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的三大河流
中国最长的三条河流
世界上最长的三大河流
亚马逊河的基本简介:
亚马逊河全长6440公里,流域面积691.5万Km²,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为世
界第二长河,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从秘鲁的乌卡亚利-阿普里马克
Ucayali-Apurimac水系发源地起,全长约6,751公里,它最西端的发源地是距太平洋不
到160公里高耸的安第斯山,在大西洋,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约66000亿立方米,相当
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河口宽达240公里,泛滥期流量每秒达28万立方米,泻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边160公里内的海水变淡。
亚马逊河若以马拉尼翁河为源,全长6299公里,若以乌卡亚利河为源,全长6436公里,仅次于尼罗河,为世界第二长河。又是世界第一大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7.5万立
方米/秒,年均径流量69300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度1200毫米,悬移质含沙量为
0.22kg/立方米;,输沙量为9亿吨。丰水年时,中游马瑙斯附近河宽5公里,下游宽20
公里,河口段宽80公里,河口呈喇叭型海湾,宽240公里。下游河槽平均深为20一50米,最大水深100米,水位年变幅为9米。上游伊基托斯年均流量20420-28200立方米/秒.从伊基托斯至入海口,亚马孙河的平均坡度为0.035米/公里。
水量终年充沛,河口年平均流量为22万立方米/秒,洪水期流量可达28万立方米/秒
以上,为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上源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平均比降
约5.2‰。进入平原后比降微小。中下游平均流速为0.7-1.7米/秒。水深河宽,巴西境内河深大部分在45米以上,马瑙斯附近深达99米。下游河宽达20-80公里,河口呈喇叭状,宽240公里,浅滩沙洲罗列。海潮可涌至河口以上960公里的奥比多斯。干流有5,000
多公里可全年通航,吃水5-6米的海轮可自河口上溯3,700公里至秘鲁的伊基托斯;全水
系内可供通航的河道长度达3万公里正常水位。水力资源也相当丰富,但尚未充分开发。
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上游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年雨量2000毫米以上。亚马逊河沉积下的肥沃淤泥滋养了65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著名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就生长
在亚马孙河流域。这里同时还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平原地势
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因而这里河流蜿蜒曲流,湖沼众多。多雨、潮湿及
持续高温是其显著的气候特点。
亚马逊河这里蕴藏着世界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各种生物多达数百万种。亚马逊河
最以其为世界淡水观赏鱼主要产地而闻名。其丰富绮丽的淡水热带观赏鱼一直牵动全世界
观赏鱼爱好者和生物学家的心。
亚马逊河还有一个世界自然奇观--涌潮,它可以和我国的钱塘江大潮相媲美。在穿越
了辽阔的南美洲大陆以后,亚马逊在巴西马拉若岛附近注入大西洋。亚马逊河的入海口呈
巨大的喇叭状,海潮进入这一喇叭口之后不断受到挤近而抬升成壁立潮头,可以上溯
600~1000公里。一般潮头高1米~2米,大潮时可达5米。巴西人把亚马逊海潮称为
“波波罗卡”,涌潮时游人争相前往。每逢涨潮,涛声震耳,声传数里,气势磅礴。
亚马逊河全长6440公里,在世界河流中位居第二。亚马逊河每秒钟把116000立方米
的水注入大西洋,流量比萨伊河约多3倍,比密西西比河多10倍,比尼罗河多60倍,占
全球入海河水总流量的20%。水量充沛、水力澎湃,河口淡水冲入大西洋中达160公里。
支流中,7条长逾1600公里;最长的是马代拉河,长逾3200公里。
由于赤道附近多雨地区,亚马逊水量终年充沛,亚马逊河口年平均流量为每秒22万
立方米,使它成为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人自豪地称之为“河海”。据
估计,所有在地球表面流动的水约有20-25%在亚马逊河。
虽然在习惯上亚马逊是指整个河流,但是按秘鲁和巴西的命名法它只适用于某些河段。在秘鲁,主流的上游到伊基托斯称为马拉尼翁Maranon河,从伊基托斯到大西洋称为亚马
逊河;在巴西,从伊基托斯到内格罗河河口称为索利蒙伊斯Solimoes河,从内格罗河到入
海口称为亚马逊河。
亚马逊部分雨林辟为保护区,例如己西塔帕若斯河岸边的亚马逊国家公园,面积近10000Km²。然而,伐林速度若不减慢,亚马逊这片占全球林木总面积2\3的广大森林,将
在21世纪消失。
尼罗河的基本简介:
尼罗河是一条非常古老的河流,约在6500万年前的始新世就已存在,河道曾发生多
次变迁,但它总是向北流。在更新世,朱巴和喀土穆之间曾是一个大湖,湖水由当时已经
存在的青、白尼罗河补给。后来,湖水高出盆地边缘,通过喀土穆以北的峡谷,向北沿着
古尼罗河流入地中海,水系。
又向西经一段流程注入艾伯特湖蒙博托湖,苏丹平原。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Nile,非洲主河流之父,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布隆迪高原探险者们相信尼罗河的发源地应该是位于卢旺达
境内的纽恩威热带雨林,有关尼罗河发源地的争论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就一直存在,自
南向北,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南苏丹、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
地中海。干流自卡盖拉河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671km,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支流还流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约335万k㎡,占
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入海口处年平均径流量810亿㎥。所跨纬度从南纬4至北纬31。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
比亚高原,白尼罗河发源于布隆迪高地是尼罗河的主要补给二者在喀土穆汇合。尼罗河最
下游分成许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这些汊河流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面积约24000k ㎡,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是古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穿行在沙漠中的尼罗河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
诞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因此,尼罗河
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十月以后,洪水消退,带来了
尼罗河丰沛的土壤。在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在干
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走廊”。埃及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就是埃
及的母亲”等谚语。尼罗河确实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她为沿岸人民积聚了大量的财富、缔造了古埃及文明。6700多公里尼罗河创造了金字塔,创造了古埃及,创造了人类的奇迹。
现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埃及人称尼罗河
是他们的生命之河。
长江的基本简介:
长江,亚洲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它发源于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峰。长江支流众多,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由北至
南966公里余。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
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仅次于亚马逊河以及非洲的刚果河,位居世界第三。
长江开始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时的燕山运动,在长江上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缓缓抬高,形成许多高山深谷、洼地和裂谷。长江中下游大别山和川鄂间巫
山等山脉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进一步向西部退缩。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
四川盆地缓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断发展,云梦、洞庭盆地继续下沉。今3000-4000万年前
的始新世、发生强烈的喜马拉雅山运动、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长江流域普遍间
歇上升。其上升程度,东部和缓,西部急剧。金沙江两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显著抬升,同时形成了一些断陷盆地。在河流的强烈下切作用下,出现了许多深邃险峻的
峡谷,原来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归并顺折向东流。长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较小,形成中、
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带下沉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两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阳平原、苏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0万年前时,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长江流域西部进一步抬高。从湖北
伸向四川盆地的古长江溯源浸蚀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东西古长江贯通一气,在四川宜
宾岷江和金沙江汇合为长江。江水浩浩荡荡,注入东海,十分雄伟。
中国古代文献中,常用“江”特指长江。东晋王羲之和孙绰是较早用此“长江”之名的。王羲之写信给殷浩说:“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
江!”《晋书·王羲之传》;孙绰上疏曰:“天祚未革,中宗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而已,实赖万里长江画而守之耳。”《晋书·孙绰传》
长江干流各段名称:源头至当曲口藏语称河为“曲”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长358
公里;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境的巴塘河口,称通天河,长813公里;通天河与位于可可西
里腹地发源的长江北源楚玛尔河汇流后,向东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巴塘河口至四川省
宜宾岷江口,称金沙江,长2308公里;宜宾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约2800余公里,通称
长江,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间称“川江”奉节至宜昌间的三峡河段又有“峡江”之称,
湖北省宜昌宜都至湖南省城陵矶间称荆江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江苏省扬州、镇江以
下又称扬子江。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流域内高原、山地占65.6%;丘陵占24%;平原、低地
占10.4%。长江航运发达,有“黄金水道”之称。
支流湖泊有雅砻江、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以及滇池、草海、洪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重要湖泊,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运河
相交。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