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材料题(含解析)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中国历史八年级教材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质,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出“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它的回归利益于什么方针?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上述提到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答案】(1)指澳门;指中国。
如何做清蒸鱼(2)在1999年12月20日;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
(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歌词出自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歌词中的“MACAU”是指澳门,“母亲”是指中国。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999年12月20日,我国正式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回澳门主权。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澳门回归是按“一国两制”方针回归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运用这一伟大构想,中国政府分别在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使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依据材料“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和所学知识概括可知,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等。
邮政小额贷款条件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性会议。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结合史实,以东莞为例,谈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题目自拟,200字以内)
祝福语留言【答案】改革开放后的东莞人民
改革开放后,东莞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东莞人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东莞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改革开放后,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东莞人民越来越注重营养均衡,绿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改革开放后,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市内装修和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向成熟迈进,东莞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东莞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从东莞人民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发生变化的角度入手,体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首先要审题,提出观点,注意观点明确;其次,要围绕看法,认真组织材料,论述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证要充分;最后进行总结,升华看法。围绕改革开放后东莞人民生活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下列材料,国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正如学者们所说,中国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农民)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1978年开始,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中国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持续稳中向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6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灌溉面积达10.08亿亩,一半以上的农田旱涝保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400万人,各类新型主体达330万家,农药使用量连续负增长,从传统到现代,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指出农民生活的变化。并回答促使这种变化出现的政策原因是什么?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
(3)综合材料一、二,面对“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你对农业发展有何建议?
【答案】(1)变化:农民生活从食物匮乏、吃不饱到食物丰盛、吃饱、吃好;政策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变”:由集体生产,吃“大锅饭”变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自负盈亏;“不变”:土地的所有权始终属于集体所有。
(3)建议:①对农业发展予以补贴;②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③推广农业高产技术;④政府出台相应农业优惠政策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可知,农民生活的变化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民生活从食物匮乏、吃不饱到1978年后食物丰盛、吃饱、吃好。促使这种变化出现的政策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根据材料二“1978年开始,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中国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持续稳中向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方面实现的“变”指的是由集体生产,吃“大锅饭”变为以家庭为单位进
行生产,自负盈亏,“不变”指的是土地的所有权始终属于集体所有。
(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对农业发展予以补贴;②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③推广农业高产技术;④政府出台相应农业优惠政策等。
4.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不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史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思想解冻)
材料一 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而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1)材料一中"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是什么?针对于此,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
想解放运动?
(命运抉择)
自行车品牌土拨鼠材料二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 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开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求都市异能小说(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
(反思总结)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战略转变前工作中心是阶级斗争,转变后,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标志着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4)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利益;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可知"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是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依据材料二的“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是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而起。战略转变前,党的工作中心是阶级斗争,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分数线
(3)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4)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利益,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这是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
5.阅读下列材料: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说出此事件开始的时间?
(2)“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的司令员是谁?
(3)根据材料分析说明,“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4)试列举两位在战争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5)“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6)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结合这一事件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族入侵的胜利?
【答案】(1)抗美援朝,1950年。
(2)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
(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黄继光和邱少云。
(5)1953年,美国将领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着抗美援朝胜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