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算式使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
A.56+25=25+56    B.(7×16)×5=7×(16×5)    C.101×44=100×44+1×44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3.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3厘米、7厘米时,第三条边的长度可以是(      )厘米。
A.3    B.5    C.10    D.11
4.下边三个立体图形从(      )看到的形状不同。
A.前面    B.上面    C.右面    D.前面、上面和右面
5.在“0.1”的末尾添上两个零,这个数(      )。
A.大小不变    B.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C.缩小到原数的    D.比0.1大
6.从8里面连续减去0.1,减(      )次,结果是0。
A.80    B.8    C.800    D.0.8
7.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和减数都是13.25,被减数是(      )。
A.26.5    B.27    C.27.5
8.笼子里用若干只鸡和兔,上面看有40个头,下面看有100只脚。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笼子里有10只兔    B.笼子里有10只鸡    C.笼子里有20只兔
9.下图是明星小学四(1)班和四(2)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统计情况。参加英语组的人数比参加篮球组的多(      )人。
A.1    B.7    C.8
二、填空题
10.8吨50千克=(      )吨                    57平方分米=(      )平方米   
6.02千米=(      )米                        10.02千克=(      )千克(      )克
11.0.7里面有(        )个0.1,2.56里面有(        )个0.01。
12.▲÷35=12……■,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13.把8.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把0.25扩大(      )倍是25;把4.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      )。
14.商店开展促销活动。10元钱可以买3双袜子,买6双袜子需要(        )元,50元能买(        )双袜子。
15.一张三角形玻璃缺失了一块(如图),缺失的这个角等于(        )度;按边分这是一个(        )三角形。
16.小马虎在做一除法计算时,把除数70错写成80,算出的商是7,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17.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小学四年级学生最喜欢玩具统计图
(1)图中(      )直条表示男生,(      )直条表示女生。(填“白”或“黑”)
(2)女生最喜欢的玩具是(      ),女生最不喜欢的玩具是(      )。
(3)喜欢(      )玩具和(      )玩具的人数一样多。
(4)喜欢拼图的女生和男生相差(      )人。四年级一共有(      )人。
18.利用图形的运动,计算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每个小方格边长
19.直接写得数。
25×27×4=              25÷100=              7.5-0.05=              0.06+0.64=
125×8=              0.77+0.3=              0.8×100=              1-0.65=
20.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21.能简便的请用简便计算。
                           
22.学校组织四年级学生到果园参加采摘活动,同学们摘葡萄58.6千克,比杨梅多14.4千克。同学们一共采摘葡萄和杨梅多少千克?
23.下面是一张超市的购物小票。请你算一算,应收金额是多少元?交易零是多少元?
24.乐乐和爸爸参加户外登山运动。他们用18分钟走了810米山路,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270米山路还要走多长时间?
25.下面是某商店两个季度的空调与电视的销售情况。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空调/台
4
6
12
16
24
28
电视/台
3
10
7
14
16
1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注意竖轴信息和图例)
某商店两个季度的空调与电视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2)利用平均数的知识,比较分析一下空调与电视的销售情况。
26.某超市推出“越购越便宜”活动,下面是出售可乐的价钱。如果想买250罐可乐,怎样买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2)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3)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详解】
A.56+25=25+56,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B.(7×16)×5=7×(16×5),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C.101×44=100×44+1×44,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点睛】
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不是轴对称图形;
B.不是轴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它的对称轴,要想象沿着这条线翻折能不能重叠。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可知,3+7=10(厘米),7-3=4(厘米),则第三条边长小于10厘米,大于4厘米。
【详解】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第三条边长小于10厘米,大于4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明确第三条边长小于10厘米大于4厘米,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