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民俗总结
一、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少数聚居在一些大中城市。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满族信奉萨满教,以后还曾信奉佛教。
传统舞蹈"莽势、空齐",
民间音乐《弦索十三套》,曲艺"清音子弟书",
传统体育项目有骑马、射箭、举重等。
文学艺术的重大成就有纳兰性德的诗词和老舍先生的小说等。
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结构形似口袋,三面设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口袋房,弯子炕"。
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马褂、坎肩。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长期以来,满族从事农业,兼有狩猎、采集等多种经营。
主食是小米,喜黏食。善于养猪,喜食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逢年
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满族的点心是"萨其马"。满族嗜烟、酒。
满族婚礼有"打下墅(处)"、"插车"、"箭射新娘"、"跨马鞍"、"座帐"等习俗。
满族不、不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戴狗皮袖头的衣服,不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说狗的坏话;忌讳打喜鹊和乌鸦;以西炕为上,忌
讳坐西炕,特别忌讳妇女在西炕上生孩子;忌在索罗杆(神杆)上拴牲口。
二、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于新疆、辽宁、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少数散居或小聚居于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
等省市区。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
早期信奉萨满教,后信奉藏传佛教。
蒙古族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畜牧业,近几十年来,已由游牧向定牧转化。
蒙古族以能歌善舞、喜摔跤、爱赛马著称,表现了游牧民族的特。
体育活动有摔跤、赛马、射箭;民歌,分长调和短调;舞蹈有马刀舞、筷
子舞、安代舞;
曲艺有好来宝。蒙古族长调民歌已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江格尔》是蒙古族的著名史诗。《蒙古
秘史》是中国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
游牧地区牧民多住圆形穹庐顶的蒙古包,穹庐顶已成为蒙古族的建筑标志。蒙古包是牧区蒙古族的传统住房,由细木杆编成的网状圆形围壁和伞形顶架以
及圆顶天窗为构架,外部围以厚羊毛毡,包内地上铺毡子与地毯,便于迁徙,
适合游牧生活。
服饰大体可分为首饰、长袍、腰带、靴子4个主要组成部分。首饰是蒙古
族妇女用于头上的装饰品。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制成,逢年过节、喜
庆宴会、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牧区女子多用红、绿等的长绸子缠头。男子
冬季多戴尖顶大耳羊皮帽,夏日多戴前进帽或礼帽。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
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靴子尖稍向上翘起。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装,
大襟右衽长袍,高领长袖,领口、袖口、边沿镶彩鲜艳的花边,穿时系彩
绸布腰带。
蒙古族饮食大致分三类,即粮食、奶食和肉食。农区与汉族大体相似,以粮食为主。牧区主要是奶食和肉食。奶食俗称白食,有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食品和奶茶、酸奶、奶酒等饮料;肉食俗称红食,以羊、牛肉为主。蒙古族人热情好客,用手抓羊肉或清水煮全羊款待客人。忌吃虾、蟹、鱼、海味等食物。
婚礼中有拦挡迎亲队伍、唱喜歌和"抢太阳"的习俗。
葬式有野葬、火葬和土葬(无坟)。
传统节日除春节外主要是"那达慕"大会。"那达慕"为蒙古语娱乐和游戏的意思,流行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蒙古族聚居地区,是蒙古族每年在七八月间举行的欢庆丰收的盛大娱乐聚会,起源于敖包祭,主要活动有赛马、摔跤、射箭,还有田径、拔河、球类比赛和歌舞表演。
蒙古族禁骑马、坐车到蒙古包门前下马、下车,并忌讳将马鞭、刀带进包房内;忌讳坐蒙古包的西北角以及睡或坐时脚忌伸向西北方;不能在火盆上烤脚,禁止用刀或斧子接触火或在火旁砍伐东西;赠送礼品忌单数;蒙古族的守门狗和牧羊犬禁止外人打骂。
三、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居民。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原用阿拉伯字母,后创制了拉丁字母新文字。现在新、旧文字并用。
维吾尔族曾信奉过佛教等宗教,以后几乎全民族都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与伊斯兰教相同。
维吾尔族人善于在盆地和河谷边缘开发绿洲,并开挖地下暗渠,称"坎儿井",用以灌溉农田,建成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经济。棉花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瓜果生产闻名全国。
维吾尔族的著名文化典籍为:有11世纪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之称的《突厥语大辞典》、被誉为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史上里程碑的《福乐智慧》和警
世劝喻长诗《真理入门》等。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十二木卡姆"(十二部大套曲)是古代维
吾尔族人民创作的长达340多首的大型民族音乐史诗,长期在民间流传,是维
吾尔族传统艺术的精华,有古龟(qiu ci)音乐的韵味,被誉为东方音乐的瑰宝。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行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已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乐器有"独他尔"、"达甫"等乐器数十种之多。维吾尔族有顶碗舞、手鼓舞等舞蹈,"赛乃姆"是最普遍
的民间集体舞蹈。
传统的维吾尔族房屋一般用土坯建筑,屋顶平坦,开天窗;室内砌实心土炕,上开壁龛,喜爱在墙上挂壁毯;冬季以火墙取暖,靠火墙的一边为待客的
上座;住宅大门忌朝西开。
城市妇女多穿西式短上装和裙子,农村妇女多穿宽袖连衣裙,外套黑对
襟背心。不论男女老少都喜爱戴四楞绣花帽,维语称"朵帕"。男子穿对襟长袍,维语称"袷袢"。
维吾尔族以面粉、玉米、大米为主食,常吃的食品有馕、抓饭、拉面、清
炖羊肉包子和烤肉,喜喝奶茶和红茶。喜食牛羊肉、家禽及鱼。"抓饭"是节日
和待客不可缺少的民族风味甜饭。维吾尔族很少吃蔬菜,夏季多拌食瓜果。每
人每年食用干鲜瓜果达一二百斤。欢度节Et或接待贵客以上等食品烤全羊款待。烤羊肉串是其独特的风味食品。
四、回族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全国绝大多数县市都
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要聚居区,其次是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区。
早期同时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汉语,现通用汉语言文字。
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
花儿是西北民歌的一种,广泛流传于甘、青、宁等地区,旋律富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回族众十分喜欢唱花儿。花儿会是花儿歌手们竞赛与交流的盛会。
回族的清真寺和民居建筑基本上摆脱了阿拉伯和中亚建筑风格,采纳了中国传统的以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式样,但布局和装修仍独具其民族特。
回族衣着特点。西北地区的回族男装多衣服肥大,裤长及脚面,老年人扎裤腿,穿西装式的长大衣,戴青、白圆形或平顶小帽。妇女的衣服上窄下宽,一般及膝或长过膝盖,戴披肩盖头。
回民对肉食的选择比较严格,只吃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牛、羊、骆驼肉和食谷类的禽肉及鱼类。回民拥有丰富的民族风味小吃,如清汤羊肉、羊羔肉、牛羊肉夹馍、羊杂碎汤、酿皮、白水鸡、切糕等。爱吃油煎食品,有油香和馓子。爱喝盖碗茶。
五、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吉林省占中国朝鲜族的60%以上。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其语系未定。通用汉语言文字。
朝鲜族长期以农耕为业,为开发培育我国高寒水稻、种植东北优质大米做出了贡献。
朝鲜族有农乐舞、长鼓舞、顶水舞、扇舞等舞蹈以及桔梗谣、诺多尔江边等歌曲;乐器有伽椰琴;朝鲜族酷爱体育,有跳跳板、荡秋千、摔跤、踢足球等。
朝鲜族的房屋为木构架、四面坡屋顶、瓦片覆盖的砖木结构瓦房,墙壁多刷白灰,室内盘平地炕。
朝鲜族爱穿白衣素服,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族妇女穿短上衣、大长裙和船形胶鞋。男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宽大裤,外出常罩斜襟长袍,以马头琴是哪个民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