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那么,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上是否有一套可行的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以下是一些有益的建议,供各位爸妈参考。
1、 观念先导
成人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是否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幼儿的习惯养成需要成人重视,加以 培养,但成人的认识上却存在着误区,具体表现为:或是重智育轻育德育,以为智力可以代替一切;或是缺乏理智的爱,对孩子宠爱有加、百依顺;或是教育意识淡 薄,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自流;或是“过度教育”,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方式都超过一定的度。所有这些都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大敌。
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健全的个性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支撑点,培养好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比培养出一个社会无用的“才”有意义得多, 要把自己的孩子不仅看成是传种接待的种子,更要看到他们是国家的后代,是实现国富民强的建设者与保卫者。孩子要成
为有用之才,必须从小精心培养,而且不仅 是关心他们身体、智力与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2、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 的事物。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尽可能把期望 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就决 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他们必须通过人于物的相互作用,构建起真正内化的新的知识经验,形成幼儿期所独有的知识经验。如:对幼儿讲摩擦生电 是极其枯燥而乏味的,但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实验,幼儿不但能很快知道摩擦生电的原理,而且比一般的说教记得更牢。然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的 发展总要经历一些阶段,但每个幼儿在发展的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根据幼儿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 一个幼儿都能获得
满足和成功。如:在欣赏散文“家是什么”中,要求能力强的幼儿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词,对能力弱的幼儿要求能说说散文的大致内容。这样幼儿都 能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对学习也会有兴趣。幼儿在认识事物、获取经验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性,所以要将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通过相互渗 透来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发展。
3、其次要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
一是化平淡为神奇。适当给平淡的事情添上一些神秘的彩,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书时采用一些启发性的语句,像“这是怎么回事呀?”“让我们来猜猜看”,来引 发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心。二是对浅显的现象给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对常见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兴趣。此时若把这些事物背后的奥秘告诉幼儿,就会重新激发起他们学 习的兴趣。如:幼儿对太阳的落山,天变黑的现象司空见惯,不当回事,可以告诉幼儿并不是太阳在我们头顶上走,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走,幼儿对太阳、地球再次产 生了新的认识兴趣。任何事物都有无穷的奥秘,我们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引导幼儿保持认识事物的兴趣。三是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践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认识 事物的最佳途径,而幼儿又大都喜欢动手操作,尽管尝试可能会失败,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则会长盛不衰,对学习的知识也会掌握得更多。动手操作能使幼儿的认识 由表面
趋向实质,从而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结实基础。
别忘了还要教给幼儿好的学习方法。教会幼儿学习提问,能培养幼儿乐于思索,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还能让幼儿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教幼儿提问,抓住契 机,鼓励幼儿提问。如和幼儿一起看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可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尤其是因果关系的问题“猫和喜鹊明明知道公鸡要上当,为什么每 次都让公鸡看家”,“假如猫和喜鹊不来救公鸡,会怎么样”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明白了提问的方法,提高了提问水平。有些幼儿难以提出问题,往往是由于生活范围 比较狭窄,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事实上幼儿只有在获得一些知识经验,初步形成某些概念之后,才能提出问题。要努力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实验者,去动手、去观察、 去发现、去思考,家长只是适时地给予指导。如:“会变的颜”,让幼儿先去观察颜,然后让他们动手去尝试颜是如何会变化的,并将自己的发现说出来,把 自己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再一起动手动脑去寻求答案。由于这些活动是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寻答案的,因而有效地培养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学习。
4、 实践训练
习惯、习惯,习了才会惯。同一个动作,同一件事情,只有做恶劣,而且要反复做,才能养成习惯。法国作家大仲马说:“每一个重复的动作都有养成习惯的肯能; 重复的次数越多,动作也就越成熟。”毫无疑问,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来于反复做,即反复的实践。如果家长在思想上重视了,而在行动上却没有耐心,那么培养孩子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人们知道:知识是基础,行为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会言行不一,许多孩子嘴上说得头头是道,行动 上却难以做到,“知”、“行”严重脱节。为此,父母必须加强对孩子行为的训练,创设孩子反复实践的机会,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交往、游乐、劳动等活动中,进 行学习技能、习惯的训练,获得“为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练习,反复强化,直至最后形成自动化的行为,养成一种自然的习 惯。
5、 环境熏陶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幼儿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万物细无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同样,父母努力创造和保持喜爱学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将会使孩子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萌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孩子也一定会有较好的学习习惯。相反,如果家长自
己整天打牌,你的孩子怎可能安心学习呢?
6、榜样作用
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最不喜欢说教。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正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所以它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儿歌、歌曲等等,作品中 的艺术形象有着巨大的魅力,会深深打动孩子,这些艺术形象所塑造的榜样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最爱模仿。他们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会给孩子 留下深刻的印象。家长应该懂得孩子的心理特点,在家中应经常给孩子将一些具有传统美德的故事;念一些有助于陶冶孩子情操的诗歌、儿歌;唱一些有助于孩子良 好性格形成的歌曲。
同样,幼儿又是好奇、好模仿的,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而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们学习的直接范例,为什么呢?家庭、教养机构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成 长的三大环境因素,但其中家庭又是对他们发展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首先,血缘关系、亲子之情对孩子发展提供了最强烈的感情氛围,因而父母的教育,影响最易 感染幼儿。其次,父母与幼儿朝夕相处,关系密切,你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幼儿时期,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 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良好行为
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7、坚持不懈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这需要家长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该要求孩子坚持这样做,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形成习惯。
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样强,家长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严格要求,切忌在教育子女上情感失控,并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孩子逐渐学 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也是意志的培养,有坚强意志力的孩子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就会勇敢,不畏缩,这将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 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必是一事无成。作为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只有持之以恒的要求、训练,下决心,甚至要下狠心,才能培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 的优秀孩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持不懈是取得成效的有利保证。
8、要求一致
习惯的“惯”字,有一以贯之的意思,就是说,要求和标准不能走样。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
为习惯特别需要家长在教育上的配合以至。家长对孩子在教育上取得一 致,意味着相同“信息”重复输入孩子的大脑,易于形成神经联系,促使习惯形成。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无所适从,逐渐养成钻空心子的心理。而且不同方向 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扰,容易形成孩子的两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当然,要实现要求一致,不是轻而易举的,家长应十分重视并努力去实现,可以订立一个约定,如果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发生分歧,决不要在孩子面前公开暴露矛盾,而要在事后交换意见,以求统一行动,这样的教育效果才会好。
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灵活处理,忌墨守成规。
(2)、设身处地,忌专横高压。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3)、恩威并重,忌言行偏
(4)、行为指导,忌唠叨罗嗦。
(5)、鼓励为主,忌负面强加。
(6)、宽严互渗,忌情感失控。
(7)、坚定立场,忌迁就退让。
(8)、具体明确,忌抽象模糊
一个好习惯的形成肯定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因为家庭教育同其它教育相比,亲合力、感染力更强。而且家庭教育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因此习惯更容易在 家庭中“遗传”传递。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 子。一位家长曾说过: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到“从自身做起”这样一句话。但要做到、做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制定规范,严格要求。在幼儿园幼儿有良好的学习 习惯,可惜幼儿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幼儿的习惯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但主要还在于家里家 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家长对子女溺爱、娇宠,使之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 习习
惯,家长可以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制定规范不能有例外。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好习惯在 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平时幼儿在家要培养他们学习认真的习惯,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有些家长面对幼儿园布置的任务不当回事,一味的任由孩子玩,说 什么入小学自然会好。殊不知,一些习惯都是在幼儿园时期就形成了,到时要改也难,真是悔之晚已。在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还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指导。指 导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好习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为重 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在形成过程中,常常有相反力量在作祟。我们要注意对幼儿学习习惯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只是说教,而要家园共同 配合,不断地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幼儿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才能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 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要形成好习惯,贵在行动!就让我们的幼儿在学习、活动、一日生活的行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