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原文及翻译
论语学⽽原⽂及翻译
论语学⽽原⽂及翻译
  《论语》中各⼀般都是以第⼀章的前⼆三个字作为该的名。《学⽽》⼀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下⾯⼩编为⼤家分享论语学⽽原⽂及翻译,欢迎⼤家参考借鉴。
  论语学⽽原⽂及翻译1
  ⼦⽈:“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译⽂】孔⼦说:“学了⼜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来,不是很令⼈⾼兴的吗?⼈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吗?”
  有⼦⽈:“其为⼈也孝弟,⽽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务本,本⽴⽽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有⼦说:”孝顺⽗母,顺从兄长,⽽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喜好造反的⼈是没有的。君⼦专⼼致⼒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了,治国做⼈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巧⾔令⾊,鲜矣仁!”
  【译⽂】孔⼦说:“花⾔巧语,装出和颜悦⾊的样⼦,这种⼈的仁⼼就很少了。”
  曾⼦⽈:“吾⽇三省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说:“我每天多次反省⾃⼰,为别⼈办事是不是尽⼼竭⼒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道千乘之国,敬事⽽信,节⽤⽽爱⼈,使民以时。”
  【译⽂】孔⼦说:“治理⼀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事⽽⼜恪守信⽤,诚实⽆欺,节约财政开⽀⽽⼜爱护官吏⾂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弟⼦⼊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有余⼒,则以学⽂。”
  【译⽂】孔⼦说:“弟⼦们在⽗母跟前,就孝顺⽗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少语,要⼴泛地去爱众⼈,亲近那些有仁德的⼈。这样躬⾏实践之后,还有余⼒的话,就再去学习⽂献知识。”
  ⼦夏⽈:“贤贤易⾊;事⽗母,能竭其⼒;事君,能致其⾝;与朋友交,⾔⽽有信。虽⽈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夏说:“⼀个⼈能够看重贤德⽽不以⼥⾊为重;侍奉⽗母,能够竭尽全⼒;服侍君主,能够献出⾃⼰的⽣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这样的⼈,尽管他⾃⼰说没有学习过,我⼀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君⼦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友不如⼰者,过,则勿惮改。”
  【译⽂】孔⼦说:“君⼦,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不同道的⼈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曾⼦⽈:“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曾⼦说:“谨慎地对待⽗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然会导致⽼百姓⽇趋忠厚⽼实了。”
  ⼦禽问于⼦贡⽈:“夫⼦⾄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贡⽈:“夫⼦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之求之与?”
  【译⽂】⼦禽问⼦贡说:“⽼师到了⼀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求得
呢,还是⼈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贡说:“⽼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法,或许与别⼈的求法不同吧?”
  ⼦⽈:“⽗在,观其志;⽗没,观其⾏;三年⽆改于⽗之道,可谓孝矣。”
  【译⽂】孔⼦说;“当他⽗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权独⽴⾏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亲死后,要考察他的⾏为;若是他对他⽗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有⼦⽈:“礼之⽤,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由之。有所不⾏,知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也。”
  【译⽂】有⼦说:“礼的应⽤,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法,可宝贵的地⽅就在这⾥。但不论⼤事⼩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的。”
  有⼦⽈:“信近于义,⾔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有⼦说:“讲信⽤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也就值得尊敬了。”
  ⼦⽈:“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说:“君⼦,饮⾷不求饱⾜,居住不要求舒适,对⼯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那⾥去匡正⾃⼰,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贡⽈:“贫⽽⽆谄,富⽽⽆骄,何如?”⼦⽈:“可也。未若贫⽽乐,富⽽好礼者也。”⼦贡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赐也,始可与⾔《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论语全文及译文
  【译⽂】⼦贡说:“贫穷⽽能不谄媚,富有⽽能不骄傲⾃⼤,怎么样?”孔⼦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好礼之⼈。”⼦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象⽛、⽟⽯⼀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不患⼈之不⼰知,患不知⼈也。”
  【译⽂】孔⼦说:“不怕别⼈不了解⾃⼰,只怕⾃⼰不了解别⼈。”
  论语学⽽原⽂及翻译2
  【原⽂】
  11 ⼦⽈(1):“学(2)⽽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远⽅来,不亦乐(6)乎?⼈不知(7),⽽不愠(8),不亦君⼦(9)乎?”
  【注释】
  (1)⼦: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论语》书中“⼦⽈”的⼦,都是指孔⼦⽽⾔。
  (2)学:孔⼦在这⾥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作副词,意为“在⼀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yuè,同悦,愉快、⾼兴的意思。
  (5)有朋:⼀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朋”,即同在⼀位⽼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乐则见于外。
  (7)⼈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般⽽⾔,知,是了解的意思。⼈不知,是说别⼈不了解⾃⼰。
  (8)愠:⾳yùn,恼怒,怨恨。
  (9)君⼦:《论语》书中的君⼦,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理想中具有⾼尚⼈格的⼈。
  【译⽂】
  孔⼦说:“学了⼜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来,不是很令⼈⾼兴的吗?⼈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