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代满汉服饰上所体现的文化交融
浅谈清代满汉服饰上所体现的文化交融
作者:李睿凝
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7期
        摘要: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融的大趋势是势不可挡的,满族入关以后既吸收了汉族传统的服饰制度又保留了本民族服饰的特,形成了满汉交融的服饰特点。从满汉服饰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满汉服饰交融的具体表现等方面入手,试从满汉民族服饰的历史文化背景、满族的民族特“马蹄袖”、顶戴花翎、旗袍等方面,浅析满汉服饰上的文化交融。
        关键词:满族 汉族 文化交融 服饰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111—02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多体现在服饰上。目前,满汉服饰上的文化交融学界现有研究较少,接下来从文化背景入手,介绍了满汉服饰上所体现的文化交融。
        一、清代满汉服饰交融的历史背景
        满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其先民保持着半游牧、半渔猎的生活方式。服装的款式和纹样不仅是客观生活与环境相适应的产物,它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满族先民处于游牧、渔猎相结合的经济形态之下,骑马是满族先民出行的主要方式,打猎是其获取食物的主要形式,在寒冷的东北林间狩猎则必然需要厚实的毛皮取暖,经济形态和自然环境决定了满族先民的服饰特点。
        相比而言,汉族的服饰纷繁复杂,变化较大。汉族古代服饰很讲究装饰,对服饰的等级差别要求严格。主要有裙服、袍服、襦裤服等类型。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服饰的鲜明特点,正是他们不同文化背景的写照。
        清立国后,为了保持民族特性,维护自身统治,“崇德二年,谕诸王、贝勒曰:昔金熙宗及金主亮废其祖宗时冠服,改服汉人衣冠。迨至世宗,始复旧制。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循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经。嗣后凡出师、田猎,许服便服,其馀悉令遵照国初定制,仍服朝衣。并欲使后世子孙勿轻便弃祖制。”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满洲贵族为了巩固统治颁布了“剃发令”,剃发令这一民族压迫政策,引起汉族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最终被迫废除此令。顺治二年,清军攻
入江南,满洲贵族再次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剃发易服”再次颁布实施后,又一次激起了强烈的民族矛盾,清统治者迫于压力而采纳部分汉官的建议,实行“十从十不从”的政策,即“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官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此后,大部分汉族人被迫剃发着满族衣冠。然而冲突虽是必然的,但是两个民族之间的交融却是无法避免的,服饰的演变也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中不断向前发展。
        二、清代服饰所体现的满汉文化交融
        冠服是中国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社会,冠服制度已经成为体现统治者阶级意志、区分等级尊卑的重要体现。清朝入关后,虽然大力提倡“剃发易服”以保持本民族的独立性,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古代汉族统治者君权神授、礼仪尊本等观念的影响,在服饰上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元代时期,一些服饰的前部织有方形的装饰图案,学者称之为“胸背”,纹饰多为花卉样。在当时“胸背”没有与后来的官阶产生直接的联系。明代常服的补子则直接继承了元代时期的“胸背”,并且对明代的服饰产生了直接影响。明代补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清代的
补服制度是对明代补服制度从内容到形式的直接继承。清代所有文武官员分为九品十八级。补服中的“禽”“兽”多有吉祥之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纹样上的动物大都十分夸张、威武,也正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对权力的追求和向往。
        同时,在清代帝王的黄袍中继承并且运用汉族自周代传承下来的十二章纹。同时皇帝的龙袍也“列十二章”。清代的十二章纹虽然在黄袍中所占面积较小,却也不能忽视其对中国古代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继承。清朝官阶
        清代统治者将明代的冠冕“乌纱帽”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的顶戴花翎。清代官员的顶戴花翎用以区别官员的品级。顶戴花翎虽为一个词,却应该分为“顶戴”和“花翎”。顶戴按清代礼仪,从高到低分为红宝石、珊瑚、蓝宝石、青金石、水晶、、素金、阴纹缕花、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花翎以三眼最为尊贵,二眼、一眼次之。“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类似眼睛形状的圆,一个圆就代表一眼。清初花翎只有功勋卓著的人才有权佩戴,所以显得极其珍贵。故顶戴花翎在清代成为特有的官员身份的象征。
        满族先民生活在寒冷的关外,衣着主要以貂皮和其他动物皮毛制成。为了方便骑射,服饰上与汉人的宽袍大袖不同,多采用短衣紧袖。袖口因其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由于冬
季气候寒冷,马蹄袖既可反挽,又可放下保护手背,适合满族人射猎保暖,所以成为满族服饰中一个极富特的部分。“马蹄袖”在清入关后渐渐失去作用,但是清统治者为了保持民族特性,维护统治,将“马蹄袖”沿用下来。从清代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满汉服饰交融的影子,《红楼梦》当中的贾宝玉就是一个鲜活的代表。第三回刚刚出场的贾宝玉在曹雪芹笔下是这样描写的:“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此时的宝玉尚未成年,根据清政府“十从十不从”中“老从少不从”原则,宝玉可以效仿汉人习俗“束发”,同时又穿着极富本民族特的箭袖即“马蹄袖”。从曹雪芹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极具满汉文化交融特打扮的贾宝玉,也反映出清代男子的服饰特点。
        清入关以前,女子都是穿旗袍的。而明代时期的汉人女子则是上衣下裳的打扮。清军入关后实行的“十从十不从”中“男从女不从”并没有强制汉族女子改变服饰。但是清入关后满汉民族长期共同生活所产生的互相效仿作用,促进了女子服饰上的民族交融。清初满族的袍服是不分男女的,同為圆领、右大襟、窄袖或马蹄袖,女袍与男袍一样宽大,下摆左右或四面开气。满族入关后由于气候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服饰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原来满族女子服饰上的窄袖和马蹄袖逐渐向平直宽大转变。清代女性服饰虽然没有政策上的束缚,却在与汉
族的交流学习中,逐渐实现民族交融。
        当今社会,旗袍已经成为中国的国粹和女性国服。在一些重大场合中,旗袍足以代表中国。旗袍作为满族的民族服饰,是民国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最初满族的服饰是比较原始简单的,体现关外少数民族的特点,后来在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了其他各民族的服饰成分,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服饰特点。旗袍之中所体现的文化交融则是显而易见的。
        满族妇女的鞋十分具有民族特,分别有“花盆底”和“马蹄底”。
        发式也较为多样,典型发式“两把头”,在当今的影视剧中多有体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背景缘故,造就了满汉服饰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特点。清统治者把改变汉族服饰作为其改朝换代、实现统治的标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的中国人,已经把旗袍作为自己独特的标志。旗袍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并没有民族之分。无论何时,文化交融的大趋势都是势不可挡的,服饰上的交融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只有各民族
间互相交融才能取长补短,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六十五冠服[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3.
        [2]赵尔巽.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杨英杰.清代满族风俗史[M].沈阳:辽宁日报出版社,1991.
        [4]高格.细说中国服装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5]王渊.补服形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1.
        [6]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赵慧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