《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分别赞颂了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迷人风采和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富饶的西沙岛》反映了西沙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海滨小城》描绘了一幅幅海滨小城的美丽画面。《美丽的小兴安岭》不仅描绘了小兴安岭各个季节的美丽景,而且还介绍了那里丰富的物产。本单元课文,有的介绍奔腾的江河,有的描绘茂密的森林,还有的展示海滨小城的独有风光……每一篇课文都是在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祖国的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巧妙。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望天门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引导学生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6.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7.能通过看图片,写几句话。能用一段话写自己的家乡。能围绕一个意思写一篇习作。
8.摘抄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句子。
重点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3.引导学生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4.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1.习作时能围绕一个意思写。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写作的方法,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丰富语言的积累。
《古诗三首》3课时
《富饶的西沙岛》2课时
《海滨小城》2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习作:这儿真美》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7古诗三首
本文包括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望洞庭》从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下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这三首诗,都描绘了祖国的山川景。但第一首诗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第二首诗重在写景,抓住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借景抒情。第三首诗选择了不同于前两首诗的时间,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写景物。
这三首古诗通俗易懂,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能基本了解诗歌的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就能更深刻地体会诗人表达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了。
1.教师课前准备有关天门山、西湖、洞庭湖的文字、图片资料。如果有条件,制作反映课文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2.教学时要以学生的诵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背诵三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注释,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重点
1.会认5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背诵三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难点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师:准备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图片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3课时
第一课时
1.初读三首诗,学习《望天门山》中的生字、词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背诵并默写古诗,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重点掌握诗中的生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难点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已经会背很多古诗了。今天,我们来个小组背古诗比赛,看哪个小组
背得最多。(生背)
2.看来,同学们会背的古诗还真不少。今天,老师又为你们准备了三首古诗,一起来听一听,读一读。然后,想一想,你读完古诗后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3.播放三首诗,学生跟读。(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这三首诗都是描写景物的。
5.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释题。
望:看,往远处看。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二、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1.生读古诗,理解诗意。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指导学生书写:断、楚、至、孤、帆。
(3)在熟读诗句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或书中的注释,简要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圈画出自己不懂的诗句。
2.合作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说出自己不懂的词语、诗句,相互讨论。
三、强化诵读,感悟诗情
1.指名个别朗读,小组诵读。
2.教师示范读,课件播放并配上诗句的图象,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1)根据诗意,并结合课件画面,想象诗中的景。(天门山隔江对峙,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而下,被峭壁阻隔回旋激荡。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
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2)指导学生想象,感受“断、开、回、出、来”等几个动词所描绘的意境。“断”“开”这两个动词可以让学生体会江水的声势是多么浩大,“回”可见江流回旋湍急而激荡,那气势不可阻挡。
4.把诗中所描绘的内容画出来。生画好后,让学生说一说,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5.
评画。通过互评、师评,加深对诗的理解。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景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乐观豪迈的情感。
四、背诵默写,强化积累
1
.生背诵。指名背、齐背。
2.默写《望天门山》。
(1)小组内互改。
(2)更正错误。
3.同学们还知道李白哪些描写祖国秀丽山河的古诗呢?(
全班交流)
望天门山
⎭⎪
⎬
⎪⎫
天门——断、楚江开
碧水——回
青山——出
孤帆——来
气
势
磅
礴
第二课时
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景,感悟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
重点掌握诗中的生字,背诵古诗。
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感悟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背古诗《望天门山》,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
2.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理解题意
1.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长江雄奇、壮丽的景象和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感。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泓含情的西湖水。(课件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生相互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
3.先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再说说题目的意思。
4.指导学生写“饮、初”这两个字。
三、自学古诗,体会诗意
1.自由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2.检查读诗效果,相机认识生字“亦、抹、宜”,着重指出“抹”是多音字,在诗中读“mǒ”。
3.生借助注释,简要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想象诵读,感受意境
1.引导想象:诗人坐在船上,欣赏着西湖的美景。想起了西施。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美丽的。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也都有其独特的美。因此,在诗人眼里,西湖与西子一样美。
2.说说西湖晴天与雨天不同的美。
晴天:水光潋滟,波光含情。 雨天:山空蒙,细雨如丝。望洞庭诗意
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配乐读。
五、背诵古诗,比较异同
1.指名背诵,小组背、齐背。
2.出示《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自读这两首诗,和同桌说一说同是写景,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学生相互交流感受,教师点拨引导:《望天门山》描绘的是长江的雄壮,《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西湖的柔美,这两种景美得各具特!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 潋滟 空蒙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三课时
1.学会《望洞庭》一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说出诗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
4.背诵《望洞庭》。
重点 学会《望洞庭》一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说出诗句的意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