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对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影响探析
【摘 要】本文描述了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现状,发现经济基础、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等因素对毕业生择业观具有一定影响。家庭背景越好,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额越高,父母的社会地位越高,拥有的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其子女求学和就业服务的能力越强,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家庭背景 毕业生 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47-02
一、前 言
据我国教育部、人事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毕业生人数有413万人,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9%。2010年我国有630万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2011年650万,预计2012年7月,将有毕业生671万大学生毕业,毕业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被调查对象被问及这样的问题时“你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哪里”,44.74%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是“盲目扩招的结果”,也有29.39%的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个老问题,与金融危机和盲目扩招没有直接关系”,24.12%的读者选择了“这个问题太复杂,说不好”。[1]可见,外部环境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否成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由于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和大学生就业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导致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由此所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讨论。在对大学生就业取向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发挥着其独有的优势。一方面家庭背景通过对子女受教育机会、受教育层次、受教育质量和受教育专业等方面的影响来间接影响子女未来的就业情况;另一方面,家庭背景也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直接影响,如利用职务之便及人际关系安排子女就业,这种影响将在子女就业方面长期存在。所以,本文选择家庭背景来研究其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
二、家庭背景对应届毕业生择业观的影响现状
大学生择业观费孝通先生说过,我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自己为中心,然后逐步向外推移。像
水中的波纹一样,也就是说,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是以己为中心大圈套小圈的关系圈。差序格局对社会的影响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系”、“人情”、“后门”、“面子”等等。[2]
通过以父母为核心延伸出来的家庭关系网络在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机会方面扮演了重要角,在“已实现就业”的人中,通过“父母”、“亲戚”、“父母的朋友”、“亲戚的朋友”及“关系一般的熟人”来获取就业机会的人数约占已就业人数的34.7%。其中通过网络或杂志传媒途径到工作的占已就业人数的14.8%,而通过学校、老师或人才招聘市场获得就业机会的占已就业人数的11.2%。[1]可见,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机会的主体还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关系网络,而面对着这样一个社会事实,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发掘出可供利用的家庭关系。
1.家庭经济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在家庭所拥有的资源中,经济资源是基础。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子女所受教育的质量也就越好,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相对比例的教育性投资就较大。在面对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问时,只有2%的人认为自己的家庭收入水平在当地处于很高的状态,而认为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也只占到28.1%,有41.8%的人选择了家庭收入与当地一般水平差不多,23%的大学毕
业生认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要低于当地平均水平,而也有5.1%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家庭收入状况大大低于当地平均水平。[1]在大学毕业之际,家庭能否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也是影响许多毕业生选择是否继续求学以获得更高学历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的地域限制更少,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灵活就业,同时也具备较强的本地优势,而来自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对于因地域因素所造成的求职花销,会做更多考虑,因而一些有竞争力的或是待遇较好的异地单位则很难出现在其考虑范围内,而往往不得不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放弃与其他求职者公平竞争的机会。
2.家庭文化程度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家庭文化程度则主要体现在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上,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得到的家庭教育就越好,能更好地挖掘子女的才能与潜力,从而更好地判别有关学校、教育、就业机会的信息,给予子女学习和就业上更明智的指导。不仅如此,父母如果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就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们接受某种文化,从而使其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更容易获得成功。通过让调查对象选择其“父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文化程度”进行统计,得到“父亲的文化程度”为
小学及以下的占15.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9.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5%,大专层级的占11.7%,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2%,可见,在所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父亲的文化程度普遍集中在初中层面,而“小学”、“高中”及“大专”也都占有较大比例。“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之“父亲的文化程度”而言,在总体分布态势上与父亲的文化程度走势相当。[1]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往往更加以人为本,父母充分尊重子女的个性特点,客观评价子女的自身潜力,合理定位子女的发展方向。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往往更加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父母注重激励子女的成才愿望,充分调动子女的学习积极性。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职业价值追求。
3.家庭社会地位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家庭社会地位越高的大学生较其他家庭选择就业的可能性更小,选择继续学习深造的可能性更大。家庭文化资本越高的家庭毕业生也呈现该趋势,积累了一定社会资本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继续求学提供稳定的经济资助,使毕业生作出推迟就业的选择。从统计数据来看,43.9%也就是接近半数的大学毕业生在选择“亲戚朋友的最高政治级别”时选择了“科级及以下”,这其中就包含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家庭并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在政府机关任职,所以政治级
别就无从谈起,而也有43.4%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亲戚朋友最高政治级别为“县(处)级”,选择地(厅)级的只占12.8%,[1]可见,部分大学毕业生家庭还是具备一定掌握社会公共资源及权利的能力,也存在了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为其搜集有用信息、进行就业推荐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竞争的公平性提出了挑战。在选择工作单位时,家庭社会地位越低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党政部门、科研机构,这与这部分单位工作稳定;受市场影响程度小,失业、下岗的概率小可以为家庭减少压力有关。在就业途径方面,由于受社会地位的限制,家庭社会地位较低的大学生就业面较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