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近几年来,人们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关注。“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 500 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从1980 年到1999 年,全国就业人数净增2 . 90 亿人,相当于世界新增劳动力的33 . 7 %。从1998 年开始,又迎来了因往年的生育高峰带来的新一轮就业高峰,“十一五”期间新达到就业年龄的劳动力,较“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多近300 万人。
二是就业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作用,用人机制还不健全,仍然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计划安置,人才流动机制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完全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力市场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仍然大大滞后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不能适应我国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需要。这主要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就业职位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不那么需要大学毕业生。三是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当前,在就业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乃至不少家庭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如许多人的就业观念滞后,缺乏主动择业、创业的积极性,“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而且不从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出发,就业期望值过高。我们一方面应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看到近年来国家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各方面正在想方设法为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择业观和创业观,改变片面的就业认知,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面对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要具有明确的生涯概念,即人生职业目的要明确,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今天的大学生基本上是就业准备不足,生涯概念模糊,人生的职业目的不明确。我们的大学普遍进行的是较为理想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教育,而较少有结合大学生本人具体生命发展的生涯教育,即人生职业目的教育,大学生对自己一生的发展也少有设计,普遍缺乏生涯概念和职业目的。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拍(D .
E . SuPer )讲:“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是人生自青春期到退休所有有酬给或无酬给职位的综合;生涯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中国也有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调查显示,60 %的大学生
大学生择业观没有‘性涯”概念,即明确的职业目的,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缺乏了解,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这必然会使一大批学生对就业思想准备不足。
据沈阳人才市场2004 年对1 898 份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目标的抽样调查,有明确的就业目标的大学生为247 人,占13 % ;有就业目标但不明确的为475 人,占25 % ;没有明确就业目标的为1 177 人,占62 %。而且,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也不足,据同样的1 898 份调查表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
接受职业指导的情况是:多次接受职业指导的为186 人,约占10 % ;接受l 一2 次职业指导的为573 人,约占30 % ;从未接受职业指导的为1 139 人,占
60 %。就业思想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人才资源市场配置
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的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都会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人才交流会的对接成功率一般在30 %。要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做好人生职业目的即生涯规划,进行如下流程的自我规划:
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同时,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发展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人生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二)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适应多种工作的需要
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所谓的“就业难”不完全是供给大于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与大学生所学的知识相对陈旧,其应用价值转化率低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在就业结构性矛盾方面,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
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例如,来自沈阳地区的一份报告称:1990 年至2004 年6 月沈阳地区就淘汰了30 个职业,新生了60 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 一4 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计算机专业,2000 年,供需比是2 比1 ,但到了2004 年,供需比就变成了20 比l ;会计专业,2000 年的供需比是2 比l , 2004 年则变成了8 . 2 比1 。在上海,2003 年高校中60 %的本科生,就读于机械类、电工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10 个专业,而在生物制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性专业中,却出现大量的人才缺口,而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跟不上。紧缺的13 大类101 个职业岗位需大于供。
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根据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并拿到技能等级证书的现象。与此同时,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0 . 023 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 . 0491 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 名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达45 % - 65 %。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
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此外,大学生所学知识相对陈旧,其应用价值转化率低。据被调查的60 % 的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到40 % ,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的适应周期在1 一1 . 5 年,之后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2 一3 个月。
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对这些问题并没有思考至少没
有认真思考过。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体力,工业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技能,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知识转化率的高低。大学生在人才市场或劳动力市场与其他体的人们在同一个平台上竟争职业或岗位,靠的应当是学得多、学得快、学的东西实际应用价值转化率高。
为此,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注意多种知识的学习,不仅要学会鉴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而且敢于“抛弃”知识(筛掉过时知识、垃圾知识),由此而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形成由量到质的转变)。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用自己的能力取胜。把知识和才能转化为实际的行为,并能够适应不同工作需要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此外,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应以市场化视角来认识,并鼓励支持多元化就业,如:非单位就业、非组织就业、隐形就业,等等。随着产权多元化、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大学生就业的评价体系也应不
断创新和完善。
(三)要自觉增强独立生活能力,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就业理念
今天我国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依赖性强,创造力弱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一个人到了18 岁,就标志着他的人生进人了成人阶段,“独立”意识应是很强的。而在现实生活中,青年人是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工作的,在被调查的体中占40 %。我们经常看到在人才市场工作的大学生后面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成交率。
同时,一些大学生就业理念滞后,能力存在危机。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根据相关调查,大学生就业理念由于受到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存在着四个方面的误区,值得注意: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的某些院系2 / 3 的学生毕业首选出国,不分析家庭、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应和承受力大小,结果“海归”变成“海待”。
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映,对劳动力和人才承受力最大、需求
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 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 ,工业新增产值的76 %是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创税分别占全国的60 %和40 %。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外企。三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和条件,而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各方面准备不够,缺少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
三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虽不情愿但仍选择考研,在大学里流传“大四不考研,天天都过年”。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研究生与本科生同时进人市场竞争,硕士生工作的成功率也开始下降。因此,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适合发展的机遇,
艰苦的地方能磨炼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是青年人成才的沃土。注意能力培养是大学生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当今社会已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职业再生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始终。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人手。我们在日常人才市场的运行中发现,就业率高的专业毕业生和易于到工作的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大学生平时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按就业岗位说明书指标进行修炼,不断增强自己适应用人单位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这些都属就业指数,把握这些并不断提升自己,就业就变成了快乐的事情。最后,注
意研究、分析人才市场信息,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就业之前,一般既缺少社会、学校的指导服务,也缺乏对就业、择业的研究。为此,大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走向社会之前,像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一样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在充分调研分析后,选择到适当的地域、行业、企业去就业。
(四)要不怕挫折,敢于让社会挑选
不可否认,现阶段,许多单位在选人用人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乏一个合理的普适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20 世纪90 年代后期的水平,但在管理方面却是发达国家20 世纪20 年代的水平。中小企业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采取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
与此同时,我国人才市场配置、服务手段粗放。目前,大学生进人人才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具体表现为定位初级、管理粗放、产品粗糙。为大学毕业生服务的从业人员和专业性公司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大学扩招速度和
大学生总量的增长快于为人才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增长;二是人才服务机构过去一直由政府所属机构独立经营,缺少竞争性,发展较慢;三是人力资源服务业传入我国较晚,其技术性、技能性、理论性以及专业化的公司还没有成长起来。
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人才资源。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占从业人员的37 %一40 % ,而我国仅占5 %。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工作。
因此,从社会客观方面来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着重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选人、用人的思想观念问题,培养战略性思考,养成正确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择人的习惯,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有较为充足的人才资源保证;需要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公司,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性、技能性、专业化的服务,同时规范就业市场,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以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需要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发布渠道,在全国真正形成就业代码规范,就业信息统一开放,就业指导科学合理,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互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公益性和公共化服务中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做细、做深、做好。
从大学生主观方面来看,由于上述实际问题的存在,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绝刘·不能靠等、靠、要,靠别人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应该不怕挫折,敢于让社会挑选。从一定意义上说,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还
属于知识型教育,许多大学缺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技术培训,从校门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大门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在即将进人社会工作之前,积极地通过培训、咨询和测试来提高上岗前的职业能力;扬长避短,百折不挠,勇敢地让社会挑选,努力地参加竞争,全面地锻炼自己,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需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