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 知识讲解
过秦论
编稿:商章红 审稿:姜虹
学习目标
1.了解贾谊的有关知识;
2.积累文言词汇,背诵最后三段;
3.学习文章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高清
作者介绍
贾谊,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学识渊博,年青时就负有才名,年仅二十岁就被召为博士,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后贬为长沙王太傅,不被重用。33岁抑郁而死。
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这些作品文风的特点是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
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经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民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
九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合纵、连横
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合从”。
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亦作“连衡”。
字词汇总
字音
腴(yú)        遗镞(cú)    鞭笞(chī) 劲弩()
恬(tián)藩(fān)篱  瓮(wèng)牖(yǒu) 锋镝(dí)
隳(huī名城)  漂橹(lǔ)逡(qūn)巡  崤(xiáo)函
【高清
通假字
约从离通“横”, 连横之策。
缔交通“纵”, 合纵之策。
始皇既通“殁”,死。
起阡陌之中通“崛”,兴起。
赢粮而从通“影”,像影子一样。
余年通“又”, 连接整数和零数。
四海        通“震”,震撼。
一词多义
①追亡逐北      名词,败逃的人
②北收要害之郡  名词作状语,向北
①因遗策        动词,沿袭
②因利乘便      介词,趁着
③因河为池,    介词,凭借、依据
①因遗策,      名词,策略、计策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 名词,马鞭子
①以致天下之士  动词,招引、招纳
②致万乘之势    动词,达到、获得
③而致千里      动词,到达
①延及孝文王        动词,延续
②秦人开关延敌      动词,引进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动词,邀请
①会盟而谋弱秦  使动用法,使……削弱
②弱国入朝      形容词,弱小
词语活用
名词的活用
天下,宇内,四海之意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立法度名词作状语在国内
然陈涉枢之子 名词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连衡名词在国
取汉中 名词词  向南
动词的活用
    追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流血橹                    使动用法使……漂浮
形容词活用
    会盟而谋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古今异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之外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以为金人十二            古义:……作为;今义:认为。
粮而景从:担负:输赢的“赢”
流血漂:盾牌      今:使船前进的工具
故业:继承:遮盖
西巴、蜀:攻取:向上抬
为一:结交,帮助:和
重点语句
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宾语前置
陈利兵而谁何。(陈利兵而何谁。)
介词结构后置
余威震于殊俗。(“于殊俗”作“震”的状语)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于……君”作“尊”的状语)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于九国之师”作“抗”的状语)
被动句
为天下笑          (“为”表被动)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隳”表意念上的被动)
省略句
以(之)为桂林、象郡
以(之)愚黔首
聚之(于)咸阳
课文精要
【高清
理清结构
本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4)叙述秦朝的兴亡过程。第一自然段写秦国雄心勃勃的创业,这是秦的崛起;第二自然段写秦国日益强盛,所向披靡,这是秦的发展;第三自然段写秦势如破竹地统一中国,这是秦的发展鼎盛期;第四自然段写秦一败涂地,最终灭亡。这四自然段都在记叙,是文章的论据。
第二部分(5)第五自然段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段是议论,是本文的论点。
第一自然段写秦国的崛起,从四个方面来写:地理、雄心、政策、成功。
地理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雄心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政策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成功
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第二自然段写秦国的发展,从秦国和其他诸侯两方面来叙述。
秦国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
和秦国比,诸侯有很大的优势:才多、地广、师众。
才多:孟尝平原春申信陵,有宁越……为之谋,齐明……通其意,吴起……制其兵;
地广:十倍之地;
师众:百万之师。
但是,六国诸侯却败给了秦国,而且败得很奇怪:逡巡而不敢进;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后来秦国: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第三自然段写秦国的鼎盛时期,分为:前期、后期以及作者的设想。
前期
奋余烈,履至尊,取百越,却匈奴。
后期
焚百家,杀豪杰,弱人民,严控制。
设想
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
第四自然段写秦国的灭亡,从秦始皇和陈涉两人的角度来写。
秦始皇
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
出身→氓隶之人;才能→不及中人;兵力→数百疲敝;武器→斩木为兵。
最后的结果却是:天下响应,并起亡秦。六国非常强大都对付不了的秦,被以陈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给灭了。
第五自然段用两组对比,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第一组对比
秦国:国力,天下非小弱;地利,崤函自若也。
陈涉:地位非尊,武器非銛;兵力非抗,战术非及。
秦国为什么会灭亡
第二组对比
秦国:致万乘势,百有余年;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秦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从而得出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写作特点
1.叙事铺陈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
2.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
3.对比到底
本篇精彩处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磅礴,话也显得很有分量。
知识迁移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秦灭周祀,并四海,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土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
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贾谊《过秦论》中篇)
1.解释句中加红的词
①南面称帝,以四海养:     
②强凌弱,众寡暴:       
③周室卑微卑微:       
④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元元:       
2.以下词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天下之士斐然乡风;  B.秦离战国而王天下;
C.是以诸侯力政;  D.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3.写出以下各句中“是”指代的内容
①若是何也?是:       
②是以诸侯力政。是:       
③是上有天子也。是:       
4.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后来又施行暴政,所以秦王朝很快就倾覆了。
B.天下百姓虚心仰上表明他们要求过的生活,这表明秦的统一符合民心。
C.兼并天下不妨采用一些诈力手段,但之后,想保有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义。
D.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仍自以为是,以诈力统治天下,终于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参考答案
1.①养,养育,统治。②暴,欺侮。③卑微,衰败。④平民百姓。
  2.B(A“乡”通“向”,C“政”通“征”,D“罢”通“疲”。)
3.①“是”指代“天下之士,斐然向风”,②“是”指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③“是”指代“秦南面而王天下”。
4.A(说“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是错误的)。
参考译文
秦统一天下,吞并诸侯,临朝称帝,供养四海,天下的士人顺服地慕风向往,为什么会象这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现在秦皇南面称帝统治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是,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秦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它的路线没有改,他的政令没有变,这是它夺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没有不同。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