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泊舟诗(含解析)
窗体顶端
诗歌专题训练--------泊舟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
曹彦约②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③。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②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③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
B.“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两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
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
D.这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晚舟泊桐江
赵湘①
严子陵②边水自流,夕阳无语倚松舟。
乍逢风月羞为客,及到溪山识尽秋。
移树断蝉初过雨,立沙孤雁偶随鸥。
乡心旅思何人会,芦草萧萧一笛幽。
注:①赵湘,祖籍南阳(今河南省西南部),居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宋太宗淳化三年进士,官庐江(今属安徽省合肥市)尉。②严子陵,东汉著名隐士,隐居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畔,现存严子陵钓台遗迹。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讲究炼字,一个拟人化的“倚”字赋予夕阳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命。
B.诗人面对静谧悠然的秋景,不禁羞于为客,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颈联采用剪辑拼贴的手法,写人在船中一路看到的风景,写得有声有形。
D.本诗和杜甫《蜀相》一样,都涉及历史人物,借助于描绘古迹,表达感情。
4.请简要赏析尾联的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舟呈灵晖
南宋徐玑
泊舟风又起,系缆野桐林。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
官贫思近阙,地远动愁心。所喜同舟者,清赢亦如吟。
【注】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与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和赵师秀(号灵秀),合称“永嘉四灵”。
5.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两项是
A.“泊舟风又起,系缆野桐林”点题,交代了泊舟的地点与环境,一个“又”字表明漂泊时间很长,暗含羁旅在外的辛酸。
B.“官贫思近阙,地远动愁心。”诗人官职卑微,仕途困顿,何时能靠近京师?这里,“近阙”就是靠近京城,对皇上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C.这是写给朋友的一首诗,也是一首典型的律诗。含蓄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在外漂泊的失意之感。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D.人在旅途,且就着月光欣赏一番旅途的景吧。所幸的是,船上还有一位与我志趣相投的旅伴。全诗情感由喜到忧,不断变化。
E.《泊舟呈灵晖》这首诗歌,作者借“风”“林”“楚天”“湘水”等意象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愁苦。景语情语融为一体,艺术性很强。
6.“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有很强的艺术性,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①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李白
蓝岑②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③炼金液④。
[注]①卜筑:择地而居。②蓝岑:即蓝山。③结茅:筑茅屋。④金液:指长生不老药。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交代了风景之所在、自己的活动和酬寄的对象,流露出喜爱之情。冬至的古诗四句
B.开头四句侧重写山,五六句侧重写水,描写了蓝山景致的雄奇、明丽。
C.七八句紧扣上文,言如此佳境令人缓棹慢行,如此清辉令人停驻脚步。
D.结尾写怅恨官场束缚,使自己不得欢游,希望能与友人来此隐居学道。
8.本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是借大自然的美景表达出世之情的作品,但两首诗描写景物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平泊舟
(元)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9.这首诗从、、等角度生动地描写了临平夏夜的景,境界阔大,意境深远。
10.把“万顷波光摇月碎”中的“摇”改作“敲”好不好?为什么?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秋晚舟泊桐江
赵湘①
严子陵②边水自流,夕阳无语倚松舟。乍逢风月羞为客,及到溪山识尽秋。
移树断蝉初过雨,立沙孤雁偶随鸥。乡心旅思何人会,芦草萧萧一笛幽。
注:①赵湘,祖籍南阳(今河南省西南部),居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宋太宗淳化三年进士,官庐江(今属安徽省合肥市)尉。②严子陵,东汉著名隐士,隐居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畔,现存严子陵钓台遗迹。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讲究炼字,一个拟人化的“倚”字赋予夕阳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命。
B.诗人面对静谧悠然的秋景,不禁羞于为客,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颈联采用剪辑拼贴的手法,写人在船中一路看到的风景,写得有声有形。
D.本诗和杜甫《蜀相》一样,都涉及历史人物,借助于描绘古迹,表达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泊舟严滩①
(宋)真山民②
天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
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
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注]①严滩:即严陵滩。②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朝遗民,痛遭国亡,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此诗即作于归隐时。
12.从题材看,本诗属于()
A.咏史诗 B.田园诗
C.行旅诗 D.赠别诗
13.对本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叙事,紧扣题意,点明泊滩的时间地点。
B.颔联明月高照,对月怀人,是对诗人的莫大慰藉。
C.颈联翻进一层,清亮笛声,更添加了此刻的愁思。
D.“休望”二字,语气决断,写出心情的绝望沉痛。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泊舟盱眙①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②
夜久潮浸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③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注释:①诗人时任盱眙县尉,仕途失意。②次:停留。③候馆:旅馆。
(1)请赏析本诗颈联的写景特点以及所抒发的情感。
(2)前人评价这首诗“心思之巧,最易启人聪颖。”请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做到构思精巧的。
参考答案:
1.B2.①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诗人为冬至的到来、春节为期不远而感到惊叹,所以感伤时光飞逝。②不能团聚的忧虑之情。因滞留舒州,诗人担心不能及时赶回家与母亲春节团圆,所以倍感忧虑。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项,“回忆去年在吴门时”理解有误,这两句是写眼前“留滞舒州”的景象,诗人担心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
本题,第一联是“起”,写回家的船停泊在舒州城外,听人说今天是冬至,诗人心里一惊:离春节又不远了!他不禁回忆起去年春节泊舟平江门外的情景,此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第二联是“承”,在语意上承接诗歌第一句“舒郡惊冬节”,实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城门早早地关闭了,江面也冻结了,真担心船儿无法航行,回家的行程被延迟,此联表达了不能团聚的忧虑之情。第三联也是“承”,在语意上承接诗歌第二句“吴门忆岁时”,具体回忆去年春节给兄长拜年时,共同思念远方的母亲的情景,此联表达了思乡念亲之情。第七句是“转”,想到自己一年到头都作客他乡,无暇思念故乡,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第八句是“合”,照应诗歌标题与第一句,冬至到来,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组织答案时,先概括情感要点,再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分条作答,语言要通顺。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
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诗歌赏析:
第一联是“起”,写回家的船停泊在舒州城外,听人说,今天是冬至,心里一惊:离春节又不远了!不禁回忆起去年春节泊舟平江门外的情景来。第二联是“承”诗歌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城门早早地关闭了,江面也冻结了,真担心船儿无法航行,回家的行程被延迟。第三联是“承”诗歌第二句,具体回忆去年春节给兄长拜年时,共同思念远方的母亲的情景。第七句是“转”,想到自己一年到头都作客他乡,无暇思念故乡。第八句是“合”,照应诗歌标题与第一句,冬至到来,思念之情顿起。
3.B4.①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羁旅之愁;②视听结合,描述萧瑟的芦苇、凄清的
笛声两个意象,增加了抒情效果;③以景结情,言已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手法的全方位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B项,“诗人面对静谧悠然的秋景,不禁羞于为客,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理解有误,这首诗理解的难点在“羞为客”,“羞”在诗句中应理解为“尝到……滋味”,“羞为客”指的是深深体味到客居他乡的滋味。诗眼是“乡心旅思”,点明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是思乡的心情,羁旅的愁思。所以“厌倦”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