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择业思想对职业选择的启示
马克思择业思想对职业选择的启示
摘要: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阐述了重要的择业思想,他认为,将人类的幸福与自身的完美相结合是选择职业所必须遵循的指针,将自身愿望与社会关系相统筹是选择职业所必须考虑的因素。运用马克思的择业观指导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具有其历史必然性,不仅在于其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科学指导,更在于能使大学生避免在选择职业时陷入误区,即由虚荣心和职业美化支配的职业选择。新时代,学习与探索马克思的择业观对于指导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择业思想;大学生;职业选择
1835年8月,马克思顺利通过了中学毕业考试,他在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以崇高的为人类服务的理想信念为中心,阐述了关于职业选择的思想和观点。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择业思想的内涵
二、马克思择业思想指导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必然性
(一)马克思择业思想指导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必要性。大学生由于尚未完全成熟且缺乏社会经验,在职业选择时难免陷入种种误区,他们或仅注重物质利益,或仅追求个人价值,或缺乏独立性过度依赖父母,或盲目攀比、不脚踏实地[2],总之难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当代大学生择业误区存在种种表现,但究其根本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即被虚荣心支配的职业选择和被职业美化支配的职业选择。虚荣心支配的职业选择倒逼当代大学生必须以马克思的择业观为指导。调查显示,近年来各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功利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奖金报酬成为影响择业的第一因素[3]。从客观因素来考虑,城市发达、物质条件较为优越的工作岗位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大学生需要投身于条件较为普通的职业岗位,但由于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被虚荣心支配,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互相攀比,不肯扎根于平凡而朴实的岗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少数光鲜亮丽的职业竞争压力极大而更多朴素的岗位却无人问津的窘境。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固然是由岗位供给和就业需求失衡造成的,但也绝不可忽视高校毕业生不正确的择业观这一重要影响因素。职业美化支配的职业选择倒逼当代大学生必须以马克思的择业观为指导。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常常被幻想和突然的短暂热情所蒙蔽,正如马克思所讲:“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1]456大学生在择业时并没有对自己所选的职业进行细大学生择业观
致观察和仔细研究,因此他们对于自己所选的职业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大学生在职业初期会不由自主地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进行美化,将其幻想成为人生的价值所在。但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对这种职业开始倦怠,甚至想要逃离。其实,这正是大学生职业美化所造成的必然后果,他们从未真正衡量过自己将要选择的职业,因而他们难以选择到真正喜欢的职业。(二)马克思择业思想指导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性。用马克思择业思想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谋福利,为人类而献身是马克思所树立的崇高的职业理想,马克思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践行自己职业理想,为人类服务的一生。固然,要求所有当代大学生都像马克思那样终身为人类奉献是不现实的,但运用马克思的择业观指导大学生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到一个更加适合自己、更能使他和社会都得以提高的职位。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接受和运用马克思的科学择业观,引导自己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从而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马克思择业思想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升幸福感。马克思指出,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1]459。只有那些自觉服务于社会、为众谋利益、为百姓谋幸福、以人民的幸福为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的择业观有利于为在全社会构建正确的幸福观奠定理论基础[
4]。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应特别加强马克思主义职业观和幸福观的教育,倡导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自觉服务于人民众,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奉献中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三、马克思的择业思想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现实启示
马克思在其择业观中体现出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冷静深沉的理性对于每一位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净化心灵、升华人格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直接表现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到既能使自身得到完善又能推动社会发展,既体现个人志趣又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一)统筹各种因素选择最佳职业。当代大学生应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职业。体质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客观因素,决定着他是否能够持久地工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代大学生应该强健自己的体魄以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一个体质较好的人自然更容易抵御生活的冲击,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工作,因而,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职业便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体质的职业。当代大学生应选择适合自身能力的职业。能力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着其是
否能够高效地工作。大学生选择职业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综合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中心,选择最能够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如果考虑不周,选择了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他就无法在这份职业中有成就感,久而久之则会丧失信心,产生挫败感;如果太过保守,选择了毫无挑战性、无法展示自己能力的职业,那么他便难以在这份职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然会产生空虚感和职业倦怠。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综合考虑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选择既能够充分展现自身能力又充满挑战的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代大学生应选择能够独立创造、有尊严的职业。创造力是一个人职业价值的核心体现,只有从事具有创造力的工作才能体现自身的独特价值。尊严是使人高尚起来的东西,而有尊严的职业恰恰是那些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独立创造的职业。然而,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在就业前缺乏全面考虑,仅仅为了就业而就业,没有考虑自己能为这份职业做些什么,也没有考虑这份职业除了金钱以外还能为自己带来什么,这就导致他们容易轻视这份职业,进而影响整个人生进程[5]。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就业前应该充分考虑就业形势,合理选择那些具有独立创造空间的职业,虽然这些职业可能各不相同甚至有些较为困难,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因为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完成。(二))追求人类幸福实现自身完美。追求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是马克思择业观中的主要指针和最高准则。《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这篇文章已经经历了184个年头,然而它并未过时,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仍然适用。如今我国已处于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对于中国当代大学生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奉献社会的最好途径,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使自身完美的最佳表现,这两者并不矛盾。因而,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在选择职业时,兼顾社会利益和自身利益,在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超越自我。正如在北大座谈会上对当代青年所寄予的厚望:“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6]当代中国大学生在择业时应当遵循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的主要指针,在筑梦中国的伟大进程中圆梦自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