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策略
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结合学科特渗透劳动教育,是发展学生劳动素养、培育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以高中生物学为例,谈谈学科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以特学生社团为载体,课内外结合渗透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要鼓励学生通过“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来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择什么时间让学生“出力流汗接受锻炼”?这是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科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课外进行补充,做好课堂内外的结合。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基于学生兴趣成立的学生生物社团是课内和课外结合的极好方式,不仅能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又能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加强学生的劳动锻炼。
生物社团的活动基本是实践探索活动,多是通过劳动生产出丰富多样的产品,而这些劳动产品几乎都是高中生物学知识、生物学技术的运用和实践。例如:结合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学习内容,我们指导学生在室外生物园地种植白菜、萝卜、黄瓜、菜薹、西红柿等绿有机蔬菜,并体验水稻插秧等农耕劳动;结合发酵工程的学习,我们组织学生生产红酒、泡菜等;结合植物细胞工程的学习,
我们指导学生在植物组培室、室内生物园生产植物组培小盆栽和各种花卉等等。
由于在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理论知识,因此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更多的时间能用于学生“出力流汗”的劳动锻炼和劳动感悟,如在有机蔬菜种植项目中,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其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在酿酒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丰富经验、技艺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品质。
基于教学内容的社团实践,有效实现了课堂内外的结合,而学生丰富的实践成果,也让劳动教育的效果显而易见。
二、以社团项目为主线,全程渗透劳动教育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是以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为主线,以获得真实的产品为项目实施目的,强调学生经历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自觉反思、解决产品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在内化生物学科知识的同时,又有机渗透了劳动教育的内容。
以红酒生产的劳动锻炼为例,学生在学校的“红酒作坊”参与了从原料购买到葡萄破碎发酵、酒液过滤、分瓶灌装、成品包装乃至校园售卖的全过程。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学生的劳动无处不在:购买原料、过滤分装等,学生出力流汗辛勤地劳动;改进生产环节、设计产品包装,学生创造性地劳动;严谨操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学生诚实地劳动。校内集体合作完成酿酒任务后,教师又要求学生在家自酿葡萄酒,
让学生自主掌握一项实用的生活技能。学生回家后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发酵器具,独立完成葡萄酒的制作与包装;回校经验分享环节,还要设计自酿葡萄酒的广告词,加入校园自酿红酒的义
例谈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策略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李葳
劳动教育
****************
卖活动等。
这种从原料到产品的劳动项目,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锻炼机会,又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劳动创造财富,因而深受学生欢迎。
三、以社团劳动锻炼为途径,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这是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
生产劳动是生物学生社团主要的劳动锻炼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主要途径。例如,在室外生物园,学生们能清晰地观察作物的生长环境、生长变化,能真实地参与整地、插秧、播种、收获蔬菜等劳动环节。这使生物学的理论学习与劳动锻炼结合起来,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也培养了学生尊重劳动成果、尊重普通劳动者的价值观以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劳动品质。
每年的五月,正值谷雨时分,是插秧苗的时候,生物社团的学生们也会进行农耕劳动实践。从下面学生的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
插秧
插秧,,让我们体验耕种的艰辛
高一(6)班傅晓娟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生活在今天繁华城市中的我们,已经远离了过去繁忙的农作生产。近日,在学校生物园地里,我们也试着耕种一块小地。5月23日中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先翻地,再灌水。
温馨提示:请拿稳工具——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居然有同学手上磨出了水泡!
地泡了几天,我们的水田终于整理好了。5月26日中午,我们终于可以插秧了。老师告诉我们:“一次只
分四、五根秧苗插入,要注意用手指保护根系。要将根插进土壤,否则秧苗会漂起来;但也不要太深,太深不利于生长。自己多体会这个力度吧。”
自酿葡萄酒的制作方法
这次让高一(2)班的沈畅同学好好炫耀了一把。他一点都不怕脏,立刻脱掉鞋袜,抢先赤脚下田。只见他躬身后退,一撮一撮很快插完了两行,还真像那么回事。
这块水田并不算大,但劳作一会我们仍然感到腰腿酸痛。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珍惜粮食,但我们一直不以为然。今天我们小小地实践了一次,才切身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在护肤品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学生从最简单的手工皂开始,逐步打造出护手霜、润唇膏、乳液、柔肤水、洁面慕斯等一系列的护肤产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不断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改进生产操作;需要精心设计产品包装进行校园宣传;需要根据用户的反馈及时调整产品配方。学生开拓进取的劳动精神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四、以社团自主管理为媒介,全面丰富学生职业体验
生物社团强调在学科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管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职业岗位体验。在社团的各类生产活动中,学生需要经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生产、包装、销售的岗位工作过程,由此获得贴近现实的职业体验。而这些体验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兴趣、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生物产品推销的职业体验让学生印象深刻,也使学生大受裨益。如最初到办公室推销有机蔬菜时,学生非常害羞,向老师推介产品时就像犯错的孩子。但看到有同伴成功卖出手里的蔬菜时,大家又深受鼓舞,勇气大增。慢慢地,学生克服了胆怯,推销时语言也流畅自然起来,开始比拼谁卖得最多了。回到校园广场摆摊展销时,学生们已经学会如何分工协作了。此外,学生通过室内外生物园地的维护、来宾的参观引导解说、无人小超市日常管理等环节的锻炼,也获得了服务性劳动的丰富体验。
劳动教育绝不是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工作,各学科应充分发挥专业特,充分利用学科教育资源和手段,拓展劳动实践场所,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责任编辑廖林
劳动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