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鹂鸟[大全]
第一篇:小黄鹂鸟[大全]
《小黄鹂鸟》
白龙小学:郑华
课
时
1课时
课业类型 单一课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能够根据《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能用二声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小黄鹂鸟》
2、了解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及其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指导二声部的合唱 教学准备
电子琴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1、导语: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有苗族、壮族、傣族等等。
2、质疑: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组图片,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老师为大家唱首歌,请大家边看图片,边听歌,想一想图片上是哪一个民族。
3、谈谈自己对蒙古草原的了解和印象。
(1)敬酒(2)草原羊(3)马头琴(4)蒙古包(5)蓝天白云(6)奔驰的骏马
4、简介蒙古族歌曲的特点。
蒙古民歌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从其特点上来讲可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歌曲有较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其代表性的歌曲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老师演唱。“短调”歌曲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歌曲简单,演唱时轻快活泼。其代表性的歌曲有《嘎达梅林》《敖包相会》
5、教师边弹琴边演唱 《小黄鹂鸟》,学生判断是“长调”歌曲还是“短调”歌曲
(1)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首乐曲,边听边自由想象草原上的情景,判断歌曲是属于“长调”歌曲还是“短调”歌曲。
(2)从歌声中感受草原的情景,演唱者演唱的时候情绪是怎样的?
(3)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象看到:清晨,太阳从草原的那边冉冉升起,淡淡的薄雾覆盖
着草原,真是美极了。揭示课题《小黄鹂鸟》。
(4)简介歌曲形式:请同学们观察乐谱,乐谱第二部分有一个直括号,将乐谱分为了两个声部,这就是合唱。两个声部在演唱的过程中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属于合唱中的轮唱形式,老师简单唱两句,让学生了解该怎么去唱。
三、歌曲学习
1、教师范唱。
2、逐句教唱。
3、点出难点乐句跟琴反复模唱。(1)大跳
(2)音高的准确度
(3)节奏的准确
(4)速度:小快板
4、学唱合唱部分:
(1)试唱第二声部旋律,教师范唱,学生听唱.(2)逐句教唱(3)出低声部与高声部不同的曲谱跟琴学唱。
(4)完整练习低声部。
(5)试唱合唱,出容易跑调的乐句。
(6)完整练习合唱部分,加歌词,注意两个声部间力度上的均衡及层次感。
5、再听录音范唱,体会歌曲的调式特点。
6、合唱展示,全班集中展示整首歌曲。(注意合唱部分的配合)
四、教师小结
蒙古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歌唱家。如腾格尔、德德玛等。蒙古的歌也十分好听。如《天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吉祥三宝》等,老师希望今后有机会大家亲自到蒙古草原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我们蒙古族的美丽风光。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篇:小黄鹂鸟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天堂》
2、演唱《小黄鹂鸟》
3、了解蒙古族长调短调特点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
2、欣赏《天堂》,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喜欢蒙古族音乐。
3、通过欣赏与演唱蒙古歌曲,让学生了解蒙古民歌中长调与短调的特点,同时能够感受到演唱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蒙古语问好!
二、基础训练:
(一)听辨训练
1、激趣导入:在美丽的草原上,飞来两只可爱小黄鹂,听!说起话来了。
2、分句听辩。(点播放器播放录音)
师:小黄鹂鸟说话的声音真好听!你们听清楚黄鹂说什么了吗?(这.就︱是—︱我.的︱故 乡︱可 爱的 ︱家—‖)
生答:听清楚了,它说、、、、、、)
师:黄鹂妹妹也有话儿要告诉我们呢!(这 就︱是—︱我.的︱故 乡︱可 爱的︱家 可爱的︱家—‖)
生:它说、、、、、、师:你们真行啊!现在老师要求打着节奏来说说?
3、比较。
师:黄鹂和妹妹说的有什么不同?那么她们说的有相同的地方吗?
4、二声部练习。
(二)按节奏读歌词
1、读词:喜洋洋、美羊羊想和可爱的黄鹂鸟说句悄悄话,你们帮它传达一下好吗?(课件)
2、节奏分组练习。
3、反复练习。
4、按节奏读全曲的歌词。
(三)、学习歌曲
1、聆听:在大家的帮助了,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听!它们一起唱起了歌。(出示歌曲、聆听)
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3、再次复听,感受。
4、随琴唱。(分声部)
5、反复练习(划拍)
6、再聆听(欣赏课件)
7、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赞颂的情绪演唱歌曲。(齐唱配上节奏0 0 ︱0 X X X ︱,轮唱配上X O)
一、欣赏《天堂》
(一)、导语:大草原美景如诗如画,我们尽情地领略她的魅力。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首乐曲,边听边自由想象草原上的情景。
(二)、初听《天堂》:
1、这首歌,你曾经听过吗?你知道演唱者的名字吗?(老师介绍腾格尔)
2、想一想为什么他把自己的家比作“天堂”?
你能不能想一想他在演唱《天堂》时的心情?
他在唱“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时什么样,唱“我爱你,我的家……”时什么样?(前面很想念,后面很激动)
3、你觉得他的演唱会使你感动吗?为什么?
4、让我们与腾格尔一起唱着这首《天堂》去看一看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共同感受天堂的美好。————“假唱”表演。(MTV)
四、了解长调与短调
1、导语:蒙古族有三个宝,你们知道指的是什么吗?(一是辽阔的草原,二是奔驰的骏马,
三就是这醉人的蒙古长调)。刚刚咱们一同感受到了它的魅力,那么长调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2、了解长调与短调,师:《天堂》这首歌就充分体现了长调的特点,(出示长调解释)学生齐读
师:那么除了长调之外,还有一种体裁的歌曲在蒙古民歌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你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短调解释)学生齐读
3、比较长、短调
师:我们有学过短调歌曲吗?(学生聆听、讨论、区别。引导学生区分长、短调音乐特征)
师:我们一起来唱唱。
四、课堂小结
蒙古族可以说是音乐的民族,千里草原可称为是民歌的海洋,在每一个蒙古包里,每一个蒙古同胞的口耳之间,都永远飘荡着这天籁之音。这节课我们只是初步的接触到了蒙古民歌中
的长调与短调,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我们还能够这样在一起共同分享蒙古族更多、更好的音乐。
万马奔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3、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
4、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导语:今天,让我们骑着矫健的骏马到大草原去尽情的驰骋吧!(播放课件,大屏幕出示辽
阔的大草原)
2、在大草原奔跑了一圈,你有什么感受?
二、继续播放课件,聆听《万马奔腾》
1、第一遍:想象自己坐在大草原上,聆听这首乐曲;
2、第二遍:想象这首乐曲让我们看到了怎样的场景;
3、提问:你能听出来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答案:马头琴。出示图片)A、介绍马头琴
提问:你对马头琴有什么了解吗?(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马头胡琴)。汉语俗称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历史较短,是朝尔革新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传统小马头琴的基础上,改革制成中马头琴、大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等多种乐器,显著丰富了马头琴族乐器系列,深受人民喜爱,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有的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拉
弦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B、马头琴的音
提问:你觉得马头琴的音是怎样的呢?(柔和、浑厚、淳美、深沉等浓郁的草原特)
4、就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马头琴带来的《万马奔腾》。视频聆听(第三遍聆听)A、介绍作者(出示照片)
这首马头琴曲由我国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 宝力高所创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课件出示:齐• 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