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四两拨千斤
太极四两拨千斤
“四两拨千斤”之说,最早见于王宗岳《太极拳论》一文,原文意指太极拳技击术是
一种含高度功力技巧,不以拙力胜人的功夫;太极拳功深者,以触处成圆、引进落空、避
实就虚等技法,使外力难以作用于自己身上;又以敷盖、封闭等技法使对手无法起动发力,从而体现出太极拳技击特点。俗语所谓“四两拨千斤”是以小力胜大力之意。
它是一武术技法术语,初见于太极拳《打手歌》:"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谓顺势借力,以小力胜大力。在太极拳推手过程中,凡加引化劲于对手动作上,诱两拨
其落空,或者先化后粘,逼使对方陷入不利地位,或者以横拨直,以直拨横,改变对方劲
力方向等,均属"四两拨千斤"之法。此语经广泛传播,为各家拳派采用,泛指以巧胜拙的
各种击法。
“尚巧善变”是中国武术的重要技术特。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智慧的民族,常以小
胜大,以弱胜强。“四两拨千斤”即为一例。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的核心技术之一,被看
做太极拳练习者追求的高级目标,是衡量一个太极拳习练者精纯的标准。
理解这个词不要简单地从定量上来看待,它的含义在于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要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就不能以力对力,不是简单的对抗,而是要营造一种
结构,通过这种结构来发挥作用,来处理应对关系。这个结构的构成元素是我与对方的体能、智能的诸多方面。单纯的肢体语言是无法实现的。
详细释义
综合起来看,四两拨千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以柔对刚
避敌之锐,不以硬对硬,在顺化随和中抓住有利瞬间击倒对方。所谓"人刚我柔谓之走"《太极拳论》,"极柔软然后极坚硬"《十三势行功心解》,"欲刚先柔,欲扬先抑"、"
柔能克刚,以退为进"、"刚而归之于柔,柔而造至于刚,刚柔无迹可见"陈鑫著《太极拳论》。
借力
双方争斗,就是双方力与力的转换,落实,借敌之力乃与我之力合,对方之力反加其身,或变其力作用线,或虚其力作用点,或二者合一。这便是"机由己发,力从人借"武禹
襄语,"擎起彼身借彼力"李亦畲语。
引进落空
"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走架打手行功要言》。即先给对方以明确的力学结构,待对方劲力要素暴露之时,突然将自己化空,可直毁对方力根。故曰:"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打手歌》。"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打手要言》。"欲要引进落空,先要舍己从人,知己知彼,触之则旋转自如"李亦畲。
用意不用力
充分运用人的智慧而不是拙力。"中气贯足,精神百倍","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动静缓急,运转随心"陈鑫语,"意气君来骨肉臣"《十三势歌》,"意气须换得灵"、"劲断意不断"武禹襄语,"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五字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