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
基金项目:2018年兰州工业学院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周彬,女,汉族,甘肃白银人,兰州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通信与电子信息、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例
周 彬1,穆 颖1,刘 扬2
(1.兰州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2.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1100)摘 要:文章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为例,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制定教学和育德双重教育目标,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巧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进取精神,使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同时,专业课教育坚持理论认识与情境认知的统一,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动手实践中,逐步具有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更具备科学认识和较
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专业性。本课程主要侧重于现在发展迅速的移动通信领域的4G LTE 技术,结合中兴通讯LTE 平台设备,使学生在获得岗位胜任力。同时,结合全国思政会议精神的号召和通信企业不断提高的用人需求,课题组积极投身课程思政的变革之中,深入挖掘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点,使该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最大化。
一、课程目标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育人目标三个方面研究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支撑专业学习成果中相应指标点的完成。拟确立如下课程目标并进行建设。课程目标1:掌握LTE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LTE 的关键技术,掌握LTE 网络的系统结构和网元功能。课程目标2:掌握LTE 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和板卡功能,掌握LTE 网络设备的硬件安装和数据配置,掌握LTE 网管软件的安装方法。课程目标3:掌握移动无线网络勘察的流程和方法,掌握无线网络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故障处理能力,具备一定的网络故障排查和问题分析能力。课程目标4: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创新进取、认真负责、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程伦理道德。
二、课程建设内容
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正在从4G 向5G 过渡,需要进行大量5G 网络工程建设,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高素质人才需求量很大,并且5G 时代的技术革命使通信企业对通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需要较好地掌握课程理论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要求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勇于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神及丰厚的人文素养,因此,深入挖掘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
有效发挥专业课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1-5],
已迫在眉睫。着眼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立足国家创新发展
战略需求,重点研究科学精神和进取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等思政元素在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中的切入点与切入方式,通过在讲授中恰当引入思政元素,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领会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操守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基于此,在热烈响应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大背景下,本课程积极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根据通信岗位职责需要合理划分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整合为3个项目、10个任务和4个思政融
合点,在系统讲解LTE 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知识的同时,结合经世优学课外相关项目模块的配套习题、课外研究课题以及LTE 开通的实训动手任务模块,培养学生在全面认识LTE 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对LTE 移动通信网络的初步分析与系统建设能力,为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LTE 移动通信行业的工作原理与技能打下基础。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拟在如下4个教学要点中细化隐性思政内容,达到教学和育人双效果。
在介绍课程性质及对应岗位以及3G 通信与CDMA 的知识时,将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知识改变命运、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
在介绍关键技术之一MIMO 以及引导学生掌握MIMO 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技术特点的同时,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增强学生对中国发展道路和行业领域发展的信心。
在讲授LTE 网络规划内容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用具体案例强化“国无法难行”的社会理念。
在讲授LTE 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内容时,融入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观念,引导学生在了解、4G网络日常的维护手段和方法时,要树立服务社会、发挥螺丝钉作用的岗位意识。
该课程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思政的育人原则贯穿教学始终,以企业真实硬件平台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弥合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的鸿沟,以此达到实践育人、厚植工程师价值观和工程伦理道德的高素质通信人才培养目标。
三、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采用课堂实践、动手实际操作和课外研究三种形式,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融合思政育人理念的生动案例的“理实一体”方式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培养爱国情怀和厚植工程师价值观。课程内容在重点讲述专业理论的同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准。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专业课育人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又通过校企合作、ICT创新实训基地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经世优学网络学习资源、LTE设备,给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实践和课外研究机会。
课堂实践以MIMPS教学法(依据通信行业岗位职责,将教材分模块、按任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企业
工程师丰富的工作经验为素材,利用由浅入深的工程实践案例,启发学生带着任务、问题去学习,寻解决的办法)为主,结合企业方工程师自主教学的特点,摒弃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融入思政育人元素的案例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生硬、抽象、深奥的通信技术专业理论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料、有温度。动手实际操作是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点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使用中兴通讯LTE 的、EPC核心网、传输设备完成验证、设计实验,使学生掌握LTE软件环境搭建、调试命令、项目创建、参数配置以及数据的导入等操作功能,在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提升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其中,力求做到将传授知识、培养优秀工程师职业素养及价值观统一起来。
课外研究包括课后完成经世优学教育网上的章节要点练习题,在LTE网络平台上的实践体验和行业调研等,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实践研究性教学,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LTE移动通信技术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时了解通信技术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勇于迎接挑战的精神。
四、重点措施
本课题以培养高素质移动通信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整合相关教学成果,细化隐性思政,强化专业课育人功能,适时抓住学校与中兴企业紧密结合的历史机遇,利用LTE硬件平台,大力
提倡和实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教学模式,同时统筹整合课程育人功能,深入推动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和思政教育进课堂、进教材,争取把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培育为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等特点的示范性重点课程。采取的重点措施如下。
(一)教学队伍建设
要逐步形成一支能够细化移动通信技术课程隐性思政要素,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应用于教学之中并受学生欢迎,能担负起立德树人和新时代价值引领重任的教师团队。
(二)教学内容建设
课题组教师细化、重组教学内容,不断挖掘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和思政课的融合点,使该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学内容力求做到具有先进性、前沿性,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以国内所取得的先进成果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道路自信,以企业工程师生动的工程案例引领工程人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具有工程师价值观和工程伦理道德的高素质通信人才。
(三)教学方法建设
完善和改进MIMPS,继续实施动手实践和课外研究的教学方法,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根据教
学内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使其功能最大化。
(四)课程资源建设
课题组教师精心修改教学大纲,编写具有育人功能的生动的工程教学案例,编写课程实验任务指导书,制作多媒体教学素材,建设慕课、微课等新型数字媒体教学资源。
五、结语
该课改打破了传统的“你讲我听”的说教式教学模式,采用一种基于工作项目,根据岗位任务需要合理划分工作任务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在全面认识LTE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所学理论完成LTE配置和主动查阅文献完成课外研究任务,同时利用4个思政融合点达到专业课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立毅,耿艳香,费腾.《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设
计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8(22):80-81+84.
[2] 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育,2017(Z3):28-29.
[3] 高燕.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
高等教育,2017(15):11-14.
[4]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
2017(7):10-14.
[5] 张威.高校自然科学课程体现思政价值的意蕴及路径探索[J].国
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6):56-61.
(责任编辑:韩晓洁)
- 52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