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启示类认识类解题指导
●特点概述
启示、认识类非选择题的设问一般含有以下引导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此类型设问主要是就某一个(类)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设问的最后部分,与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
●答题模板
模板1  从不同类型看答案的思维要求,启示、认识类设问可以分为三类
(1)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从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两方面回答。
(2)认识类: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解答这类题目,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紧扣题目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不能脱离题目泛泛而谈。
(3)借鉴、建议、主张、态度、见解类:侧重从要怎么样的角度回答。
模板2  从组织答案的思维要求看,一般分三步解答
首先,点出定性认识。对材料及前面几问进行系统归纳,准“题眼”。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材料涉及的历史问题的相关因素初步分为“益”“害”两方面。
其次,抓关键,切要害。对材料涉及的内容进行提炼,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最后,注意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组织答案,要有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
模板3  从设问提示角度来看,一般采取专项分析
(1)政治方面,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策、改革和革命,政党组织派别和政治格局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可从国情、领导阶级及其实施的方针策略、众支持或拥护程度等方面思考。
(2)经济方面,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措施、工业化道路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可从符合国情、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适时调整政策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主要包括文化制度(政策)、传统与现实、继承与发展、主流与支流
、本土与外来等方面的内容。一般从以下三点思考:①如何对待,从在批判中继承、发展等方面思考;②如何认识,从文化活动或思想的地位、对国内和国际的影响等方面思考;③从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方面思考。
(4)外交方面,主要包括国际组织、多边关系、双边关系和世界格局等方面的内容。可从外交政策的改变取决于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合作有利于各国的发展等方面思考。
●万能答题术语
(1)世界各国改革的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③改革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④改革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行之有效;⑤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⑥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将遭到守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甚至是血腥的斗争。
(2)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 ①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②完善 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③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④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⑤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3)对外关系给我们的启示: ①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②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开展外交;③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④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⑤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
(4)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相继失败说明的问题: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和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斗争都不能取得成功;②只有在具有先进性和广泛众基础的阶级的领导下,中国才能得救。
(5)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 ①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反封建必须与反帝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③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正确的革命政党领导;④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联合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⑤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⑥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中国行不通;⑦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6)中共开辟民主革命道路的启示:①必须从国情出发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②要学习外国经验但不能照搬外国经验;③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出路;④思想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社会主义探索阶段
(7)从两次国共合作中得出的认识: ①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②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力量,坚持以斗争求团结;③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典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此后的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    我深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 2012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答记者问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探索。建国初期中国人民“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哪些制度保障?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悲剧出现的原因和危害。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谈谈你的认识。
【提炼信息】  材料一    近110年  争取民主  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材料二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  成果得而复失  历史悲剧重新发生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  总结  经验  重大进展  正确方向
【解题突破】    第(1)问,首先,审设问。该设问主要涉及“探索”“制度保障”两个问题。其次,从材料一及相关设问中提取信息。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的背景来总结。第二小问结合设问“建国初期”的“制度保障”来总结。最后,关联知识。此题涉及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斗争和探索,有关此知识应如此关联:近代中国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争取民主政治权利—民族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探索—结果失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独立—人民获得民主权利。
第(2)问,首先,审设问。该设问涉及两小问——“原因”“危害”。其次,从材料二中提取信息。“原因”结合材料二中“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及国际背景来分析。“危害”要抓住材料提示的相关信息,从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分析。最后,关联知识。此题涉及文化大革命,有关此知识应如此关联:政治体制问题—导致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践踏—社会经济遭破坏—人民社会生活的灾难。
第(3)问,首先,审设问。该设问涉及归纳“新成就”一个问题。其次,从材料三中提取信息。结合材料三中的“强调”“坚持”“重大进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解答。最后,关联知识。
此题涉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关此知识应如此关联:总结经验—强调、坚持和创新民主—中国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第(4)问,首先,审设问。该问要求回答“认识”。其次,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解答本问要抓住材料信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后,结合认识类设问的答题模板,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思考。本题的“题眼”是“民主政治”,结合材料分析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指出其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
答案  (1)探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国内原因:①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②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③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的错误。
国际原因:苏联社会主义改革遭遇挫折,社会主义受到质疑。
危害:①民主法制被践踏;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被中断;③社会经济遭破坏;④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受到空前破坏;⑤公民民主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被践踏。
(3)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依法治国方针;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基层民主。
(4)民族独立是民主制度建立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相适应;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众路线;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不断推动和完善中国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解后反思】    三步突破此类试题
第一是“读”。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
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的是哪方面的认识(启示),这是解题的前提。
第二是“”。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二是出教材中有关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这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出原因,我们才能明确应该借鉴哪些经验,避免哪些失误。只有回归教材,出相应的观点和表述,我们才能将原因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组织出精练的答案。
第三是“提”。就是根据前面所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这是解答“认识(启示)类设问”的落脚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