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卷 第3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 l .46N o .3
2023年5月
J o u r n a l o fY a n g t z e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M a y 2
023收稿日期:20230108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 区域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育 1-5-4-6 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J G 2021-1294
)作者简介:谢美英(1978-)
,女,湖南益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学人类学研究㊂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谢美英. 龙 字地名命名与神话思维 基于宜宾县192个 龙 字地名的调研与普查[J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6(3):15-19.
编者按:
中国神话资源蕴藏着丰富的乡村记忆和文化智慧,成为我们思考乡村振兴路径时的思想史依据㊂二十多年来,神话资源创造性转化研究探索了不同媒介形态和不同传承面貌的神话资源转化规律,尤其对于数字时代的转化形态的关注与研究,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与世界性特征,这些研究形成了神话主义和新神话主义的理论热潮,本质上也是神话资源当下实践的神话主义表达㊂然而,神话资源转化的主体性问题却受到遮蔽和忽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神话资源,究竟为了谁?我们尝试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积
极回应其主体性问题㊂基于此, 神话学与神话资源创造性转化 栏目计划2023年集中
讨论神话资源转化朝向乡村振兴的文化主体问题,希望梳理和重建中国乡土社会的精
神传统,为乡村振兴的价值立场与文化理想坚守和传播 神话之根
㊂本期刊载神话学学者谢美英教授的论文‘ 龙 字地名命名与神话思维 基于宜宾县192个
龙 字地名的调研与普查“,作者别出心裁地以 地名故事 为引线,以神话学视野为理论基础,从
宜宾县192个
龙 字地名中探索乡村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命名的五种历史文化与神话思维依据:一是基于原始思维的具象直观视角,因地形地貌特征与龙形相似
而命名;二是从风水视角将山脉称为 龙脉 ,将有关龙的传说附会于地名故事中;三是从
龙图腾的吉祥意义出发命名,祈求禳解降福;四是从 恶龙 的先民认知出发,将降龙传说附会在自然物上,形成具体的地名;五是从以龙比人的传统譬喻出发,因该地出了很多有名的才子而命名㊂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始源性图腾,对我国地名产生了多维度㊁深层次的历史影响,是当代乡村振兴研究极为重要的地名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㊂
龙 字地名命名与神话思维
基于宜宾县192个
龙 字地名的调研与普查谢美英
(宜宾学院文学与音乐艺术学部,四川宜宾644007
) 摘 要:
地名既是一种地理㊁区位指称,又是一种历史文化符码,蕴含着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民间思维㊂宜宾县192个 龙 字地名有五种历史文化与神话思维依据:一是因地形地貌如龙而产生;二是从风水视角将有关龙的传说附会于地名故事中;三是从龙图腾的吉祥意义出发命名,祈求禳解降福;四是基于龙有邪恶特性的民间认知,将降龙传说附会在自然物上,形成地名;五是以龙喻人,因该地出了很多有名的才子而命名㊂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始图腾,负载了多方面的神话因子,在民俗中获得了广泛接受,对地名命名产生了多维度㊁深层次的影响㊂
关键词: 龙 字地名;地名故事;神话思维
分类号:B 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2023)03-0015-05
① 2018年,国务院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宜宾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 2018 89号)撤销宜宾县,设立宜宾市叙州区㊂由于 龙 字地名统计是依照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2014)的结果,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撤县并区前的宜宾县,含23个镇
3个乡㊂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月
地名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综合性记忆,
最初由人们约定而成,后来结合历史文化㊁民俗民情㊁风俗习惯,成为记录地点名称的词汇系统,承载着当地的地理环境特以及物质精神文化㊂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始图腾,在华夏境内具备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负载着人们精神上 奉龙为尊,接龙为安,迎龙为吉 的寄托和追求㊂华夏儿女自称 龙的传人
㊂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和历代帝王或有龙之名,或自称为 真龙天子 ㊂‘广雅㊃释诂一“云: 龙,君也㊂ ‘论衡“载: 祖,人之本也;龙,人君之象也㊂ 汉代以来,与帝王相关之事常冠以 龙 字,如
龙颜 龙体 龙威 龙种 龙袍 等,皇帝出生曰 龙诞 ,帝王登基称 龙袍加身 ,未即位时为 龙潜 ,登基之后是 龙飞 ㊂帝王的崇龙之举直接助推民间大力弘扬龙文化,民间一些值得敬仰的人被誉为 人中龙凤 人中之龙 ㊂同时,龙被赋予高贵㊁神圣㊁权威㊁平安㊁吉祥㊁幸福等多重文化意义㊂
由于对龙的热爱与崇拜,中华大地上涌现了数以万计带 龙 字的地名㊂这些地名遍布全国,覆盖各类,有省名㊁市名㊁县名㊁镇名㊁村名,还有山名㊁丘名㊁河名㊁泉名㊁溪名等㊂现有县级以上行政区中带
龙字的地名就有46个㊂
[1](P 23)根据‘全国乡镇地名录“统计,截至1985年,
全国乡镇地名中带 龙 字的多达2367个㊂
[2]
借助地名,龙文化的丰富内涵得到固化与弘扬㊂
龙 字地名成为中国龙文化的重要载体㊂四川南部宜宾市下属的宜宾县①也不例外㊂在进行横向课题 宜宾县地名故事 编撰时,笔者发现,宜宾县含 龙
字的地名多达192个㊂这些地名或因该地地形地貌与龙的形象吻合,或因流传龙的传说,或因本地出了才子而得名㊂在一个普通的市属县,出现如此众多的 龙 字地名,在全国也属罕见㊂有趣之余,应该有值得深入整理和挖掘的价值㊂尤其是其中富含的神话传说㊁民间故事㊁民俗事象等,是先民神话思维内化于民俗生活的体现㊂对宜宾县 龙 字地名故事的研究或有助于我们了解宜宾先民的生存环境㊁生活方式㊁风俗习惯㊁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㊂
一㊁
宜宾县 龙 字地名的量化统计宜宾县建县已有两千多年,古称僰道县㊂据全
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初步统计,宜宾县 龙 字地名有192个㊂其中,
乡镇级地名4个:双龙镇㊁复龙镇㊁龙池乡㊁隆(龙)兴乡㊂村级(含社区)地名24个:
接龙社区㊁玉龙社区㊁宰龙社区㊁新龙村㊁龙沱村㊁伏龙村㊁九龙村㊁发龙村㊁龙头村㊁会龙村㊁双龙社区㊁双龙村㊁龙川村㊁黄龙社区㊁白龙社区㊁龙华村㊁兴龙社区㊁复龙社区㊁青龙村㊁龙塘村㊁石龙村㊁光龙村㊁龙井村㊁大龙社区㊂其他街巷㊁行政区域及山㊁河㊁洞等 龙 字地名164个㊂ 龙 作为一种象征吉祥㊁高尚的文化符号,频繁出现在宜宾县地名中,凸显出先民对 龙
的尊崇与喜爱㊂
从地名构成看,它们多以三个字命名,其中以
龙 为首字的地名数为88个,
龙 为第二字的地名数为98个,
龙 为第三字的地名数为6个㊂以 龙 +描述地形地貌字词(口㊁咀㊁岩㊁埂㊁坳㊁凼㊁窝㊁槽㊁岔㊁桥㊁街㊁场㊁坡㊁坝㊁扁㊁垇㊁冲等)的地名有76个; 龙 +身体部位和龙本身有关的字词的地名有12个; 龙 +山水有关字词(山㊁水㊁池㊁洞㊁湾㊁塝㊁井㊁塘㊁沟㊁溪)的地名有52个; 龙 +宗教寺庙有关字词(寺㊁庙㊁庵)的地名有8个;包含龙的形态㊁种类有关字词的地名有10个;
龙 与其他词语(家㊁植物㊁动物)组合的地名有34个,如龙家岔㊁橙龙湾㊁龙虎溪㊂
二㊁
地名命名理据与神话思维在中国古代,龙被认为是天神之一,是天地之间的桥梁,也是皇帝的象征㊂大凡有 龙 字地名的地方,都传诵着与龙相关的美妙传说,寄托着人们对龙神灵的褒扬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㊂从命名理据看,宜宾可查的192个
龙 字地名,大致可以分为5类㊂一是基于地形地貌其状如龙而命名㊂原始思维的视角具象直观,多数以 龙 命名的地名与其地形地貌特征相关㊂众所周知,古老先民具有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的观察描述事物的特性㊂受此习惯影响,人们在对自然地理实体命名时,往往将该地的地貌特征㊁生活环境通过具体物象表现出来,让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有最直观的反应或感受㊂加之当地人们觉得龙应生活在有山水的地方,且当地起伏盘旋的山脉和蜿蜒的河流与龙的形象非常吻合,因此在给具有这些地形地貌的地方命名时,人们会把对龙
㊃
61
㊃
第46卷第3期谢美英: 龙 字地名命名与神话思维
的想象及一些神话故事融合于其中㊂这类地名比较多㊂比如,按龙的形态分,有双龙(油坊沟㊁黄鳝沟两溪蜿蜒从西北流来汇于场镇,状若游龙)㊁盘龙湾(相传曾有一条龙盘踞于此)㊁回龙湾(地理环境与地形地貌像一条盘曲的龙)㊁回龙咀(因地形奇特,远远看去就像龙回头)㊁龙潭坡(有形似龙形的水潭)㊁伏龙口(该地山势像一条伏着的龙,龙口伸向河中)㊁龙溪河(其河道蜿蜒曲折,河谷束放相间,两岸阶地发育,形似龙形);按龙的颜㊁种类分,有青龙背(因该山蜿蜒曲折,如青龙盘旋一般)㊁石龙湾(此山湾处原有一块石头形似卧龙)㊁土龙坝(传说此地曾有土龙出现)㊁青龙咀(此处有一块石头,下雨的时候上面会显现一条青龙);按龙与其他动物的组合分,有龙虎溪
(这个地方有一条形状像龙又像虎的小溪)㊂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百姓把自己周围的生存环境看作龙虎气象的体现,讲究与龙首㊁龙尾㊁龙背等身体部位相似地形的文化想象:龙头村(境内有一山形似龙)㊁龙嘴巴(形似龙的嘴巴)㊁龙耳朵(因山上有岩石形似龙耳朵)㊁龙颈子(形似一条龙的颈部)㊁龙背上(其外形像龙的背)㊁龙冠子(似龙头上的雄冠)㊂诸如此类,依据相似性原则,人们将山水的外部特征和龙或龙的某部位联系起来命名,凸显人们丰富的想象力㊂
二是由于地表延绵起伏的山脉像舞动的龙,故人们从风水视角,将山脉称为 龙脉 ,将有关龙的传说,特别是龙脉的传说附会于地名故事中㊂清代叶九升在‘地理全书㊃山法大成“中提到: 龙者何?山之脉也㊂ 石为龙之骨,土乃龙之肉,水乃龙之血脉,草木乃龙之皮毛㊂ [3](P115)宰龙村的来历就与 龙脉 传说有关:
传说在南宋理宗绍定年间,有一个叫陆成本的叙州府官员到民间巡访,途经此地,发现一
处墓穴风水极佳,正好葬在青龙虎口穴位,经仔
细推算得知,如若不断其龙脉,不出三年,墓主
的后人就将出草莽,乱天下,屠戮生灵㊂为保一
方安宁,陆成本组织了数十名壮年劳力到关键
的地方,试图挖掘龙脉,一直到夕阳西下,挖土
深达十余丈也没有任何发现,工人们便组织收
工㊂刚走不久,一位工人发现了自己忘了拿草
鞋,于是折返回去㊂到了工地,他依稀听见说话
的声音,仔细看了看四周,却发现并没有人在㊂
工人竖起耳朵仔细一听,确实有对话的声音从
地底传来㊂一个说: 好危险,再挖两尺深就挖
到我的背了㊂ 另一个声音说: 挖到我都不怕,就怕一拉一扯㊂ 工人吓得掉头就跑,赶上工友
们便叙说一番㊂工头听说后,赶紧带上工友们
返回,继续往下挖,不到半个时辰便发现两根粗
如木桶的地瓜藤并排于地下,一阵斧砍锄挖却
不见伤痕㊂之前鞋的工人突然想到 就怕一
拉一扯 这句话,于是来了木工铁锯,和工友
们你拉我扯地锯了起来,不一会儿地瓜藤便被
锯断,周围的竹子也跟着像放鞭炮一般响起来,而被锯断的地瓜根也持续三天三夜流出不明液
体㊂从此,人们都说这是挖到了真龙,于是便有
了 宰龙 的说法㊂①
老人们还说这根地瓜藤是赤龙的化身㊂赤龙是黄龙(雄性)和青龙(雌性)的媒婆㊂两龙得到赤龙被杀的噩耗,勃然大怒,在地下摆动起来,这样就把李家坡背后的山坡弄崩裂了,一坡分为两段,中间出现一条大沟槽,人们就称它为龙崩槽,将穿过槽地的山嘴称为青龙嘴㊂人们向往富贵,希望生在龙地,葬在龙穴,养出龙子龙孙,但却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实现,只留下一个个古老的传说㊂关于泥溪镇毁龙寺的来历,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
从前,越溪河边有一个姓张的阴阳,替人看了一辈子风水㊂
张阴阳临到晚年之时,自知天命难违㊂有一天,他把妻子和三个儿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 我年纪大了,离入土的时间不久了㊂我死后,你们要抬着我的棺材,顺着大路,转着圈走,直
走到绳子断了,你们就把我停放在那里,等到过
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才把棺材打开㊂你们照
我说的这样办了,将来就能当官发财㊂
不久,张阴阳果真生病死了㊂出殡的那天,他的三个儿子按照他生前的说法,亲自抬着棺
材顺着大路,转着圈走㊂走了一里多路,绳子陡
然断了㊂他们遵照父亲的交代,就地挖了一个
坑,把棺材放进坑里㊂而后,三个儿子轮流看守,一直守候了四十八天㊂这时候,三兄弟实在等得
不耐烦了,心想只差一天没关系,便去把棺材打
开㊂哪晓得棺材盖一打开,他们顿时惊呆了㊂原来,棺材里的尸体不见了,只见里面睡着
㊃71㊃
① 宜宾县资料卷编委会:‘四川省宜宾县民间故事集成“,第82页,内部资料,1987年㊂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5月
一条活生生的龙㊂可是,棺材一敞开,一股风吹
进棺材里去,那条活生生的龙,一转眼功夫就变
僵硬了㊂后来,人们担心这条僵龙作怪,造成灾
难,便将棺材盖好,用铁钉钉牢,再挖深坑埋掉,还在上面修了一座寺庙镇住它,让它永世不得
翻身㊂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寺庙取名毁龙寺㊂①
永兴镇九龙滩也流传着一个大同小异的故事㊂不同的是,阴阳先生有九个儿子,他临死前吩咐儿子们要在家守孝一百天才可出门,但儿子们在第九十九天时违背父亲的遗嘱,一齐进城玩耍,结果被梦到九龙闹县城的知府抓到,知府将其斩首示众,尸体丢到长江后,出现了九个滩口,就取名九龙滩㊂三是人们一直认为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神之一,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既能降福于人,又能为人排忧解难㊂[4](P72)因而古地名的命名者以一种联想的合理性,将龙与为百姓造福㊁保一方平安的文化神灵联系起来,通过美妙传说或故事,寄托人们对龙的褒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㊂传说洗龙湾的水是龙水,用龙水洗浴可以得到龙神的保护,不长热疮热痱,健健康康,平平安安㊂越溪河有个深水沱,当地人称为
龙沱 ㊂传说吃了龙沱水,百病不生,长生不老㊂又传说兴龙湾曾有神龙出没,天空常出现祥云,村庄因此而繁荣兴盛起来,为纪念神龙,故名兴龙湾㊂在人们的观念中,龙是一种生活在水中并掌管水中生物㊁赐福降祸的神兽㊂[5](P33)隆兴乡,清乾隆时名龙兴场㊂龙兴,顾名思义,是因龙而兴旺起来的㊂相传在远古时代,越溪河流经此处,河底有座水龙王的宫殿㊂这里的山川风物,分别由龙王的太子和小龙女掌管㊂龙太子掌管大龙窝,小龙女护持小龙窝㊂龙太子与小龙女尽心尽职,一年四季依据人世间的农时需要兴风布雨,这里因此五谷丰登,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美化,百姓得到繁衍生息,商贾贸易也随之兴盛,乡场集镇也自然而然地形成,故得名龙兴㊂古人以为龙是掌管云雨河泽的神兽,拥有行云布雨㊁赐福降祸的功能,雷电交加是龙王爷在呼风唤雨㊂每当天旱,民间便通过祭祀活动祈求龙王降雨,庇佑
未来一年风调雨顺㊁五谷丰登㊂这种心理促使人们将龙神美化并以 龙 字地名表达,宜宾县龙井村和青龙咀的传说就是该观念很好的印证:
传说远古时代,该地不叫龙井坝,整个坝子
没有水,更没有田,农民就种点玉米,都经常遭
到干旱,辛苦一年下来,收获的粮食很少,难以
维持基本生活,贫困潦倒㊂有一年,更是天干,农民种的庄稼几乎是颗粒无收㊂在月半的时
候,全体农民就点着香烛,跪哭哀求上天保佑赐
水㊂在当天晚上,有个农民梦见玉皇大帝吩咐
南海龙王负责解决该坝的水,南海龙王马上承
诺在山包脚下开一个泉眼㊂第二天早晨,这个
农民果然在山包脚下发现了一个较大的出水
孔,出水孔出来的水,清澈透明,源源不断㊂从
此以后,这里的农民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人
们就把这个出水孔叫作 龙井 ,这个坝叫龙井
坝,这个村也叫龙井村㊂②
双谊镇堰丰村青龙咀,曾经是一个贫瘠之地㊂一个炎热的夏夜,忽然狂风呼啸,电闪雷鸣,一道白刀般的闪电劈在山顶上,然后砰的一声,在半山腰处散落下一些石头的碎片,碎片内部有着鳞片般的质感㊂一位村民好奇地拾起碎片打算好好揣摩一番,还没半分钟,忽然从人背后窜出一条龙,它如同烟雾一般升上天空,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㊂当地一位老人对大家说,天降神龙乃祥瑞之兆㊂当地风水先生则说,要想来年能取得好收成,那么每月十五就要祭拜一次神龙,最好是将活猪㊁活牛㊁活羊堆放在山上的坑洞里㊂在祭祀后不得擅自入洞,影响神龙的修炼㊂如果按时祭祀,这个地方长期都能风调雨顺,农作物也会广受欢迎㊂虽说从未有人亲眼见过这条龙,但村民都相信它的存在,按时祭祀,因此,神龙让此地植被茂密,水源充足㊂
石龙过江则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感情的向往㊂相传东汉永和三年(138年),牛仙和狐仙相会,要经过湍急的河水,很是危险㊂小龙在此身搭两岸成为龙桥,让牛仙与狐仙如愿以偿㊂后来,小龙干脆将两岸山崖拉近,方便人们出行㊂小龙的美名被传开,后人为了记住小龙的美德,将此处取名为石龙过江㊂四是在先民的认知里,龙亦是他们不愿面对的降灾恶物㊂在他们看来,频繁的洪水灾难就是 恶龙 作怪的结果㊂‘
淮南子㊃览冥训“载: 女娲炼五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㊂ [6](P145)在民间,先民们则演绎出神或英雄战胜恶龙的传说,附会在一定的自然物上,
㊃81㊃
① 宜宾县资料卷编委会:‘四川省宜宾县民间故事集成“,第76页,内部资料,1987年㊂
② 郑启友口述,李云权记录整理㊂
第46卷第3期谢美英: 龙 字地名命名与神话思维
形成具体的地名,并借助地名故事,表明 恶龙 和 戾龙 不再是呼风唤雨的神物,而是制造水灾,危害一方的罪魁,它们势必受到神力或英雄的制裁或反抗㊂
宜宾为三江汇合之处,先民们经常要与洪水猛兽展开搏斗,自然而然就孕育出降龙的故事,最为典型的是,哪吒敢于同龙王斗争,不仅降伏了龙王的爪牙独角龙,而且打死了东海龙王的三太子,逼使东海龙王将海水从九湾河口(宜宾民间传说为今岷江与金沙江的合流处,即合江门一带)往东退去一万里,变泽国为良田㊂据传,宜宾县喜捷镇龙漩子和中坝子之间江面之所以很宽阔,就是哪吒与独角恶龙打斗翻滚的结果㊂又传宜宾大观楼下是阴传河,常有恶龙肆虐,将宜宾化为一片汪洋㊂故而经术士指点,建了大观楼以镇龙头,又在县府街修建了小鼓楼以镇龙尾,另在东街修了九道牌坊以镇龙身㊂
龙池乡是由 龙角池 的简称而得名的㊂而关于 龙角池 的来历,传说是这样的:有一条戾龙祸害人间,玉皇大帝派二郎神捉拿这条戾龙,戾龙躲进水潭里不出来,二郎神追到水潭边,一斧劈下去,劈掉了戾龙的一只龙角;戾龙为了逃命,直接往西方逃去,在逃的过程中,把水潭壁拉开了一道沟,水潭中的水从沟里流出后就干枯了,只剩下最深处还有一个三四亩大池子有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子叫作 龙角池 ,被二郎神劈下的龙角也露了出来,化作了一个小山包㊂
五是因英才俊杰而命名㊂以龙赞人,将出类拔萃之人称龙㊁名龙㊁比龙的传统古已有之㊂‘庄子㊃天运“记载孔子称老子为龙: 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㊂弟子问曰: 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 孔子曰: 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㊂予口张而不能脅,予又何规老聃哉 [7](P171)三国魏名士华歆 与北海邴原㊁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 一龙 ,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8](P185)㊂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亦常被人称为 伏龙 卧龙 人中龙凤 龙蟠凤逸 ㊂三国时的蜀国军师诸葛亮,人称卧龙: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8](P411)郭沫若曾誉司马迁: 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㊂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㊂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㊂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㊂ [9](P506)科举时代以 鱼化为龙 鱼跃龙门 鱼升龙门 比喻寒门学子举业高升,飞黄腾达㊂‘艺文类聚“卷九六引辛氏‘三秦记“: 河津一名龙门,大鱼积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为鱼),故云曝鳃龙门㊂ 现代则有 望子成龙 表达家长对孩子前程的期冀㊂宜宾县柏溪镇长沙村和杨湾村,各有一地,因人杰地灵,出了很多才子,分别名为龙洞和龙水溪㊂
三㊁结语: 龙 字地名的文化密码
宜宾人本着祈求祥瑞的美好愿望,有祭龙㊁舞龙㊁赛龙㊁雕龙㊁生肖龙等大量与 龙 相关的民间习俗和民间活动,更有以 龙 字命名的192处地名㊂它们或基于地形地貌其状如龙而得名,或因龙脉传说㊁降龙传说而得名,或因英才俊杰而得名㊂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命名,地名总是包含着先民对于该地域的某种认识㊁记录或者情感㊂
龙 字地名作为中国龙文化的集体记忆,对于激活文化认同和地域认同,助力人民众记住乡名㊁村名,传扬龙文化,传诵龙故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宜宾人将神话故事融入 龙 字地名中,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可信性的民间传说,存在于宜宾人民的现实生活和集体记忆中;使龙的符号及其所象征的意义从远古流传至今,并深入到当地人的心灵深处㊂这其中,通过和神话学研究密切相关的龙神话的活态显现,它们或者是以堪舆风水的实用想象面貌显现,或是体现在民间仪式中,或是因龙带来的福祉或灾害衍生出丰富多彩的传说故事㊂如此种种,凸显出先民对龙所怀的敬畏㊁崇拜及喜爱之情,从而使龙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断㊂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数字地名:地名信息系统的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2]吴光范.中国龙字地名的转化㊁发展和保护考[J].云南社会科学, 2017(4).
[3]于涌.移天缩地到君怀:圆明园文化透视[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12.
[4]何星亮.图腾文化与人类诸文化的起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
[5]杨正权.西南民族龙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6]刘安.淮南子[M].许慎,注.陈广忠,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7]王先谦.庄子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8]陈寿.三国志[M].武传,校.裴松之,注.武汉:崇文书局,2009.
[9]张大可,丁德科.史记论著集成(第8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
特约编辑孙正国
责任编辑强琛 E-m a i l:q i a n g c h e n42@163.c o m
龙袍打一字㊃91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