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解说词英译研究
作者:万逸凡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29期
作者:万逸凡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29期
摘要: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福建博物院相关陈列的英文语音介绍文本,分析其翻译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可行的翻译策略,以期提高国际游客对博物馆文物的欣赏与认知度,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问题;翻译策略;中华文化
一、引言
博物馆作为宣传民族文化,彰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窗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中国,因此,博物馆文物解说词的英译变得尤为重要。单纯的语言层面上的对等已经不能满足外宣的需要,只有深入受众,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和建构方式,才能使他们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然而,笔者发现相关介绍文本中出现不少翻译错误,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针对博物馆文物解说词翻译的一些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策略,以期提高翻译质量,更好地宣传中华文化。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学界开始远离翻译转换的纯语言学模式,转向从功能和交际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凯瑟琳娜·莱斯,汉斯·弗米尔和克里斯蒂安·诺德。1971年,莱斯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Munday,2001:74)。1978年,弗米尔提出“作为一条总的原则,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Nord,2005:4)。90年代初,诺德又提出了“功能+忠诚”原则。她强调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不能忽略,而这种关系的本质是由目的决定的(Munday,2001:128)。翻译功能理论突破了以往的“等值观”,强调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及方法,表现出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为探讨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形式提供了较为坚实、客观的基础(陈小慰,2000)。
三、福建博物院文物语音翻译实例研究
(一)语言表达问题
1. 词汇
(1)……使人们的饮食生活条件有了改善。
…it made a great progress to people’s eating and drinking conditions of daily life.
此句中有两个问题,一是当“progress”作“进步,进展”讲时,一般为不可数名词,因此“a”多余;另一个问题是饮食生活条件直接翻译为“eating and drinking conditions”显然是不准确的,在英语中有“dietary”一词专门表示“饮食的”。
2. 句子
(1)这件青铜剑是2006年在浦城管九村出土的。全长约35厘米。
… Its length is some 35 cm with…
在英文中表示某物的长宽高时,句子中不用“length,width,height”作主语,该表达是典型的中式英语。如上一句其正确表达为“It is 35 cm long”或“It is 35 cm in length”.
(二)文本增减问题
(1)闽越国概况
An overview of Min Yue Kingdom
当在译语文本中不到源语的对应物时,我们有时会采用音译的方法。然而单纯的音译有时会让受众不知所云。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他极有可能不知道闽越国的具体所指。因此此处应有具体的注释或增译。
(三)缺乏受众意识
在翻译中,受众是不可忽视的对象,是翻译产品的终端使用者。翻译的功能学派提出,译作应该具备可接受性,应该顺应接受者所处的环境,应该帮助接受者理解译作,译作应该在接受者的交际语境和文化环境中都具有意义(陈小慰,2013:126)。弗米尔功能目的论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受众。他提出“任何一个翻译作品都是面向受众的,要在特定的情景下,为了特定的目的和目标受众创造特定的文本”(Nord,2018:12)。
(1)……并且焙烧技术也有很大的改进,窑温可达1000℃左右……
…the temperature of kilns could be as high as 1000 degrees…
这是一个典型的没有考虑受众的翻译失败案例,译者想当然地把“1000摄氏度”译为“1000 degrees”。虽然中国及很多其他国家使用摄氏度作为计量温度的单位,但美国和其他一些英语国家却使用华氏度。假使听这段语音介绍的人刚好是来自一个使用华氏度作为温度计量单位的国家,那么他很有可能在潜意识里就将“1000 degrees”认为是1000华氏度,而这与原文所表达的内容是不符的。因此,为了提高译文准确性,原句应该加上“Centigrade”,或者将1000摄氏度换算为华氏度,即1832华氏度(1832 Fahrenheit Degrees)。
四、改进策略
根据莱斯的文本类型分类,博物馆解说词属于信息型文本和操作性文本,译文的主要目的是传递原文内容以及引起读者的预期回应。因此,理想的博物馆解说词翻译应该为受众提供文化的基本信息,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参观游览的热情。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针对博物馆翻译文本的语言问题,一方面译者需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另一方译者必需提高其跨文化意识,深入理解汉英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
(二)参考平行文本。对于博物馆展品的翻译,可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参考国外著名博物馆对展品的介绍,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及诉求策略,努力缩小文化差距。
(三)尽量为受众增译。博物馆中文解说词的受众是有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中国人,因此关于某些展品的背景知识、详细解释可能被淡化。然而,由于西方受众往往缺少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在欣赏一些具有特定中国文化内涵的展品时往往有很大疑惑。因此,合格的译者应以受众为中心,增补易于他们理解的相关信息,充分发挥中国博物馆解说词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双向功能。
五、结语
博物馆是宣传民族文化的窗口,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物的英译不仅仅是一个翻译问题,更涉及到城市及国家形象,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好的文物翻译不仅要求译者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求其从文本的功能与目的出发,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使文本更好地被目标受众所接受,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Munday,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科学博物馆英语怎么读 [2]Nord,Christiane.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M].Amsterdam:Rodopi,2005.
[3]Nord,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8.
[4]陳小慰.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J].中国翻译,2000(4):10.
[5]陈小慰. 翻译与修辞新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