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苗族服饰调查报告
关于盐津县苗族服饰调查报告服装市场调查报告
盐津学习中心2016秋(本科)  汉语言专业  闵艳
学号:*************
一、概况
苗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列居第四位,据“2010年11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苗族人口共942.6万人”[1],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各省的山区和二半山区。云南境内共有苗族120多万,主要分布在滇南、滇中和滇东北地区,其中滇东北昭通市盐津县居住着1.2万余苗族,约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4%,其服饰纹样具有自身的艺术特。
一、苗族简介
(一)族源支系与分布
据记载,大约在唐朝初年,就已有部分苗族从湘、黔、川、鄂等地迁入云南东南部地区,随即成了当时“南诏”统治范围之内的少数民族之一。《蛮书》作者樊绰前往与“南诏”将领交涉时,
便亲自见到“苗众”进入“南诏”军队营栅。[2]这部分“苗众”当中又有一部分是在此之前就已居住在安南都护府北部与“南诏”接境地带,也就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苗族先民。
云南苗族的另一部分,是清朝以前,元、明以后,分别从贵州、广西一带迁来的苗族,其中也包括唐朝时期的黔、涪、 巴、夔四邑苗众的后裔。清代云南境内的苗族,主要散居在从滇东北到滇东南的镇雄、 昭通、东川、曲靖、广南、开化等府境内。近代文山、马关、砚山、麻栗坡、丘北等县都有不少苗族,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清代中叶前后由贵州迁来。经过较长的一段时期,迁到云南境内的苗族由于受到地方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仍在不断四处迁徙。
云南苗族主要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州和昭通市;此外,楚雄、大理、丽江、保山等地(州)部分地区也有分布。云南苗族分为白苗、红苗、青苗、 花苗、汉苗、黑苗和绿苗7个支系。
昭通主要有白苗和花苗两个支系。昭通境内的苗族方言,含川黔滇次方言(白苗)和滇东北次方言(花苗),两个方言的人口总数十九万多,两者人口相差不大。滇东北次方言的苗族主要集中于彝良县、永善县、大关县、盐津、昭阳区;川黔滇次方言的苗族主要集中于盐津
县、威信县、镇雄县。盐津县白苗支系,多数在明、清时期由四川南部筠连、叙永等地迁入,至今仍然散居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和二半山区等地。
(二)经济形态与生产方式
苗族历史上居住分散,流动性较大,需要经常更换耕地和重建家园。 到云南的苗族,好的土地早已被其他民族拥有,于是只好退居高山或二半山区,耕种贫瘠的土地。这个历史原因,使得苗族不能形成自己固定的经济地带,只好依附于其他民族的封建领导或地主经济形式生活。新中国成立前,苗族内部已产生明显的阶级分化,但发展很不平衡。有的苗族地区,受其他民族封建经济的影响,产生了地主、富农和贫民之分。在生产方式上,苗族以个体家庭组成一个生产单位,手工业附属于农业,手工业已出现铁匠、木匠和银匠等,但并未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部门。当时的每个家庭成员既是农业生产人员,又兼营手工业。苗族的商业极不发达,没有本民族的经济市场,更无专业商人。
在昭通地带,居住在山区的苗族,多由外族商人进山用物换物的方式换取所需物品,有的苗族赶上马匹驮些粮食等农作物下山到较近的集市进行交易换取物品;居住在坝区的少数苗族,就在附近其他民族集市赶街子时进行物品交易以获得生计。
苗族以农业为主,耕地主要是山地,其次是少量的水田和园子地。生产方式属于较落后的耕种方式,常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居住基本固定的苗族,一般采用砍烧、锄挖、牛犁、除草、灭虫等方法,水田用犁耙,耕牛、马等牲畜拉动犁耙。二是经常迁徙流动的苗族,实行砍倒烧光,刨窝点种,不施肥,少除草,靠自然的恩赐收多少得多少,且在一块地内常常采用套种的耕作方式。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有弯刀、镰刀、、条锄和铁犁等,大牲畜牛用以耕犁田地,骡马则作为日常的运输工具。
手工业和商业还没有从农业中独立出来,虽有铁匠修整制造生产用具,但人数不多,产品数量有限。副业方面,苗族利用农闲或早晚时间,进行家庭日用竹制品的编织,如背箩、簸箕、筛子等,大多为自给自足或帮换工。妇女从七、八岁开始学习绩麻、刺绣,用黄蜡描底,蓝靛染,绘成花鸟、兽纹等图案,制成带有动植物纹样的百褶裙。
(三)传统文化
1、服饰
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风俗多样的特点。 其服饰的主要调随支系的不同而有其变
化,“白苗”、“黑苗”、“花苗”等支系就是依据所穿着的服饰颜或样式而来,有的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 “长裙苗”和“短裙苗”。同一种称呼在不同地域,其妇女服饰也各不相同。同是“白苗”,麻栗坡一带的人,上着圆领开襟窄袖衣,袖肘以三道黑布镶衬,额部用白巾交叉而缠,白巾上又缠绕黑布。而盐津、威信、镇雄一带的 “白苗”,穿青黑斜襟长衣,下着绉褶花裙,大凡领边、袖口等都用五丝线镶衬刺绣,以长达丈余的青黑布包头,较单纯的白在于裹白布绑腿。苗族服装大多以刺绣、挑花、蜡染、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细致,彩明快。盛装的苗族妇女大多佩戴手镯、耳环,头戴银质帽等,显得华丽富贵。
2、饮食习惯
苗族主食玉米、荞子、土豆等杂粮,以青菜、瓜豆等煮成淡菜蘸辣椒水和腌酸咸菜佐食。苗族喜吃酸味,平时吃的菜,除荤食外都掺酸味。酸味食品有酸汤,酸汤是用来煮鱼、煮菜或煮青瓜、青豆等的作料。酸咸菜还有酸菜、盐菜、灰笋等。
昭通苗族同胞喜爱饮酒,热情好客。酒类有烤酒、甜酒、包谷酒、泡酒多种,但以烤酒最为普遍。每当客人到家时,热情招待,以酒献上,并殷勤劝饮,尚若客人不饮或饮酒不够,主人就不会高兴。苗族同胞劝酒时常唱酒礼歌以助兴。妇女平时不饮或很少饮酒,但遇到亲朋
好友或婚庆之日也以酒相敬,以酒作乐。
3、建筑特点
苗族住房多以树栅、筑土为墙,削树皮或木片为壁,编叶为瓦,常常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居住在坝区的苗族,住房亦有土木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房间各设一侧门,中室(主室)设大门,亦即正门。昭通县区生活在山区的苗族住房极其简单,有的用几根树干交叉搭棚,四壁用树枝或竹子编织,糊上泥土,或围上土墙,盖上茅草。 墙上很少开窗户,室内一般隔成两间,一间关牲畜,一间住人。威信县的苗族有竹木结构、土石垒成,且石头交错纵横,牢固结实,美观实用。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
4、文学艺术
苗族人民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很多神话传说、酒歌、古歌、情歌、故事等都以口头唱颂的形式保存下来。早期神话传说、古歌有“九十九个太阳和九十九个月亮”、“伏哥伏妹治人烟”[2]等,反映了苗族祖先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以及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也反映了苗族家庭、生活、婚姻制度变迁的历史。
歌舞流行于苗族民间的,有情歌、喜事歌、丧事歌和叙事歌等。大凡迎亲送别,都要以歌来表达对婚姻的美好祝愿。苗族人民不仅善歌,而且能舞。独具一格的芦笙舞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芦笙是苗族青年男子随身携带的乐器。芦笙有专门曲调,传说千变万化的芦笙调就是苗家人的“文字”之一,有召集、欢庆的意思。青年男女在放牧或行走时,最喜欢吹嫩树叶,声音清脆,悦耳动人。
昭通苗族手工艺术主要有刺绣、织染和竹、藤编织等。苗族妇女从小就要学会描花、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术。靠着世世代代人的传承和创新,苗族手工艺术的制作已从选材用料、制作技法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进入了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新一轮发展阶段。
二、苗族服饰特点
(一)苗族服饰总的特点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苗族,其服饰虽各有特点,服饰纹样丰富多彩,耐人寻味,但就整个苗族历史及服饰文化的发展来看,苗族服饰纹样却具有一些总的特点可寻。
苗族服饰成功地利用服饰纹样记载了苗族艰辛的战争史和迁徙史,展示了苗族服饰所具有的
传统文化和历史价值,将苗族服饰认定为苗族“穿在身上的史书”。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说过:“苗族服饰有不少引人注目的特点,除了极具装饰感的美学风格外,更深刻的是,它比其他民族的服饰更能溶化和组接历史。”为了生存和寻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苗族先民进行了多次长途大迁徙,把任何艰难曲折踩在脚下;为了记住历史的伤痛、记住回家的路,苗族妇女想出了用彩线在服饰上制作纹样作为记事、传达历史的办法,如在离开黄河、勇渡长江、翻山越岭的经历中各自绣个符号标记,最后,从衣领到裙脚,绣满不同的纹样记号。为的是缅怀离去的故土,纪念英勇聪慧的先民。苗族传唱着这样的歌:“让我们割下树浆,染在阿嫂的衣上,让我们把涉过的江河,画在阿妈的裙上。”[3]苗族把自己先辈的苦难及迁徙途中历尽的艰险、所思所想等,都绣在了自己的服饰上。如:衣服上的主题刺绣图案“牡丹”,表达的是苗家人对中原故土的眷念;衣服、裙子上的回环式方形纹是曾经拥有的家园、城池,主要以连续的方折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案;波浪式条形纹是对黄河和长江的记载,主要以连续的曲线和短折线构成的图案。[4]这些都是苗族先民悲壮迁徙的见证。对蝴蝶、花鸟等动植物图案来说,既体现了苗族“敬畏自然、万物之灵”的宗教信仰,又体现了苗族鲜明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内涵。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苗族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造就了苗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二)威信白苗的服饰特点
昭通地域文化厚重,是汉族传统文化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彝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重要区域。昭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民族民间资源丰富,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有的民族较好地传承和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昭通盐津县地处滇川两省结合部,与大关、彝良、绥江和四川屏山、宜宾县等地相连。盐津苗族主要分布在庙坝、柿子、兴隆、滩头、普洱、等地。《民国昭通县志稿》卷六记载:“苗族原有二种:曰花苗、曰白苗。其居均傍山溪,勤耕作……蓝能自织衣裙以花自别其种类。”[5]《昭通府志稿》亦有同样记述:昭通苗族为“花苗、白苗二种,每附岩结庐,依山凿田。”换而言之,昭通市的苗族语言有川黔滇次方言(白苗)和滇东北次方言(花苗),盐津苗族按其妇女服饰划为白苗,其语言属川黔滇次方言。
盐津苗族服饰文化在昭通苗族文化中最引人注目,以其款式多样、造型独特、纹样精美、彩靓丽等著称,并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盐津苗族服饰具有昭通白描服饰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宝典之一。“中华先民的衣冠,图腾崇拜的遗迹,宗教民俗的风味,全可在苗族服饰里到踪影。”
[3]盐津苗族服饰中还有大量古老的神秘符号“回字纹”、“螺蛳纹”、“蚂蚁纹”、“云雷纹”等等。探索服饰上的神秘符号,研究纹样特有的造型、彩和意境,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传统。
盐津苗族服饰纹样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主要用口头文学和以服饰纹样、彩的形式记录在服饰上,靠口手相传进行世世代代传承与发扬。盐津苗族服饰纹样由很多不同类型的动植物等纹样构成,且每个纹样蕴含着苗族妇女的审美理念与情趣,有的看上去是一些较抽象的符号,其造型远远超越了自然,给人一种古朴、原始的感觉,这些纹样记载着苗族同胞远古的岁月和历史的沧桑。可以看到苗族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可以看到苗族在与自然抗衡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的崇拜;可以看到苗族的民族特点、审美情趣与理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