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作家。主要作品有《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远东前线》《为亚洲而战》《复始之旅》《大河彼岸》等。斯诺于1928年来到中国1936年6月访问陕北革命根据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者1972年2月1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内容摘要】
《红星照耀中国》( red star over china)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
(1) 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
(2) 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
(3) 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红军的军事策略;
长征中面临的困难(4) 作者的采访经历和感受等。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刻画了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艺术特】
《红星照耀中国》的独特魅力源于书中那些鲜活的历史真实,以及作者呈现这些历史真实的艺术技巧。
1. 鲜活真实的内容
(1) 人物的真实性。作者面对面采访了、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描述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这些人的出身和成长经历中,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2) 叙述内容的真实性。书中记录了作者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全书是按照作者探寻“红中国”的时间顺序编排的,作者用他耳闻目睹的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力求解开“红中国”这个谜。整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3) 背景环境的真实性。对背景环境的介绍和描写,奠定了整本书真实感的基础。书中记述的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真实可信。
2. 高超的表现技巧
(1)运用典型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如写作者刚刚进入红区时,周恩来迎接作者的细节描写,绘声绘,让书中的人物鲜活了起来。
(2)对比手法。对比手法是作者在书中使用的较多的表现手法之一。本书通过对比,表现了红区与白区两个世界的区别,在这种对比中,二者高下立判。
(3)趣幽默的戏剧性场景书中许多对话和场景富有戏剧性,让人忍俊不禁。例如书中描写李克农的一个小通讯员的内容。
【专题探究】
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1. 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2. 出身与家庭
3. 童年的经历
4. 受教育情况
5. 参加革命的起因
6. 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示例】
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贺龙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的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出身与家庭:贺龙出身于贫苦家庭,贺龙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他的名望传给了贺龙,
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
童年的经历:据说贺龙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去赴宴。他把儿子贺龙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贺龙面不改,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受教育情况:贺龙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他并不是个无知的人。
参加革命的起因:1927年南昌起义后贺龙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他还效力于武汉国民政府。但是国民党军阀唐生智、何键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制造“农民大屠杀”,不仅杀害共产党人,而且杀害大批农会领袖、工人、学生,这时贺龙才毅然投向共产党。他出身于贫苦家庭,十分同情穷人,这种屠杀激起了他的愤怒。长征路参加革命后的经历:贺龙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的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有一次这匹马被敌军俘获了。贺龙便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虽然贺龙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据说,即使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也会闻风逃跑,哪怕有国民党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
出鬼没著称。
专题二:关于长征
1. 长征的起因
2. 长征的路线
3. 长征中面临的困难
4. 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5. 长征的历史价值
【示例】
长征的起因:第五次反“围”失败后,中央红军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的路线:长征的中央红军经过了江西广东湖南广西、州四川云南西1行程约为二万五千里。
长征中面临的困难:军事上要应对敌人的围追堵上截,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除此之外,党存在着的战在着分裂和反分裂的斗争,严重影响红军军队内还存
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长征中具有重大意有许多。《红星耀中国》中重义的事件有许多,《红星照耀中国》中浓墨重彩地书写了“大渡河英雄”和“过大草地”等重要事件
长征的历史价值: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是这样说的:“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将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起决定性的作用。”
专题三:信仰与精神
1.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2. 长征精神的内
3. 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示例】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就是人民,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信仰人民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使人民建立众觉悟,带领大家一起奋斗,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长征精神的内涵: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奋斗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其战不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让青少年了解峥嵘岁月,学习红军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有利于从小培养青少年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从我做起的良好习惯,
从点滴小事做起,把这种精神运用到生活与学习中去。还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争做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除了这些专题,本书还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陕北苏维埃政权、西安事变、中国发生红革命的原因等,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自选专题,自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或探究结束后,可以召开读书交流会或撰写读书报告。
【阅读推荐】
王树增《长征》
长征,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深刻的体记忆之一。在众多以长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是非常突出的一部。
全书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从1934年10月贵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这种全景式的写法,使得《长征》有着史诗般的宏大与庄严。
作为纪实文学作品,真实是必须坚守的原则。作者认为:“非虚构写作,要求创作者即使在细节上也不能虚构,一切都是从档案、史料、采访、勘查中推演出来。”为此,他搜集并披露了大量资料,采访了许多红军老战士,还进行了实地调查,“如果史料不能够查清楚,我宁可不写”。《长征》的饱满、厚重、震撼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种严谨认真的写作方式。
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长征》有着浓厚的文学彩。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来表现长征中的“人”,既有对、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很多无名红军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作者善于表现历史事件中的精彩细节,使历史人物真正“活”起来,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作者在创作中着力发掘伟大的长征精神。他认为:“坚定的信仰,这是长征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在阅读《长征》的过程中,读者既能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更能感受到历经苦难依然高扬的革命理想,认识到面临艰险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体会到个人与民族命运融为一体的生命荣光。
李鸣生《飞向太空港》
20世纪90年代,西昌卫星发射场,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开启了中国航天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征程。这是我国第一次发射国外商业卫星,它的成功,震撼了世界,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是中国在国际航天业竞争中的重大胜利。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发射场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技难关。他们争雄世界的志向、以身许国的豪情不计得失的品质外交家般的风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此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刻画了一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造人物,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的情绪。
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沿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发展。几代航天人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积淀了私,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阅读《飞向太空港》,有助于我们具体了解这种精神的实质,也能激励我们立志奋进,砥砺前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