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节奏感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
摘要
节奏感是表演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舞台的表演效果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舞台表演一般包含话剧、音乐剧、歌剧、戏剧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但无论哪种舞台表演形式,都离不开节奏感。因为,节奏感的配合使用可以给演员的舞台表演带来多种好处,例如,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鲜明、调动现场气氛、增强舞台的旋律感等,如果节奏感把握好,则可以突出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抓住观众眼球。那么演员如何作到快速掌握节奏感呢?关键因素是精准把握节奏点。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节奏感的概念论述、节奏感的构成要素以及节奏感的表现形式等内容的分析来研究节奏感在话剧表演中的重要性。过程中,将以经典话剧《赵氏孤儿》和《阵亡士兵拒葬记》对节奏感的把握作为案例进行效果实证分析。
关键词:节奏感;舞台表演;重要性
前言关于亲情的片段
近年来,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并且有“复古”的趋势,人们重新对传统文化形式感兴趣,并追求舞台表演的艺术性,人们希望从舞台表演中获得更多的精神需求,这对演员的整体素体也提出了挑战。而在舞台表演中,不论从整体表达效果来讲,还是从观众的视觉需求来讲,节奏感都起着关键作用。但这
一点也恰是很多演员在演出时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本文将从舞台演出的节奏感出发,并以《赵氏孤儿》和《阵亡士兵拒葬记》等话剧使用节奏感的效果为例,来分析和论述节奏感对舞台表演的重要性。
1 话剧节奏感概述
在舞台剧情中,一个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建立在节奏感的基础之上的,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只有感知并把握住创作中的节奏感才能将一部好的作品生动的表现出来。如果节奏感缺失也就丧失了人物灵魂。[1]节奏感作用极大,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角以及整部剧的观看效果。
在舞台上,如果演员未能意识到节奏感的重要性,未能正确认识节奏感,不能对节
奏感有一个准确的把握,那么可能导致最终的角饰演以失败告终,所饰演的角也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和喜欢,也让舞台剧失去了它的魅力。而对节奏感有准确把握的演员,是能够随着舞台剧情的向前推进,来适时运用节奏感,并根据角的过往经历,将人物的微表情和微情感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但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节奏感是动态的,它是根据剧情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为一个演员对角的肢体、眼神、语速、语气、微表情等不同节奏因素的处理。
因此,演员对节奏感的重要性认知以及技巧把握对舞台表演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对我国的表演事业也是具有推动性意义的,本论文的研究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创作。
1.1 舞台节奏感的概念
节奏一般只的是一种规律的、持续的、完整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表现在大自然界中或者人类活动中,它与韵律有关,变化与变化之间存在着某种结构上的练习,整个过程是一个连贯一体的整体。[2]而节奏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就如同鱼与水的关系,没有了节奏感,舞台就失去了灵气,演员的表演节奏更是直接影响着整个演出的效果。
舞台上的节奏具体指的是演出节奏,这是一种使用节奏韵律来激发观众与演员及演出内容产生出相对应的情感体验的表现形式,也是演员在塑造所饰演的角形象的心理与情感的具体表现之一。节奏感能够随着舞台剧情的发展将表演推向高潮发展,让观众忘却自己并非身在剧院,而是故事之中。同时,舞台节奏感也是舞台表演的处理手段之一。节奏对话剧表演效果的传递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话剧表演中,包括舞蹈、演员的服饰、后台整体调度、彩搭配以及全体演员的妆容等诸多舞台配套元素也都要与节奏感相呼应。
节奏感一般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但又不局限于抒情性作品,它可以普遍运用在任何舞台表演的作品之中。节奏感在舞台表演中使用十分普遍,对于舞台表演者来说,节奏感不仅是表演者内心活动的律动,也是使用肢体语言活动将内心活动的外化表现。而演员的舞台节奏感则是重中之重的存在元素,因为,节奏感是评价演员表演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演出过程中可直接影响观众的观感与内心情感体验的核心因素,所以节奏感的把握对演员能否更好地完成表演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舞台节奏感的构成因素
舞台表演活动中,舞台节奏感的主要构成因素有两种:演员正确的节奏和速度。
首先,节奏是演员演出时的节奏感基础,演员正确把握节奏是节奏感的首要构成因素。作为演员在舞台上表现的基础性构成,节奏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组成也是丰富多彩的,既包括配合演员的具体妆容、舞台时空布局、后台的整体调度与舞台布景的彩配置,也包括现场气氛是否适宜,还包括风格、体裁、演出气氛、民族特征等多元节奏,甚至
表演者的内在激情和观众的情绪也包含在内。
其次,速度是节奏感表现的另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与节奏共同构成节奏感,根据表演者在舞台上的不同节奏感其表现程度也不一样,一般分为快、中、种。
从以上论述可知,速度是与节奏完全不同的因素构成,但二者又不失相互隔离的概念,他们共同作用于节奏感的效果实现,是一种休戚相关的关系。比如,不同的舞台艺术,虽速度与节奏的规定不同,戏曲一般会固定节奏,而话剧就不同,它的速度和节奏并不是提前规定好了的,它需要演员在表演时根据情节情形用正确的节奏感去感觉和领会所饰演的角包含的内外部节奏,再通过台词和表演外化表现形式来获得舞台节奏感的系统完整性。
2 舞台节奏感的体现形式
这里以我国戏剧史上公认的经典之作《赵氏孤儿》为例,《赵氏孤儿》的故事情节本身是非常适合拍成商业大片的,但如今,却成为了著名导演陈凯歌的败笔之作,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影片对节奏感的形式融入不够适当。如果节奏感设计得当,融合恰当,那么这部影片将很容易产生扣人心弦的力量。比如,在屠岸贾残杀赵氏全家三百口的片段中,程婴不惜骨肉亲情舍命用自己的儿子换回赵氏孤儿的情节是可以一个核心节奏点,并对其大做文章,演出中再配以演员的节奏感形式,将达到好莱坞大作的效果。
2.1 外部节奏与内部节奏
话剧当中,演员对形体节奏的把控主要在于外部节奏和内部节奏这两个核心的关键点。[3]内部节奏,指的是与演员自身有关的节奏,是演员首先要在内心深刻认可并舞台虚构出来的角,并深刻理解和体验角的心理节奏,来外化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表现出角人物的情感变化。外部节奏则是演员通过形体动作节奏和语言台词节凑的外化形式表现来表达所饰演角的内心世界变化过程。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这二者密不可分,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2 肢体节奏
在舞台表演中,肢体节奏一般指的是,为表现某一角而进行的肢体动作。具体来讲,只要是演员正在舞台上演出某一角,那么他的所有举动都是肢体语言,如微妙的表情、转身抬头、坐立行走等等。肢体节奏亦是舞台语言之一,是演员在创造角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2.3 语言节奏
台词及语言是舞台表演中的关键部分,也是每个演员必须掌握的表演技巧之一,在这里语言节奏指的是明显的有声语言。语言节奏是演员在舞台上说话的节奏,是角外化内心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演员通过语言的快慢、强弱、韵律、长短变化和抑扬顿挫等手法来表现传递所扮演角的身份特征、情感情绪变化、情节发展变化以及性格类型等信息,好的语言节奏能够使角特征更加突出。
3 节奏感在话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3.1 有助于构建话剧内容的整体框架
节奏让艺术跳动了起来,也让艺术发出了吸人眼球的光芒,它是律动也是本质,它的美就似风中之柳,亦动亦静,它的节奏感伴随着四季的更替遵循着大自然变化的规律。
[4]这也正是音乐和舞蹈的魅力所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节奏感,有规律地进行韵律强弱变化和旋律长短变化,是节奏感带来的魅力。音乐节奏与舞蹈节奏共同形成了一个艺术合体,让舞台表演更加多元化、立
体化,而二者多次重复融合后,就形成了话剧舞台的整体框架。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不成功的原因正是因为节奏之殇而影响了整个剧作的架构和效果。加之,《赵氏孤儿》剧作的故事原型本就有所失真,而节奏感又没有体现出来,所以显得失败。但值得对比的是,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元杂剧《赵氏孤儿》,因为融入了节奏感而使故事情节真正有了惊心动魄的感觉。
3.2 赋予音乐和舞蹈的个性律动
我国的民族舞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区分民族舞风格特征和个性律动的核心元素就是节奏感。下面我以蒙古舞为例进行论述,蒙古舞是世界上最讲究节奏感的民族舞蹈形式之一,它靠着音乐的鼓点和肢体的节奏将舞蹈的韵律表现出来,非常明显的舞蹈特点就是挥手、扬鞭。但是,朝鲜舞和黎族舞则采用了另一种节奏,风格和节奏点与蒙古舞完全不同。由此可知,舞蹈用节奏感来区分出个性,同时又赋予了伴奏的音乐以视觉律动。[5]因此,节奏感是舞台演员在表演中的创作出来的形体艺术,它赋予了剧情特有的个性韵律,从而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美。
3.3 营造话剧舞台中独特的语言节奏感
我国拥有数不胜数的国粹文化和艺术精华,而这些国粹都要依靠语言作为载体才能传承并发扬光大,语言也被视为话剧表演中不可替代的关键部分。但是,组成舞台语言
的内容包含口头语言、环境语言和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其中,话剧中运用最多的是口头语言,一般会使用演员间的对白、角的内心独白或者旁白解说等形式。而在话剧舞台上,节奏是被事前固定化了的,演员不需要林场发挥,只需要按照固定的节奏去演即可,节奏决定着演员整场舞台表现的真实效果。[6]例如,在话剧《阵亡士兵拒葬记》里,戏一开场,士兵甲就说“这个耗子吃的尽是我们美国在最近二十年中生出来的青年人中间的优秀分子”,用点睛的语言节奏将剧情拉开帷幕,同时深刻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一开场就用语言节奏抓住了观众的内心,这直接加强了作品的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3.4 凸显话剧舞台中演员优美的形体
话剧舞台上,形体艺术和肢体语言是配合剧情发展所必须的形式,而形体对节奏的把握能够增强话剧的舞台审美,因此,肢体节奏感同样重要。而这需要演员协同把握外部节奏和内部节奏,并将二者融会贯通,巧妙使用。有些时候,形体节奏的艺术表现力要远大于语言节奏,演员优美的形体节奏呈现出的效果则更加的细腻化。内部节奏主要表现的是演员对所饰演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情变化,需要外部节奏加以配合才能完成。外部节奏可以直接展现角变化,进而为观众呈现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节奏。比如在电影《赵氏孤儿》中,屠岸贾的形体表现一直都处于平淡陈静的状态,让观众觉得这个人寡淡无味,没有情感,这主要是因为演员的肢体行为缺乏节奏感,让这个人物形象显得缺少爆发的张力。[7]
3.5 巧妙配合舞美实现情感升华
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都少不了舞蹈的配合,舞蹈让舞台有了柔韧感和灵性,让舞台活了起来,而演员对舞美节奏感的把握和使用更可以增强角的情感表现。但是,舞美的节奏感是通过舞台效果完成的,舞台灯光、演员服饰、演员妆容以及演员肢体的共同协调展现,这些因素在实际的舞台效果中是相辅相成、相互呼应的,舞蹈节奏感的把控可以更完美地烘托舞台现场,而舞台现场在光线、彩、空间的搭配上则更能衬托舞者的优美,多元化因素共同将人物和观众的情感升华向高潮推进。
结语
总体来说,节奏感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贯穿表演全过程,对舞台表演效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加之,本人在现实实践中多次亲身感受了成品话剧的演出,经过体验之后,我深深感到节奏感在舞台表演中所扮演的角和它的重要性所在,也将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继续用心体会节奏感,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让自己的节奏感逐渐升华。但是,有关节奏感在舞台表演中的研究仍需完善,我将用穿透式研究和亲身实践为我国的艺术事业做出更多更新的贡献,愿与此后工作生活共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